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格拉克布拉克雜岩

托格拉克布拉克雜岩,地質學術語,朱誠順等1957年命名。命名地點位於庫魯克塔格地區辛格爾以南托格拉克布拉克一帶。

地層名稱:托格拉克布拉克雜岩

地層名稱(英文):Tuogelakbulak Complex
階代碼:Ar2 - Ar3

地區代碼:1

命名:

朱誠順等1957年命名。命名地點位於庫魯克塔格地區辛格爾以南托格拉克布拉克一帶。

沿革

1928年中瑞考察團在本區首次確認了前震旦紀地層的存在。1957年朱誠順等命名稱為托格拉克布拉克群。198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200 萬地質圖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質志》(1992)均將其置於古元古代。1990年新疆北部前寒武系及其含礦性研究隊和1993年高振家、陳晉鑣、陸松年等研究後認為,這套岩系中有各種層狀表殼岩,又有多期岩漿活動和混合岩化作用,使其層序紊亂。而且主體岩石為長英質片麻岩和混合岩類。這些片麻岩中究竟哪些是服從疊置定律的沉積或火山地層,哪些是片理化的古老岩體,難以區分,建議稱為托格雜岩,時代歸新太古代。托格拉克布拉克是少數民族的地名,不宜簡化,但雜岩可用,故改稱托格拉克布拉克雜岩。

特徵

雜岩下部由黑雲鈉長片麻岩、綠簾二雲鈉長片麻岩、陽起綠簾雲母鈉長片麻岩夾角閃片麻岩透鏡體以及混合片麻岩等組成,厚約800m。上部由黑雲鈉長變粒岩夾少量石英片岩、石榴黑雲片岩及鈉長片麻岩,普遍混合岩化,厚約200m。上部原岩主要為陸源碎屑的雜砂岩,下部為一套缺乏正常沉積岩的中酸性火山岩-雜砂岩建造。變質程度為低角閃岩相,大部已退變為綠片岩相。雜岩與其上的古元古代興地塔格群的橄欖大理岩之間為斷層接觸,下部未見底。它主要分布於托格拉克布拉克和其南興地斷裂附近,闊克蘇圖幅內也有零星分布。托格拉克布拉克雜岩中的鈉長片麻岩的Rb-Sr全岩等時線年齡為1757Ma,片麻狀花崗岩微量鋯石U-Pb一致線年齡為2071Ma,興地附近已獲得TTG質花崗岩單顆粒鋯石U-Pb法年齡為2582Ma。在尉犁縣花崗岩單顆粒鋯石U-Pb測年獲得2810Ma(屬繼承性鋯石)。該雜岩中角閃岩全岩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3260±129Ma(胡靄琴等,1993),說明在該雜岩之中存在更老的岩石體。

備考

編撰者: 沈其韓
作者1:朱誠順
年份1:1957
系名:太古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