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武口

打武口

打武口位於寧夏石嘴山市區北,打磑口是內蒙古河套及阿拉善地區進入寧夏平原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今天石嘴山市區,就以打武口稱之。

(圖)打武口打武口
打武口位於寧夏石嘴山市區北,打磑口是內蒙古河套及阿拉善地區進入寧夏平原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今天石嘴山市區,就以打武口稱之。打虎口建於明初,沿溝谷設關三道,到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以後,關口建築漸至頹圮。特別是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在舊北長城之內復筑北長城以後,打虎口便完全被廢棄了,成為新長城的前沿陣地。

歷史變革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所築的北長城,據載為齊之鸞任寧夏僉事時,向三邊總制王瓊建議修築的,當時他說:“寧夏鎮北境自黃河東百里、燧台十八,已廢不能守,如不儘早採取措施,寧夏不可能有長久的穩定局面,應該修復黃河東西的長城。”王瓊對齊之鸞的建議十分重視,他微服簡車親自到長城第一線勘踏,調查之後,上書朝廷,奏請修築寧夏北長城。修築工程於次年正月開工,參加修築施工的除駐守寧夏的部分部隊外,還有臨時抽調來的防秋部隊,共6500多人,全體將士奮戰7個月,才修好了由黃河西岸至賀蘭棗兒溝的17.5公里長城。這段長城修築的十分講究,長城城牆高厚各6.6米,城外又掘有城壕,深、寬各5米。城牆上還建有垛口,上可隱蔽士兵,下可射擊來敵。新建的北長城修好之後,寧夏防務有了很大的加強,但因為打虎口此時已屬長城之外,所以在明軍退守新長城不久,打虎口就為蒙古族兵所據了,這給長城防線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打虎口成了雙方拉鋸式爭奪的地方,戰火連年不斷,僅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至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被明廷稱作“打虎口大捷”的戰鬥就有兩次。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提出要修復打虎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楊守禮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時,親自率領寧夏鎮總兵官、都指揮等人,出長城到打}口進行了實地勘踏調查。據他們記載:當時由於長年山洪沖刷,無人修理,打虎口三道關城的城牆均已頹圮。楊守禮等人經過實地調查之後,向朝廷提出了“復邊關以固地方”的奏請。據載當時戍守長城的將士們,都受此議之鼓舞,而“歡躍待命”。但朝廷並未批准楊守禮等人的奏請。從此以後,打虎口便成了蒙古族兵任意出入賀蘭口東西之捷徑。

現狀

打虎口(大武口)一帶,雖然是一個十分富饒的地區,但歷史上由於受社會制度的限制,發展十分緩慢,直到解放前,這裡還是僅有數千人口的小鎮。解放後,這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1961年,國務院批准成立石嘴山市以來其發展更是突飛猛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