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介紹
在北京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里,完好地保存著在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出土的古人類——“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第一號、第二號、第三號標本。發現歷史
至1982年7月,在扎礦煤層上部地層中先後獲16個人頭骨化石及大量的人工製品、古生物化石,證明了在一萬多年以前,滿洲里地區曾是扎賚諾爾人生活和棲息的故鄉,是中華民族古老人類的搖籃之一。
“扎賚諾爾”,是“達賚諾爾”(達賚湖)的音轉,所謂“扎賚諾爾人”就是“達賚湖人”。從1927年開始,許多中外考古學家來到這裡進行考古挖掘。1933年,扎賚諾爾煤礦的副礦長顧振全於煤礦南坑獲人頭骨1件(後稱為第一號人頭骨),於1934年4月定名為“扎賚諾爾猿人”。鑑定為壯年女性,並認為是舊石器時代末期至中石器時代初期的人類化石,屬於形成中的蒙古人種。
至1982年7月,在扎礦煤層上部地層中先後獲16個人頭骨化石及大量的人工製品、古生物化石,證明了在一萬多年以前,滿洲里地區曾是扎賚諾爾人生活和棲息的故鄉,是中華民族古老人類的搖籃之一。
扎賚諾爾區(Dalai Nur District)簡稱扎區, 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轄區,由滿洲里市代管,西北靠滿洲里市區,轄5個街道、1個鎮,總面積...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扎賚諾爾人,發現於中國東北的晚期智人化石。
概述 簡介 與印第安人 體制形態 起源自1927年開始,在扎賚諾爾的地下發掘出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1933年,顧振權發現第一個人頭骨,日本古人類學家遠藤隆次把這個人頭骨定名為“扎賚諾爾...
百科名片扎賚諾爾國家礦山公園作為中國首批建設的28個國家礦山公園之一,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國家礦山公園在歷時2年多的施工建設後,2008年8月30日開始...
背景 景點中國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墓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木圖那雅河東岸的坡地上。1959年發現 300餘座,1960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發掘了其中的3...
簡介 其他建制沿革公元前209年,為左賢王庭轄地。至隋唐,先後為鮮卑拓跋部、室韋等部落駐地。遼金時期,分別由東北路招討司和烏古敵烈統軍司轄...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經濟 社會命名黑龍江一水文隊,1976年命名。特徵與本組同期異相的沖積層,見於呼倫湖北緣及海拉爾河高漫灘中,岩性為黃色細砂、亞粘土、亞砂土,含哺乳動物化石。在扎賚諾爾露天礦,該組中產有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及大量舊石器。沉積相屬...
命名 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