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金史詩電影

托爾金史詩電影

托爾金史詩電影是指由托爾金創作的小說改編成的史詩電影,比如《指環王》就是托爾金史詩電影。 《指環王》又由導演彼得·傑克遜執導拍成系列電影,共三部:第一部為《指環王:護戒使者》,第二部為《指環王:雙塔奇兵》,第三部為《指環王:王者歸來》。

史詩電影

1.電影的內容是根據歷史來排的,而且一般是古代宮廷,皇族的,如<亞力山大大帝>2歷史上,史詩電影可說是隨著電影的興起而興起的,默片時代曾一度湧現了大量史詩片,眾多電影大師身體力行,其中格里菲斯拍攝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就是史詩片中的不朽之作。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十月》也都頗具史詩電影的格局。
而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史詩電影主要是為了抗衡電視的普及而復興的,當人們被電視所吸引,電影能將人們重新拉回到影院中的,唯有依仗豪華盛大的場面去打爭奪戰了。

發展過程

黃金時代
事實上,這一時期也正是史詩電影的黃金時代,自1953年首部寬銀幕影片《聖袍》誕生以來,地密爾的《十誡》、威廉·惠勒的《賓虛》、庫布里克的《斯巴達克斯》、大衛·里恩的《阿拉伯的勞倫斯》等一批“重磅炸彈”相繼問世,它們大都從聖經和古羅馬歷史中直接取材,以高成本大明星作號召力,一時來勢洶洶。這股史詩片熱的餘威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其間人們耳熟能詳的佳作有科波拉的《教父》和《現代啟示錄》。
八九十年代
而進入八九十年代後,史詩電影漸趨式微,佳作更是寥若晨星,人們記得住的恐怕是貝爾托魯齊的《末代皇帝》,黑澤明的《亂》,此外還有《與狼共舞》和《勇敢的心》,有趣的是執導這兩部影片的特斯特納和梅爾·吉普森分別是演而優則導修成的正果。而到了近幾年,拜電腦特效和CG之賜,斯科特的《角鬥士》因逼真地再現古羅馬昔日的輝煌,使史詩片進入一個新的境界,至少人們知道,以後拍史詩片再不必勞師動眾就可再現千軍萬馬的壯觀了。

史詩片實例

隨後出現的吸引全球目光的奇幻史詩片《指環王》,已叫人難以分辨究竟是影片本身還是特效帶來了那份震撼。3給史詩電影定義史詩電影雖然人人都看過,但對於其認定歷來都是爭議巨大的,自電影誕生以來,誰也沒有為史詩電影的標準下過嚴格的定義,抑或一個硬指標。這也造成史詩電影認識的困難和概念上的混亂。人們對一部電影具有了宏大的氣勢和格局,都喜歡冠上史詩字樣,例如戰爭史詩、平民史詩。
例如新近上映的《天地英雄》對於本片的屬性,就特別難以界定,有人說是武俠片,有人說是動作片,而該片的導演何平卻堅持認為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詩電影。
但是縱觀影壇上的經典影片,我們在認定一部史詩片時卻似乎沒有這樣的困難。例如《賓虛》、《阿拉伯的勞倫斯》、《斯巴達克斯》、《日瓦戈醫生》都毫無爭議地被一致公認為史詩電影中的佳作。即使一些有獨創性的影片,認定起來也無多少爭議。《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人類對於未來思考的史詩片,而非單純的科幻片;《巴頓將軍》是一部人和戰爭的史詩片,而非單純的人物傳記片。

電影特點

這就可見史詩電影並非無章可循,它還是一把有形或無形的標尺。首先它們必定有史的成份。但並不是說所有的歷史題材都能成為史詩電影,有人為此確立了一個時間概念,跨度一般不能少於10年,若能橫跨幾個時代就更好了。影片長度也不能太短,可以三五小時不等,但一般以二小時為宜。在這個長度里濃縮一個時代抑或幾個時代的歷史或事件,它可以“橫的移植”,也可“縱的移植”,可以展現人物群像,也可以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凸現單個人的命運。它必定是高投入的大製作。電影史上不少片廠往往將史詩電影作為“重磅炮彈”拋出,期望“一片救活一個片廠”。成功的例子便是《十誡》,當年投資1350萬美元,卻賺了近4300萬美元。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重磅炸彈”差點砸了自己飯碗的也大有人在,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63年拍攝的《埃及豔后》,投資為4400萬美元,票房僅得2600萬美元,使投資該片的福克斯公司賠了個稀里嘩啦,幾年都未緩過氣來。這就可見,史詩電影不是誰想拍就可拍的片種。
翻開奧斯卡的記錄,不難發現史詩電影也是小金人的寵兒,除了上面提及的大部分影片外,還有《亂世佳人》、《環遊地球80天》、《桂河大橋》、《甘地》、《巴頓將軍》等影片均榮膺過最佳影片的桂冠。若論獲得提名的影片,則更是不可勝數。這是可以理解的,動作片難登大雅之堂,文藝片也是愈來愈“小眾”,而史詩片則兼具大眾性和傳奇性,再說製作者也是沒有功勞還有苦勞,評審怎么也要投它一票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