羅馬軍團[古羅馬軍隊]

羅馬軍團[古羅馬軍隊]

羅馬軍團為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時期的正規軍隊,以其高效的適應性及機動性徵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區。馬略改革之前的羅馬軍團推行義務兵役制,武器裝備全靠自備,所以就憑財產多寡評定兵種。

基本信息

組成編制

羅馬佇列其基本單位為支隊,每個小隊構成一組。將它與希臘方陣混為一談是種極為普遍的誤解。

步兵支隊戰術的出現,使戰鬥合理化:1、防止揮舞武器時遭到阻礙。2、為能迅速移動,各支隊之間留出容納一支部隊通過的空間。3、可以換下傷亡慘重的部隊。4、可以應對敵人的移動。

每橫列40人,縱3人。兩人之間間隔1.8-2米。橫列的各支隊之間留出容納一支部隊通過的空間,各支隊交錯排列。

整個佇列通常由三線列組成。共和國時代的三線列組成為:

青年兵組成的第一橫列。

壯年兵組成的第二橫列。

成年兵組成的第三橫列。

由兩個百人隊(Centuria)組成一個基本戰術單位——支隊(Maniple),一個百人隊實際為60-80人。一個支隊通常有120-160人,若為成年兵隊,則只包含一個百人隊。

三個支隊組成一個大隊(Cohort),一個大隊大約有450-570人。包含大約120-160名輕步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壯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時含有一隊30人的騎兵。馬略改革後,每個軍團還有一個第一百人隊,比普通百人隊的建制大一倍,其百人隊長的地位也較高。

十個大隊組成一個羅馬軍團(Legion),一般由4500——6000人組成。同時,一個羅馬軍團配有一個附屬軍團,也稱聯合軍團。兩者的建制類似,但是附屬軍團的騎兵為600人,且輔助軍團隨著徵召地區的不同也有不同。

兩個羅馬軍團與兩個附屬軍團共同構成了執政官統帥的集團軍,由一名執政官指揮。

副執政官則可以指揮一個羅馬軍團和一個輔助軍團。

輕步兵(Velites)

缺乏訓練,盔甲簡陋,裝備標槍、90公分直徑左右的盾和近身用短刀,有在頭盔外帶狼皮頭盔(Galea)的習慣。

青年兵(Hastatii)

缺乏戰鬥經驗,組成軍團的第一橫列。裝備兩支標槍(前期為一支輕標槍Pila,一支重標槍Pilum;公元2世紀後就只攜帶一種)、一支寬刃短劍(Gladius)和一個卵形盾牌(Scutum)。

壯年兵(Principes)

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為軍隊的核心,組成軍團的第二橫列。武器與青年兵同,盔甲由於年齡與財產也許更好。

成年兵(Triarii)

年齡最大,經驗最豐富。通常構成軍隊的後備隊。組成軍團的第三橫列。以傳統希臘重步兵姿態上陣,裝備長矛與長盾。

騎兵(Cavalry)

在裝備都要靠自己準備的義務兵時代,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負擔起馬匹,這意味這他們數量稀少,通常只用來偵查與傳令。裝備騎槍與小圓盾。

武器配備

戰劍

近距離武器。長50~75厘米的雙刃劍。鐵制,重約一千克。劍頭尖利,適合穿刺。劍柄用木,骨,象牙等製成。握把處的切削與手指的形狀吻合。

盾牌

傳為借鑑凱爾特人盾牌,起初為卵形,後來逐漸變成長方形,厚度也逐漸變薄,盾牌寬80厘米,長120厘米,用三張0.2厘米厚的木板重疊拼合,覆蓋上皮革,再蒙上布。並用L形的金屬配件提高強度。騎用圓盾輕裝步兵用。

狼皮帽

狼皮頭盔,戴在輕裝步兵頭盔外面。

鎖子甲

一般軍團兵的鎖子甲是在皮革底料上縫上串接起來的鐵環而成。重約9千克。上臂部分用皮革防護(覆肩甲分直條的希臘風格與魚鱗狀的凱爾特風格)。

標槍

遠距離武器,近戰也可用作短矛使用。前端為四點五英尺的金屬長桿,附有一個鐵槍尖。後端為四點五英尺的木製長桿,上面繞有一根繩索,在投射的瞬間拉動繩索,使標槍鏇轉前進,可刺破盾牌或盔甲,紮上標槍的主要起到打亂敵軍陣型和削弱敵人的作用。為了使飛出去的標槍不會被扔回,用過前端使用軟金屬(凱撒時代),以及連線部分使用木釘固定,投中時木釘會飛散開來使槍頭脫落(馬略時代)等辦法。到了帝國時代,為使重標槍增加貫穿力而增加重量,一般使用鉛制物,禁衛軍用的是青銅製的。

鱗甲

比鎖子甲防護較差,易於損壞,而且柔軟性差,所以並沒有普及。但由於誰都能製造,且易於維修,所以價格低廉。而之所以百人隊長會穿很可能是因為他在鱗甲里還穿著鎖子甲。

脛甲

青銅製,保護小腿,只有百夫長裝備(另,又一個辨認百夫長的辦法:只有百夫長的冠羽是橫向的。)。

發展歷史

羅馬軍團[古羅馬軍隊] 羅馬軍團[古羅馬軍隊]

從提比利斯河畔的都市國家到拜占庭帝國,長達2000年的羅馬帝國史,同時也正是一部帝國的中流砥柱——羅馬軍團縱橫馳騁的歷史……

羅馬,本是起源於台伯河畔的都市國家。到了公元前30年,以屋大維(奧古斯都皇帝)平定羅馬內亂和吞併托勒密王朝治下的埃及為標誌,羅馬名副其實地掌握了古地中海世界的霸權。

其後,在以羅馬為首都的4個世紀和遷都君士坦丁堡後的10個世紀裡,這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不僅繼承了從奧利安到古希臘的各大古代文明並使之流傳後世,更起到了東西方文明交流橋樑的作用。

羅馬恆久不衰的統治力,主要歸功於它靈活多變、順應潮流的政治體制。但作為政治的強力工具,打垮了難以計數的敵國、粉碎了異族的一次次入侵、鎮壓了對統治階層所有反抗的強大軍力,同樣不容忽視。本文將主要介紹共和時期到帝國初期、帝國後期以及拜占庭時代羅馬軍制的變遷,供大家參考。

共和中期(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羅馬市民構成的重裝步兵

與古希臘的都市國家相同,共和初期到中期的羅馬軍制的基本原則是由市民自備裝具服義務兵役。兵役對羅馬市民來說,與其說是一種義務,倒不如說是一種代表榮譽的高貴權利。尤其在共和初期,軍隊組織幾乎是直接作為政治實體(軍人會)發揮作用的。

當時,17歲到46歲的公民全都有義務應徵入伍,並按照年齡和所持財產多少被分為4個兵種。

首先,年少者和無力自備重裝步兵所需裝備者充當被稱為“維利特斯”的輕步兵。他們不著甲冑,僅靠頭盔和直徑約1米的小圓盾護身,以數枝輕投槍和劍為進攻武器。輕步兵在實戰時一般展開於戰線的最前方,充分發揮其機動力進行散兵戰。

擁有一定財產的青年充當“哈斯塔提”(即Hastati,青年軍)、壯年則被稱為“布靈吉佩斯”(Principes,壯年軍),這兩者構成重裝步兵的主力。他們的裝備完全相同,都披掛全副盔甲、手持著名的大型四角方盾“斯邱托姆”,武器為寬劍身的雙刃短劍“格拉蒂斯”和兩枝投槍——大型重投槍“皮魯姆”和小型的輕投槍“皮拉”。這些投槍的構造獨特,一旦刺中目標槍頭就會折斷,以防被敵方反擲回來,除用於投擲外,它們也能充當普通長槍使用。

最年長者以及軍旅經驗豐富者則屬於“托力阿里”(Tiarii,後備軍),他們的裝具與哈斯塔提和布靈吉佩斯相當,但不裝備投槍而改為手持一枝被稱為“哈斯塔”的長槍。

此外,47至60歲的高齡市民,雖不必服野戰軍的兵役,但有義務隨時應召參加羅馬城的守備部隊。

除了上述的步兵(米利特斯)外,富裕的市民往往以騎兵或是騎士身份(埃克提斯)出戰。但當時羅馬人的騎術實在稱不上高明(當時並沒有馬鐙),因此騎兵一般不用於集群突擊,而主要用於偵察和牽制敵人。騎兵和重裝步兵一樣披掛全副盔甲,武器為盾與騎槍以及比步兵用的稍長一些的雙刃劍“斯帕達”(spatha,古羅馬長劍)。

這些裝備,都是羅馬從不斷擴張中接觸到的埃托利亞、薩姆尼特、凱爾特、伊比利亞等諸多民族的軍事文明中吸收而來的精華。

由步兵和騎兵組成的多兵種混成戰鬥單位,被稱為軍團(LEGION)。一個軍團由10個營(科霍爾斯,cohorts)組成,每個營由3個連(瑪尼布爾斯)構成。這3個連中哈斯塔提、布靈吉佩斯和托力阿里各占一個。每個連包括有兩個60至80人的排(肯托利亞)。其中,營只是管理、編制上的單位,實戰中的戰術單位是各兵種的連隊。因此,這一時期的羅馬軍戰術,有時被稱為“瑪尼布爾斯戰術”。

軍團中的重裝步兵數最多時可達近5000人,但一般情況下多為4000餘人。除重裝步兵外,輕步兵和騎兵同樣被列入軍團的正式編制。輕步兵與重裝步兵一樣以連為單位編制,軍團騎兵則由各包含32人的10支騎兵隊(圖爾瑪)組成,總計約300人。

到公元前3世紀為止,羅馬還時常動員支配下的同盟諸國的市民按照羅馬式的編制與操典組隊參戰。依照慣例,在野戰軍中,每個“純粹的”羅馬軍團搭配一個同盟國的軍團協同作戰。

羅馬軍團在戰時,由身為最高政務官的2名執政官(consul)和身份僅次於他們的2名法務官(praetor)負責指揮作戰。執政官有權指揮由羅馬軍團和同盟國軍團各2個構成的總人數約為2萬人的兵團,法務官則可指揮羅馬軍團和同盟國軍團各1個構成的萬人兵團。

儘管常備部隊僅為2名執政官麾下的總計4萬人,但隨著羅馬人口的增長,其戰時的動員潛力一直在不斷增強。例如,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至201年)時,羅馬的總人口已多達300萬,即使在坎尼會戰中被名將漢尼拔一舉消滅了6萬人,仍能迅速動員25個軍團投入作戰。

在野戰中,各軍團一般排列成正面寬200米、縱深90米的陣型。第一排配置哈斯塔提、第二排是布靈吉佩斯,第三排則是托力阿里。當前兩排重裝步兵投入作戰時,托力阿里一般是單膝跪地、養精蓄銳;一旦戰局有變(不論勝負)時,才作為預備兵力投入前線,接替那些筋疲力盡的年輕人。在戰線的最前方,是由輕步兵構成的散兵線,而兩翼則由軍團騎兵負責防守。

軍團在實戰中,一般能夠以連為單位在一定程度上隨機應變。例如改變隊形密集度、調換前後列等等……這與他們的遠祖——希臘的古典型重裝步兵(霍普里泰)相比,已是大有改觀;但在公元前3世紀,還遠遠不及歷經伊菲克拉提斯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改革、已臻爐火純青的赫雷尼斯諸邦的多兵種合成戰術。並且,羅馬軍隊是一支由市民組成的非專業的軍隊,指揮他們的將軍們更是外行——他們的本質是政客。因此,羅馬在與庇羅斯、哈米爾卡爾、漢尼拔等職業軍人統帥下的軍隊對戰時,不斷遭受挫折。之所以能夠最終打敗這些強敵,所依靠的並不是戰術的精妙,而更多仰仗於羅馬在總人口上的優勢、對盟邦的徹底支配以及農民出身的士兵們樸素而堅韌不拔的精神。

共和後期至帝制中期(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3世紀)——職業型軍隊

羅馬的軍事實力,在公元前2世紀完成對東西地中海的征服時達到了頂峰,其後開始逐漸衰退。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傳統的都市國家型的政體已不再適應日積月累、不斷擴大的疆土了。

將軍們在南征北戰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而與此相對,作為士兵出征的大多數人,卻因為家中長期缺乏勞動力在經濟上逐漸沒落,而且大量奴隸的湧入使得他們成為沒有工作的無產者。為了緩和這一矛盾,軍制改革已勢在必行。

勇敢地對祖先遺留下來的舊軍制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從危機中挽救了羅馬的是平民出身的優秀職業軍人——瑪里烏斯(亦稱馬略,公元前157至公元前86年)。他的想法是:不再依靠那些有能力自備裝具的有產市民,轉而提供武器和薪金給無產市民,並以契約的方式保障他們在退役後能夠得到一定的土地。此舉大大促進了羅馬軍隊的職業化。

由於裝具不再取決於私有財產,因此所有士兵們的裝備與訓練得以統一標準化。新一代步兵的裝具與哈斯塔提和布靈吉佩斯相當,都配備有盔甲、大型方盾“斯邱托姆”、短劍“格拉蒂斯”和兩枝投槍(‘皮魯姆’或是‘皮拉’)。維利特斯這一兵種被廢止,步兵中不再有輕步兵和重裝步兵之分。但是騎兵的裝備與職能,在瑪里烏斯的改革前後並無變化。

在軍團的編制上,進一步貫徹了標準化原則。一個軍團由10個營構成,每個營編內有6個排,每排兵力為80人。不過,各軍團的第一營均由5個160人的排構成,因此,在編制上,軍團的步兵總兵力應為5120人。在實際運用中,為了保證軍團步兵實戰能力的均衡以及運用方便,一般情況下兵團總兵力大多為2000到3000人,最多不過4500人。

在軍團編制中的騎兵,減少為4個騎兵隊總計128人——這主要是因為依靠沒有羅馬市民權的外籍軍團組成的輔助軍(阿庫西里亞)來提供精銳騎兵已成慣例。而投石兵、弓兵等傳統上的輕裝步兵,也多由輔助軍充任。這些輔助軍基本上以營或騎兵隊為單位,配屬給羅馬將官充當野戰軍或是守備隊。

內亂(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30年)結束時,勝者屋大維(奧古斯都皇帝)麾下的兵力多達50萬。但他在獲勝後迅速裁軍,將常備部隊精簡為由30個軍團(不過,其中的3個軍團在公元9年爆發的托伊特堡森林會戰中被全殲)連同輔助軍總計約30萬人。在奧古斯都皇帝治世後期,他還組建了臭名昭著的皇家近衛隊(普拉埃托利亞)。近衛隊的編制單位為每營480人的步兵營和32人組成的騎兵隊。

在野戰時,軍團一般以2至3個營的縱深進行布陣。軍官和士兵全部實現職業化後的新生羅馬軍團紀律嚴明、士氣高昂、戰技精熟,冠絕一時。

營不再是行政管理上的單位,而是擁有高度機動性和自由度的獨立戰術單位。司令官得以將一至數個營作為總預備隊配置在陣地後方,適時出擊;或是隨時從本隊中分派出以營位單位的分遣隊,隨心所欲地排布構思中的理想陣型。這種“科霍爾斯戰術”在以步兵為主力的歐洲戰場上無往不利。但在亞洲平原上與機動力超絕的波斯騎兵對戰時卻吃了不少苦頭(例如卡萊戰役)。

馬略的軍制改革,似乎成功地挽救了搖搖欲墜的共和政體下的羅馬軍制,但用長遠觀點來看,由傳統型的國民軍向職業軍隊的轉變,必然帶來軍閥勢力的擴大,而終將毀滅共和政體本身。在悽慘的內亂結束後,終於出現了打倒並吸收了全部軍閥勢力的唯一的最高權力者——帝國皇帝。

帝制後期至拜占庭中期(公元3世紀到公元7世紀)——機動野戰軍

在羅馬的疆土與權威都達到巔峰的五賢帝時代(公元96至192年)之後,羅馬帝國開始出現衰亡的徵兆。內部爆發的社會經濟矛盾日漸激化,外部又不斷受到以日耳曼諸民族為首的異族入侵,內憂外患無時不在威脅著這個老大帝國的存亡。

到了俗稱“公元3世紀的危機”時,昔日出盡風頭的羅馬軍團已經大多淪為普通的國境守備隊,失去了戰略上的機動反應能力。為了填補戰略機動兵團的不足,羅馬人開始針對各個戰役臨時編組獨立的騎兵旅(威克希拉提歐)。到了君士坦丁諾斯大帝(在位公元324年到337年)治世時,終於以這些騎兵部隊為骨幹,編成了皇帝直屬的機動野戰軍(科米塔托斯)。

被騎兵奪去“陸戰之王”桂冠的步兵們身上,再也見不到2個世紀前的風光了。為了節約預算裝備騎兵,步兵的的裝具不得不大大簡化。甲冑被換成簡便而廉價的式樣,羅馬軍團的象徵——方盾、重投槍和短劍都被廢止,改為裝備橢圓形盾牌、騎兵用雙刃劍斯帕達、更輕的投槍“斯皮庫魯姆”(再後改用長槍‘朗克爾’)。

而傳統上表示外籍軍團的“輔助軍”一詞,在全帝國自由民都已獲得同等市民權之後,改為泛指輕裝步兵部隊。

騎兵中存在有諸多兵種,其中的主力毫無疑問當屬重裝騎兵。羅馬的重裝騎兵的裝備與戰術基本上模仿自敵對的波斯人,其中最精銳的裝甲騎兵“庫里巴那利”人馬皆被甲,兵士左手掛圓盾、右手攜長達4米的騎槍。此外,馬匹不被甲的重裝騎兵一般被稱為重騎兵“卡塔弗拉庫提”。到了拜占庭時代,重騎兵比裝甲騎兵更受青睞,甚至還有人專門生造了著名的“拜占庭重騎兵”(拜占庭·卡塔弗拉庫托斯)一詞。

帝制後期的羅馬騎兵的另一特色——弓騎兵(薩吉塔利),同樣是總結了對波斯作戰的經驗而誕生的。在波斯帝國的騎兵戰術中,重裝騎兵的強大衝擊力和弓騎兵的密集火力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

君士坦丁諾斯大帝麾下的機動野戰軍,是由5個近衛騎兵旅(威克希拉提歐·帕拉提那)、5個近衛步兵軍團(雷吉歐·帕拉提那)以及10個近衛輔助軍團(阿庫西里烏姆·帕拉提那)為主編成的混成部隊。之後,隨著帝國周邊形式的不斷惡化,這支部隊的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

在騎兵旅和步兵軍團中,都開始以新的營(奧爾德)為戰術單位進行編組。每個騎兵旅由3個營構成,兵力約為1000人左右。每個步兵軍團由6個營編成,總兵力介於1000到2000人之間。

除機動野戰軍之外,原有的步兵軍團紛紛縮編,被正式改編為國境守備隊(利密塔內)。而從這些國境守備隊和輔助軍中抽調、被用於加強機動野戰軍實力的兵員,則被稱作準機動野戰軍(普塞多·科米塔托斯)。

身為駐紮在首都羅馬的唯一武裝部隊,濫用特權多次介入皇室繼位之爭的皇家近衛隊,在公元312年的米爾維烏斯橋會戰中被君士坦丁諾斯大帝親率大軍擊潰,從此消亡。大帝又組建了新的近衛騎兵隊(斯科拉埃·帕拉提那)作為自己的護衛部隊。其編制單位為團(斯科拉),大致相當於野戰軍中的旅,在帝國的東、西部各駐紮著5個近衛騎兵團。

據考證,君士坦丁諾斯大帝治世時,羅馬帝國的總兵力高達帝制初期的3倍,約有100萬人。而其中騎兵所占比例更是帝制初期所不可比擬的,有鑒於此,總軍費絕不止翻了三番。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本該用來保衛帝國的軍隊反倒成了帝國沉重的包袱,正在一點一點壓垮帝國本身。

除上述諸兵種外,到了帝制末期,為了緩解兵力不足,皇帝們甚至不得不經常倚賴移住到帝國境內的對帝國友好的異族軍隊了。儘管這些同盟軍(弗埃德拉提)從未得到真正的信任,但他們還是不停地滲透到帝國軍隊中來。在帝國的西半部分,不單是普通士兵,就連將官的位置也在被他們不斷蠶食,最終導致整個帝國沉淪於異民族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

從帝制後期到拜占庭初期,也就是查斯丁尼一世(在位公元527年至565年)再征服的時代,帝國軍隊逐漸變得更加精悍且昂貴;在另一方面,軍隊本身的專業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

鑒於戰鬥的主角已由步兵轉移到了騎兵,這一時期步兵的任務只是結成方陣、維持戰線。並且由於兵種和裝備的多樣、複雜化,帝制初期的那些嚴格而標準化的操典與戰術不復存在。

尤里安皇帝(在位公元361年到363年)以及貝利薩留、納爾塞斯等第一線的指揮官們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步、騎混成部隊,並且在預備隊的布置和靈活運用地形方面大顯身手。

大多數情況下,羅馬騎兵展開於步兵方陣的兩翼及後方。弓騎兵以部隊為單位列成橫排進行射擊,而重裝騎兵則被統一集中運用,依靠集群突擊戰術在戰役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當拜占庭初期,帝國軍隊和東方的遊牧民族交手之後,立刻發現這一戰術對後者收效甚微。從那以後,重裝騎兵亦開始講求如弓騎兵一般柔軟自如的運用了。

拜占庭中期(公元7世紀到11世紀)——“特瑪”(軍區)制度

席哈克略大帝(在位公元610到641年)在位時期是羅馬帝國的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大帝的統治始於對宿敵波斯帝國的赫赫戰功,終於對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的慘敗。大約就在他的治下,帝國完成了由使用拉丁文的古羅馬到以希臘語為國語的中世紀國家“拜占庭”的轉變。在赫拉庫雷奧斯死後約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帝國上下以自身的生死存亡為賭注奮戰不息,終於擋住了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強大攻勢並倖存下來。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和其後全力重建帝國的“黑暗時代”,帝國軍隊不得不再次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這次改革的結果,導致了“特瑪”(軍區)制度的誕生。

在這一制度下,除軍史坦丁堡以外的帝國全部領土,都被分割成數十個“特瑪”(軍區)。特瑪一詞的本意是軍隊的駐紮地,但在對阿拉伯人的防衛作戰中,逐漸變成了地方部隊動員和管理的基本單位。屬於各個軍區的士兵平時作為在國家提供的土地上耕作的農民,戰時則應徵入伍,本質上就是所謂的屯田兵。

特瑪制度,集合了國民軍和職業軍兩者的優點。只要屯田兵們的生活有所保障,戰時的動員和統帥都會十分容易;並且,為保衛家園而戰的士兵們普遍士氣高昂,而國家對他們薪餉的負擔也可以減少至最低限度。

這些分屬各軍區的地方部隊基本上是防禦性部隊,而駐紮在帝國首都附近的機動野戰軍的直系後裔——中央軍(塔格瑪塔),則是負責攻擊的機動打擊部隊。

自拜占庭中期開始,帝國軍隊開始大量採用鎖子甲。公元10世紀左右的帝國重裝步兵(斯邱塔托)一般裝備有鎖子甲或胸甲與頭盔,手持大型圓盾護身,武器為長達4米的長槍和劍。至於輕裝步兵的裝備情況卻鮮有情報流傳至今。只知道存在有一種披掛比斯邱塔托更輕的防具,裝備小型盾牌和投槍的名為“小盾兵”(佩爾塔斯泰)的兵種。這種小盾兵正是公元前4世紀,伊菲克拉提斯軍事改革中誕生的同名兵種(佩爾塔斯泰)的復活,這一兵種介於重裝步兵與輕步兵之間。

騎兵依舊是軍隊的主力。在中央軍中,重裝騎兵和弓騎兵的裝備逐步同化,這同時也意味著弓騎兵的衰退。重騎兵披掛鱗片甲或是鎖子甲、戴頭盔,手持圓盾或是西歐型的方盾,武器是劍和長約4米的騎槍(康托斯)或是弓箭及投槍。在與阿拉伯人的戰鬥中,弓騎兵在部隊中所占比例逐漸減少,到了公元8世紀,終於從正規軍的編制中消失了。而中央軍中的一部分重騎兵,又開始給坐騎附加護甲,恢復了昔日的裝甲騎兵這一兵種。

與中央軍相比,地方部隊多為輕騎兵。他們披掛廉價的皮甲,裝備有小型盾牌,以劍或長矛為主要武器。

在公元10世紀前葉,拜占庭帝國分為31個軍區;到了11世紀初期,軍區數增加到46個。各軍區一般都能提供2到3個軍團(托爾瑪)的兵力,總兵力介於3000到15000之間。每個軍團由2到5個營(多倫加洛斯)組成,每營包含有5個連(班頓),每連的定額是步兵256人,騎兵300人,但在實際配屬時的人數往往要比定額少得多。

中央軍則由3至4個近衛軍團(梅洛斯)組成,其戰術上的基本單位,與地方軍同為連隊(班頓),每個軍團由10個近衛連構成。此外,有時還會由3至5個近衛連組成近衛營(莫伊拉)加以運用。除正規軍外,帝國還常常憑藉手中的財富,驅使異族的同盟軍或是僱傭軍為己而戰。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無疑當屬10世紀末,由俄羅斯出身的維京人編成的“維京近衛隊”。在規模最大時,其總兵力曾達到一個完整的軍團數千人之眾。據說諾曼第大公威廉征服英格蘭(1066年)後,許多被逐出本土的盎格魯·薩克遜人也曾加入該部隊。這些身材高大,手持巨斧的戰士以其忠勇義烈聞名於世。

在曼奇科爾特會戰(1071年)中羅馬諾斯四世被俘後,帝國的命運急轉直下。屯田兵的主力——中小農民再也無力承擔長期的出征和諸多苛捐雜稅,開始日漸沒落。一千年前共和制羅馬衰敗的場景,在東方再一次上演。中小農階層的沒落意味著特瑪制度的動搖以及將軍們的貴族化,同時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一步封建化,招致皇權統治下的國家運營日漸困難。

伴隨著地方軍的衰弱,帝國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盟國和僱傭兵們為己而戰。眾所周知的第一次十字軍(公元1096至1099年),正是西歐各國應拜占庭皇帝阿雷克西奧斯一世(在位1081到1118年)之邀,派遣僱傭軍對抗“異教徒”而引發的。

拜占庭中期的帝國軍隊不但善於進行正規戰,為了對應幾乎從未間斷的異族入侵,在非正規作戰方面也很有心得。他們通過周密的情報收集活動,充分發揮嚴明的紀律和良好的統帥力,經常通過奇襲側擊行進中的敵軍而取勝。

從公元7、8世紀的“黑暗時代”到10世紀帝國最繁盛的時期,拜占庭與其敵國很少發生正規軍之間的大規模衝突。但軍隊中最受重視的依舊是具有強大衝擊力、破壞力的重騎兵集群,這一點自拜占庭初期起始終沒有改變。

大多數情況下,重騎兵總是配置於步兵陣線的後方,一旦戰機成熟,就立刻通過步兵佇列中的間隙前出至最前沿,挺槍齊頭、並肩衝擊。而輕騎兵則負責掩護步兵陣列的兩翼,並隨機應變地支援重騎兵的運動。

公元11世紀以後,隨著軍區制度的崩潰,帝國軍隊中僱傭軍所占比例不斷增加,而碩果僅存的正規軍也日漸淪為封建貴族的私人武裝。各部隊的規模日漸縮小,再也無法進行統一的訓練與指揮調度了。

這時的皇帝們,在苦慮戰略戰術、排兵布陣之前,又多了一樣煩惱——那就是還必須盡心竭力地去維繫麾下的貴族與僱傭兵們那原本並不可靠的忠誠心了。

正如本文開頭所述,長達2000年的羅馬軍團興亡史,正好反映出一部羅馬國體、政體變遷的歷史。這個國家始於農業立國的都市國家;歷經支配地中海貿易的廣域國家;再生為強力官僚和教會支撐下的中央集權國家;最終以中世紀型封建君主制國家而亡。衷心希望本文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反思羅馬帝國社會體系與軍事體制之間相互關聯的一個契機。

感謝讀者諸兄耐心閱讀至此。本文資料來源主要是日文版《歷史群像》系列和其他日文版的羅馬史料,受客觀條件限制,未能對其中的音譯部分(例如兵種名稱/各級軍事單位的譯名等等)做嚴密的考證,望讀者見諒。倉促成文,錯漏難免,歡迎大家指正。

馬略改革之後的羅馬軍團

步兵支隊戰術被馬略改編為步兵大隊戰術(前2世紀)。超越步兵支隊,步兵大隊可以敏捷地對付敵人的大部隊。 裝備的差別消失,全軍都裝備標槍和羅馬戰劍。

當然最要的是財產限制的取消,任何羅馬公民均可參軍。在服完大半生的兵役之後,退伍的公民可以獲得一塊土地和退休金。

第一輔助軍團(I Adiutrix) 公元68年尼祿從駐紮在米塞努姆的船隊中組建,後由伽爾巴接管。
第一日耳曼軍團 可能公元前48年內戰時由凱撒組建,也可能是公元43年由龐薩所建。公元前41年由屋大維重組,公元前36年用於對付龐培。似乎在與基維里斯串通後於公元69年被解散。
第一義大利軍團(I Italica) 約公元66或67年尼祿計畫遠征裏海時在義大利所建。
第一馬克爾軍團(I Macriana) 克羅狄烏斯·馬克爾在尼祿死後自立為帝時所建;馬克爾被處死後即被解散。維泰里烏斯重新組建,但可能在他死後又被解散。
第一米涅爾瓦軍團(I Minervia) 公元83年圖密善所建。米涅爾瓦是他最喜愛的女神。
第一帕提亞軍團(I Parthica) 公元197年,塞維魯為東方戰爭組建。
第二輔助軍團(II Adiutrix) 公元69年內戰時,在弗拉維家族向義大利進軍期間由駐紮在拉文納的水手組成。韋帕薌將它收為軍團。
第二奧古斯都軍團 如果它與第二薩賓軍團為同一軍團,則可能是公元前43年由龐薩所建。它的稱號以及用摩羯(奧古斯都的幸運標誌)為徽標說明它是由奧古斯都重組的軍團。
第二義大利軍團(II Italica) 公元168年由馬可·奧里略在義大利組建。
第二帕提亞軍團 公元197年,塞維魯為東方戰爭組建。
第二圖拉真軍團(II traiana) 約公元101年,圖拉真為達西亞戰爭而建。
第三奧古斯都軍團 可能是公元前43年由龐薩所建,也可能是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所建。由奧古斯都重組。
第三昔蘭尼加軍團(III Cyrenaica) 公元前30年之前蓋有雷必達或安東尼組。
第三高盧軍團 大概是凱撒在公元前48年所建。以公牛為徽標說明它由凱撒所建。
第三義大利軍團(III Italica) 公元168年由馬可·奧里略在義大利創建。
第三帕提亞軍團(III Parthica) 公元197年,塞維魯為東方戰爭組建。
第四馬其頓軍團(IV Macedonica) 公元前48年由凱撒所建。由奧古斯都重組。後被解散,又在公元70年重組為“幸運者弗拉維烏斯第四軍團”(IV Flavia Felix)
幸運者弗拉維烏斯第四軍團 公元70年由第四馬其頓軍團重組而成,後者與基維里斯串通後被解散。
第四西徐亞軍團 大概是安東尼在公元前30年之前組建,不過它可能就是公元前43年龐薩所建的“第四索拉軍團”。以摩羯為徽標說明由奧古斯都重組。
第五雲雀軍團 公元前52年尤利烏斯·凱撒從高盧本地人中招募組建。公元前44年在義大利,可能隨後又被解散,因為是年安東尼重組了該軍團。公元70年,該軍團大概因為與基維里斯串通而被解散。
第五馬其頓軍團 既可能是公元前43年由龐薩組建的第五城市軍團,也可能是公元前41年或公元前40年由屋大維所建。
第六裝甲軍團(Ferrata) 公元前52年由尤利烏斯·凱撒所建。公元前44年由雷必達重組。
第六凱鏇軍團 約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組建。
第七“忠誠”克勞狄軍團(VII Claudia Pia Fidelis) 組建時間在公元前59年,也可能更早。公元前46年在非洲,但同年即被解散。公元前45年被屋大維重組。它的稱號說明它在公元42年卡米路斯·斯科里波尼亞努斯的叛亂中忠於克勞狄。
第七合組軍團(VII Gemina) 公元70年,由伽爾巴在第七西班牙軍團基礎上創建。
第七西班牙軍團 公元68年伽爾巴被擁立為帝後在西班牙組建。公元70年被重組。
第八奧古斯都軍團 創建時間在公元前59年或更早。公元前46年或公元前45年被解散。公元前44年由屋大維重組。
第九西班牙軍團(IX Hispana) 可能是公元前41-前40年組建的新軍團,也可能是公元前58年在第九軍團的基礎上組建的。前述第九軍團在公元前46年或公元前45年被解散,後來由溫提狄烏斯重組,但我們無法確定它即成為第九西班牙軍團。
第十海峽軍團 蓋與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所建。
第十合組軍團 組建時間在公元前59年或更早。公元齊納46年或公元前45年被解散。公元前44年由雷必達重組。
第十一“忠誠”克勞狄軍團(XI Claudia Pia Fidelis) 公元前58年尤利烏斯·凱撒曾組建一支編號為“十一”的軍團,但公元前46-前45年被解散。這一軍團更像是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組建的新軍團。
第十二雷電軍團(Fulminata) 蓋為公元前58年尤利烏斯·凱撒創建的第十二軍團。公元前46-前45年被解散。公元前44-前43年可能由雷必達重組。公元66年它在猶迪亞失去了一個鷹旗。
第十三合組軍團 蓋於公元前57年尤利烏斯·凱撒組建的第十三軍團,在公元前46-前45年被解散。另一種可能是,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創建。
第十四合組軍團 在一隻編號為“十四”的軍團被殲滅後,尤利烏斯·凱撒於公元前53年又組建了相同編號的軍團,但在公元前46-前45年被解散。另一種可能是,第十四合組軍團是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所建。
第十五阿波羅軍團 蓋於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組建,但也可能更早。
第十五初創軍團(XV Primigenia) 既可能是公元39年由卡里古拉組建,也可能於公元42年由克勞狄為入侵不列顛備戰而建。
第十六“忠實”弗拉維烏斯軍團(XVI Flavia Firma) 由公元69年解散的第十六高盧軍團重組而成。由韋帕薌重建。
第十六高盧軍團(XVI Gallica) 蓋於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所建、公元69年與基維里斯串通後被解散。在公元72年之前,以“第十六忠實弗拉維烏斯軍團”之名重組並轉至卡帕多西亞。
第十七軍團 蓋於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組建。在公元9年的瓦魯斯之難中,可能與第十八軍團和第十九軍團一同被殲滅。
第十八軍團和第十九軍團 蓋於公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維組建。在公元9年的瓦魯斯之難中被殲。
第二十“英勇”凱鏇軍團(XX Valeria Victrix) 蓋於公元前41-前40年或公元前31年亞克興戰役後由屋大維組建。其稱號說明它在公元60-61年鎮壓不列顛波蒂卡叛亂時取勝。
第二十一“饕餮”軍團(XXI Rapax) 蓋於公元前41-前40年或在公元前31年亞克興戰役後由屋大維所建。公元92年前後可能在多瑙河流域被殲滅。
第二十二德尤塔盧斯軍團(XXII Deiotariana) 最遲在公元前25年由來自伽拉提亞王國(其國王德尤塔里烏斯於公元前40年去世)的移民組成。
第二十二初創軍團(XXII Primigenia) 蓋於公元39年由卡里古拉組建,或公元42年克勞狄籌備入侵不列顛時所建。
第三十烏爾皮烏斯軍團(XXX Ulpia) 由圖拉真(烏爾皮烏斯是其諸名之一)組建,時間約在公元101年準備達西亞戰爭之時。

主要戰術

共和國前期

總體來說採用“拖”與“耗”字訣。 由青年兵組成的第一橫列首先推進,將標槍擲出。同時,軍團開始疏散。往往在標槍擲出之後完成疏散,第一橫隊的士兵開始衝鋒,前兩列士兵與敵人用短劍進行格鬥。後面6-7列士兵投擲標槍。數分鐘後,由壯年兵組成的第二橫列替換,第一橫列後撤休息。輕步兵負責掩護軍團的兩翼與背後,同時還要找回可使用的標槍,補充給撤回的第一橫列。一場戰役通常進行數輪替換。後備兵為軍團的後備隊,一般在戰鬥不需要他們時單膝跪著休息。只有在戰局僵持不下與軍團撤退時才用得上這些老兵,所以古羅馬諺語:“投入後備兵!”即意味著到了緊急關頭。馬略改革後,羅馬軍團中不再有不同橫列兵種的區分,但仍使用這種交替輪換進行作戰的方式。

另外,三線列的戰術給與羅馬軍團極大的靈活性。歐洲古代會戰過程中,比較典型的是古希臘密集方陣,這種方陣的勝利往往依靠士氣,前排戰士的戰鬥技巧,是否團結一致等等綜合因素,一旦戰鬥開始,指揮官將無法左右局勢,哪怕有勝利的機會,或者陣線被突破,都無法及時收到訊息,也無法在合適的地點投入兵力。而羅馬軍團的三線列戰術克服了這個問題,當前兩排的士兵正在戰鬥,指揮官可以將第三排的士兵迅速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甚至可以用第三排機動去包圍敵人。

在扎馬之戰中,漢尼拔試圖用自己隱藏在戰線後的士兵包圍西庇阿的軍隊,而西庇阿及時發現,命令第三線列士兵同時展開,使漢尼拔的意圖失敗。等待羅馬盟友努米底亞騎兵趕到,漢尼拔戰敗,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

馬略改革

隨著羅馬共和國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領土的擴增,以往的市民兵制度已經無法滿足廣闊領土的包圍需求,市民兵雖然士氣高昂,但不能脫離市民生活很久,需要及時解散返回家鄉。另外,缺少職業軍隊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在與昔日盟友努米底亞的戰爭中,軍隊屢次受挫,更為嚴重的是,生活在極北地區的日耳曼蠻族辛布里人入侵到義大利本土,羅馬軍團大敗於諾里亞(Noreia)戰役。

為了挽救羅馬軍團的頹勢,蓋烏斯·馬略領導羅馬軍團的改革,取消了市民兵制度,改為募兵制,不單吸收了大量因奴隸增加而失業的公民,也讓軍隊素質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改變,史稱“馬略改革”。

具體措施包括:

1.延長服役年限,明確軍餉報酬

在早期,羅馬軍隊的服役期非常短,有時只有數月甚至數日。隨著戰爭規模的升級以及羅馬征服地區的擴大,服役期變得越來越長,但一直沒有統一標準。馬略規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須服役滿16年。這實際上就是將羅馬軍隊明確為一支全部由職業軍人組成的部隊。服役期間,由國家統一供養,並按照等級發給薪酬。士兵退伍後,還能在被征服地區分得屬於自己的土地。這樣做,使得士兵們在服役期間和退役後的衣食都有了著落,確保了士兵們的忠誠,也同時將之前懸而未決的平民爭取土地的鬥爭和服兵役結合在了一起。

2.改革軍團組成,統一武器裝備

之前的軍團步兵被按照年齡和作戰經驗分成三個級別:青年兵(Hastati)、壯年兵(Principes)和後備兵(Triarii)。這三個兵種裝備略有區別,被排成前後三排,軍團的戰術也基本上是圍繞著這三線完成的。

馬略去除了這一兵種分工,將所有的重裝步兵統一為軍團士兵(Legionarius),統一裝備以投槍、短劍和拉丁長盾。同時他調整了軍團的編組形式:每個羅馬軍團(Legio)由10個大隊組成(Cohorts)。除第一大隊由10個百人隊(Centuria)組成外,其餘大隊由6個必要的連續性等級的百人隊組成,每個百人隊80人,由一名百夫長領導。同時,每兩個百人隊又被稱為一個小隊(Manipulus),由兩個百人隊中等級較高的那名百夫長統領。各個等級的部隊都按照訓練程度和作戰經驗的多寡編成,編號越小的單位作戰能力越強,作戰位置越靠前。此外,每個戰鬥單位都有自己的軍旗和標誌,每個軍團都擁有自己的鷹徽——羅馬的象徵。此舉無疑增強了每個單位的集體精神和榮譽感,丟失軍旗或鷹徽甚至可能被處以十一抽殺律。

新的軍團由原先的4500人增至6000人,戰鬥隊則形變得更加多樣,作戰的靈活性和指揮效能得到加強,同時,還增加工兵和機械裝備。而其他輔助角色,例如弓箭手、拋石手、騎兵等,都由的羅馬在各地的,不具有羅馬公民權的同盟者提供,稱為輔助部隊(拉丁語:Auxilia)。

實行募兵制後,由於武器裝備由國家統一配給,規格、樣式統一,因而便於軍隊補給。再加上服役時間的延長,軍隊能夠進行長期的正規訓練,十分有利於戰鬥力的提高。這支經過馬略嚴格訓練和改造的軍隊幫助馬略在戰場上連連獲勝。前105年,朱古達被馬略的副將蘇拉活捉,朱古達戰爭以羅馬的勝利告終。之後,馬略又轉戰高盧,痛擊兩股日耳曼力量:辛布里人(Cimbri)和條頓人(Teutons)。

共和國後期與帝政時期

馬略的改革主要是軍事上的,但是這些措施對羅馬歷史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改革擴大了兵源,增強了軍隊戰鬥力,但同時也使軍隊性質逐漸發生變化,為日後的軍閥出現以及軍事獨裁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權力在統帥們之間輾轉,羅馬共和國歷經了蘇拉獨裁,前三頭同盟,愷撒和龐培的內戰,後三頭同盟以及屋大維和馬克·安東尼的內戰。期間,軍隊完全效忠的是統帥個人而非他們軍旗上所寫的“元老院與羅馬人民”,軍隊完全成了統帥爭奪權力的工具。

軍隊的私有化以及羅馬領土的急速增加使得帝製成為必然。凱撒時代,著名的第十軍團就完全效忠於凱撒個人。這時期的羅馬軍團依舊以重步兵為主力,騎兵和輕步兵幾乎都來源於當地的盟友。

後三巨頭之後,奧古斯都屋大維將軍團總數定為28個,每個軍團都配有一定數量的輔助軍隊。輔助軍隊的組成成員是行省民,在輔助軍服役20年後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這對於只配備重步兵的羅馬軍團而言,起到極大的補助作用,而當地行省民對於參加輔助軍隊的熱情也比較高漲。

隨著三世紀危機到來,羅馬帝國內亂不斷,加上經濟與人口的衰退,軍團嚴重缺編,羅馬軍隊已經無力應對漫長的國防線。此時羅馬皇帝開始收編大量蠻族進入軍隊服役。羅馬軍隊引以為豪的紀律與戰術因為蠻族人的大量加入而喪失,加上生產力水平的增加,蠻族人武器裝備與羅馬軍團的差距大大下降,羅馬帝國也沒有出現像蘇拉、凱撒一樣的天才指揮官,羅馬軍團實力極大的下滑。

此外,哈德良皇帝精心設計的帝國防線在帝國末期也已經崩潰,羅馬軍團幾乎再也沒有主動出擊,懲罰騷擾國境的日耳曼蠻族。此時羅馬的禦敵政策由“拒敵千里之外”改為以自己國土為戰略緩衝,發現敵人後,出動軍團切斷其撤退路線。這一戰略就要求軍團的機動性的提高,騎兵的作用日益明顯,到了阿德里安堡戰役後,哥特騎兵大敗羅馬步兵,歐洲戰術基本進入中世紀騎兵時代,羅馬重步兵的輝煌到此結束。

羅馬軍團的若干亮點

羅馬軍團除了上述所說的三線列戰術是相對於古代軍隊的進步外,其每時每刻安營紮寨的能力更是如此。古代軍隊往往將每晚進行勞作駐營看作負擔,而羅馬軍團則看作每天應盡的義務,在凱撒的《高盧戰記》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羅馬人駐營的能力。營地往往建設在易於防守,同時水源充足的地方。這雖然使得羅馬軍團每天在前進時只能走很少的時間,但穩步的推進戰略以及道路的興建,使羅馬軍團戰無不勝。此外,有營地在後方,軍團在作戰時往往沒有後顧之憂,即使失敗也有投身之所。

羅馬士兵和平時代服役過程中不會閒來無事,他們往往會參與維修道路、興建殖民城市等,如法國城市裡昂,現代德國城市科隆在古代都出自羅馬軍團之手,而興建城市多會是這些士兵退役後的新家。

羅馬軍團並不喜好騎兵和輕步兵,這讓他們在坎尼會戰中嘗到苦頭,然而這並沒有改變羅馬依靠重步兵的傳統,但羅馬的指揮官們已經認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在此後羅馬與敵國的交戰中,羅馬軍團總是會有盟友騎兵的援助,而這源於羅馬在共和國時期有效靈活的政策。如在非洲的西庇阿,有努米底亞騎兵的幫助;在與馬其頓的戰爭中,帕加馬的騎兵起到了主要作用;後來凱撒與龐培的內戰中,凱撒僱傭的凱爾特人騎兵和日耳曼騎兵也展示了他們的風采。

中國羅馬軍團

一些資料,稱甘肅省永昌縣驪靬古城有羅馬人的後裔和古羅馬的遺蹟,於是有了這部古羅馬人失落在中國的電影。實際上,經過幾十年來學者們多學科交叉研究,"羅馬軍團被安置在河西走廊"這一假說已經被證偽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