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技術的本質》是複雜性科學奠基人、首屈一指的技術思想家、“熊彼特獎”得主布萊恩·阿瑟所創建的一套關於技術產生和進化的系統性理論,本書是打開“技術黑箱”的鑰匙,它用平實的語言將技術最本質的思想娓娓道來。
技術,是一個異常美麗的主題,它不動聲色地創造了我們的財富,成就了經濟的繁榮,改變了我們存在的方式。儘管技術如此重要,卻少有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停下來深入思考技術。我們了解技術的原理,卻不知道它們從何而來。我們深思技術的意義,追問技術到底能否決定人類的歷史,但是關於“技術”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形成的,我們並沒有達成共識。
布萊恩·阿瑟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作者構建了關於技術的理論體系,闡明了技術的本質及其進化機制。《技術的本質》是技術思想領域的開創性作品,它不同於一般的流行讀物或學術著作,對於商業創新和經濟發展而言都有非凡的意義。布萊恩·阿瑟的思想是矽谷億萬資金運行的基礎,如果能夠真正讀懂本書,不論是普通讀者、商業領袖還是學術研究者,都將受益匪淺。
作品目錄
讚譽
推薦序一 路徑依賴性:人口、經濟、技術---北京大學教授,汪丁丁
推薦序二 打開“技術黑箱”的一個新嘗試---東北大學哲學系教授,包國光
前言 技術的追問
第1 章 問題
技術給我們帶來了舒適的生活和無盡的財富,也成就了經濟的繁榮。一句話,我們的世界因技術而改變。但是,技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它從何而來,又是如何進化的呢?缺失了本質的技術
技術的進化
組合進化
本書的主題
第2 章 組合與結構
新技術都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有技術又來源於先前的技術。將技術進行功能性分組,可以大大簡化設計過程,這是技術“模組化”(modularity)的首要原因。技術的“組合”和“遞歸”特徵,將徹底改變我們對技術本質的認識。
技術結構的形成
為什麼要模組化
遞歸性及其作用
第3 章 現象
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技術,都是在套用一種或幾種現象之後喬裝打扮出來的。技術就是那些被捕獲並使用的現象,是對現象有目的的編程。我們一直以為技術是科學的套用,但實際上卻是技術引領著科學的發展。
技術的本質
有目的的系統
捕捉現象
技術與科學
第4 章 域
為了共享現象族群和共同目標,或者為了分享同一個理論,個體技術就會聚集成群。這種集群就形成了“域”。工程設計是從選擇某個域開始的,這個自動和下意識的選擇過程叫作“域定”。設計工作就像是用某種語言所進行的寫作或表達。
域定
設計就如同語言表達
參與的世界
第5 章 工程和對應的解決方案
幾乎所有的設計都是某個已知技術的新版本,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需要一項全新的設計。工程師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把適宜的構件選擇出來,讓它們組合在一起工作。設計就是選擇,組合只不過是工程的副產品。工程的解決方案,又成為發展新技術的新構件。
標準工程
解決問題的工程
組合與解決方案
未來的技術構件
第6 章 技術的起源
新技術可以是根據某個目的或需要發現一個可以實現的原理,也可以從某一新現象出發,找到如何使用這種現象的辦法。原理可以借用,也可以是先前概念的組合,或者由理論而來。只有將概念轉化為現實,一項新技術才真正誕生。科學和數學中的原創,與技術沒什麼兩樣,因為它們同屬“目的性系統”。
什麼樣的技術才算新技術
找到一個基本原理
概念的物化
基於現象的發明
什麼是發明的核心
因果性金字塔
科學與數學中的發明
發明與新的構件
第7 章 結構深化
技術一旦走上發展之路,各種各樣的版本就會隨之出現。通過“內部替換”,開發人員可以用更好的部件(子技術)更換某一形成阻礙的部件。開發人員還可以通過尋找更好的部件或材料,或者加入新組件進行結構深化。舊設計和舊原理一經鎖定,就會產生新用途。
內部替換
結構深化
鎖定與適應性延伸
第8 章 顛覆性改變與重新域定
域並不是若干單體技術的簡單相加,它們是連貫的整體,對經濟的影響也更大。任何新域,都產生於一個已存在的域——母域,而且參與者開始很少能意識到會發生" 顛覆性改變"。但隨著理解的深化和實踐的固化,新域會慢慢忘記它的母域而橫空出世,甚至會極大地提升國家競爭力。
“域”是如何進化的
經濟的重新域定
經濟中的時間
創新與國家競爭力
第9 章 進化機制
組合是新技術的潛在來源。 組合的威力,在於它的指數級增長。如果新技術會帶來更多的新技術,那么一旦元素數目超過一定閾值,可能的組合數就會爆炸性增長。此外,機會利基也在呼喚著新技術。技術就如同生命體一樣,它的進化與生物進化也沒什麼本質差異。
組合
機會利基
核心機制
關於進化的一個思想實驗
技術進化與生物進化的比較
第10 章 技術進化所引發的經濟進化
眾多的技術集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我們稱之為“經濟”的東西。經濟從它的技術中浮現,不斷從它的技術中創造自己,並且決定哪種新技術將會進入其中。每一個以新技術形式體現的解決方案,都會帶來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又迫切需要進一步得到解決。經濟是技術的一種表達,並隨這些技術的進化而進化。
經濟就是技術的一種表達
結構性變化
解決方案帶來的新問題
第11 章 我們的立場是什麼
隨著基因組研究和納米技術的發展,生物正在變成技術。與此同時,從技術進化的角度看,技術也正在變為生物。兩者已經開始相互接近並糾纏在一起了。我們需要和自然融為一體。如果技術將我們與自然分離,它帶給我們的就是死亡。如果技術加強了我們和自然的聯繫,那就是它對生命和人性的厚愛。
技術具有生物屬性,反之亦然
繁衍性經濟
純秩序與混質活力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技術
注 釋
譯者後記
作品影響
2014年,該書入選新浪2014年度中國財經好書榜。
作者簡介
布萊恩·阿瑟(Brian Arthur)複雜性科學的重要奠基人。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37 歲就成為史丹福大學最年輕的經濟學教授。聖塔菲研究所元老級人物。投身於複雜性科學領域研究,在聖塔菲研究所“科學委員會”任職時間長達18 年,在“理事會”任職10 年。研究正反饋機制的先驅,以“收益遞增規律”為基礎形成了自己的新經濟思想。榮獲複雜性科學領域的首屆拉格朗日獎。1990 年榮獲熊彼特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