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使用的哲學研究

內容介紹

技術使用是人類社會“熟知而非真知”的現象,它不僅是技術在世的方式,而且是人類生存的處境。作為人類亘古至今一直進行著的實踐活動,技術使用已經成為所有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人類因此具備了一種共同的身份角色——技術使用者,這種角色比設計者、生產者和製造者等其他人類角色都更具有包容性,因為設計、生產和製造等人類實踐活動必然都會涉及技術的使用,但技術使用卻不一定關乎設計、生產或者製造。
技術使用就是使用者為了實現特定的目的而對蘊涵著自然規律的技術進行符合預定功能或不符合預定功能的操作、利用和發揮的活動,這是一種異常複雜的、涉及多種因素的活動過程。當然了,技術的表現形態雖然千姿百態,但不管是知識的、過程的、意志的,還是活動的技術,都可以經過現象學還原為人工物,因此,經過現象學還原的技術使用實際上就是使用者對技術人工物的使用,技術使用使得“已經在此”的技術“自我顯現”。
《技術使用的哲學探究》主要從共時和歷時兩種視角對技術使用進行審視:共時視角是對技術使用的橫向結構解讀,在此視野下,技術使用是由技術使用的主體一技術使用者、技術使用的客體——總是物象化為人工物的技術,以及技術使用者和技術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所組成的圖景;歷時維度是對技術使用的縱向歷史分析,在此語境之中,技術使用依次呈現出經驗型技術使用、實體型技術使用和知識型技術使用的不同面貌,並分別孕育出相應的社會情境。
人類正是憑藉著技術使用,破譯了一個又一個自然奧秘,但由此也製造出了一種又一種風險,繼而轉化為一次又一次社會災難。在技術使用的過程中,風險如影隨形,從最初的自然風險演化成現在的人造風險,用貝克的話來說,現代社會已經處在“文明的火山口”,隨時有灰飛煙滅的可能。其實,純粹的自然風險令人恐懼,人惡意而為的風險也很可怕,但我們深信“人之初,性本善”,新的時代需要一種全新的技術使用理念和方式,這一方面是由技術本身形態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人們對人與自然關係進行深層反思的必然結果,底層原因則在於新的自然觀和發展觀的產生。通過自然觀和價值觀潛移默化的長期洗禮、通過技術使用理念的建立和技術使用方式的貫徹,我們也有一線生機,在技術使用中建構一個健康、生態、文明的社會情境,從而遠離“文明的火山口”。
《技術使用的哲學探究》作者是陳多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