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掘
1985年10月13日13時許,一段古人類下頜骨化石在此出土。這段化石包括一段左側下牙床和一個上內側門齒,牙床上帶有兩顆臼齒。研究顯示,化石的時代超出了周口店北京人和印度尼西亞桑吉根標本下限而接近東非上新世——更新世人的下限,同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在同一進化水平上。1997年,考古隊在第二次發掘中又發現了距今200萬年的“有清楚的人工打擊痕跡”的石器,不僅證明三峽地區曾經經歷了連續2000年的火山爆發,而且發現了140萬年——200萬年前的蝴蝶猿人和智人化石。
自20世紀50年代在東非大量出土距今200—400萬年前屬於早期人類的化石後,非洲已被普遍認為是人類起源的首選地。更多的西方學者也認定中國不可能是人類起源地。
龍骨坡的考古發現,迅速在世界考古界引起轟動。
出土文物
1984年,在一位鄉村醫生的指點下,黃萬波教授帶領的考古隊於發現了龍骨坡,並在此採集到了120餘種脊椎動物化石,其中包括劍齒虎、桑氏鬣狗、大靈貓、乳齒象、爪蹄獸、巨羊和小種大熊貓等20餘種絕滅動物的化石。這表明此地曾經生活著一個非常古老的動物群,年代至少超過100萬年。龍骨坡也因此成為目前中國第四紀化石種類最多的地點。世界考古界極為關注的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遺址,第三次發掘又有了重大突破。黃萬波教授帶隊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和古人類研究所(簡稱“雙古所”)考古隊,分別在第三和第五水平層發現了堆積的動物化石,以及有可能是人類使用過的石器化石。
質疑求證
龍骨坡古猿人遺址占地約700平方米,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內外一些學者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巫山人的年代是否可靠;二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發掘出土的石器太少,不足以支撐長江流域可能是人類起源地的結論。
對於第一個質疑,中國專家運用不同的檢測方法,都證明巫山人化石距今約204萬年。對巫山人年代一直持懷疑態度的美國依阿華大學人類學系石漢教授,與另外4位境外學者於1992年夏親自到遺址現場採樣,測定結果也證明了上述結論。
1984年至1985年的考古,只發現了兩塊石器。“為什麼一個遺址只有兩塊石器?”這是國內外專家關注的焦點。黃萬波教授解釋說,以前主要是想尋找化石和大的石器,忽略了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研究,所以發掘方法比較粗糙。1997年至1998年,黃萬波教授帶著考古隊再次來到這裡,並找到了20多塊較大的石器。
“但這還不能說明問題,作為人類生存的環境,應該有人活動的痕跡,比如說打造石器時留下的碎石片等。”黃萬波說。來此進行第三次發掘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這些痕跡。
“巫山人”是不是人類始祖
“我們這次發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明確的地層單元中找到更多的石器,從質和量兩個方面說明龍骨坡文化的性質。”考古隊隊長侯嚴梅博士說。從動物化石大面積堆積的形狀和一些被破碎過的痕跡分析,當時這些動物都是被獵殺,並被搬運過。黃萬波教授又從變質石灰石中找到了20多塊較大的舊石器。這些石器,都有被磨損和使用過的痕跡。考古專家們稱,這些發現,極有可能證明三峽地區是地球上早期人類的發源地之一。
黃萬波教授是國際第四紀委員會亞太地區地層分會委員。他說,龍骨坡遺址所以能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強烈關注,是因為它具有四個方面的價值:第一,地層保存完好且層次清楚,其中有三個地質單元可以作為華南更新世早期的標準剖面進行比較研究;第二,遺址中發現的動物群有120種,其中哺乳動物化石116種,是目前中國第四紀化石地點中化石種類最多的一個點,而且絕大多數動物如乳齒象、爪蹄獸、劍齒虎等早已滅絕;第三,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系和美國、加拿大等國專家測定,龍骨坡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至248萬年;第四,靈長類化石種類繁多,有人類化石、巨猿化石、狒狒化石和獼猴化石等。在中國境內,同一地質環境之中發現如此眾多的靈長類化石是很少見的。
法國舊石器考古專家博伊達教授十分看好龍骨坡遺址的前景。他認為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將證明,這是東亞最早的古人類遺址。
不管未來如何,巫山人化石的出土,已經填補了我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龍骨坡遺址,已經顯現了其在人類起源和長江及三峽河谷發育史研究上極高的科學價值。
保護規劃
據了解,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建工學院等及重慶市的有關專家通過了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巫山龍骨坡古遺址保護的規劃評審。同時,專家們就進一步開展文物價值評估、補充調整前的保護範圍現狀圖和重新劃定的依據等方面提出了11條建議。龍骨坡古猿人遺址位於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占地約700平方米。1986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黃萬波教授在巫山龍骨坡發掘到一枚距今約204萬年的“巫山人”化石,此後又陸續發現了人類化石、巨猿化石等靈長類化石和100多種動物化石,是目前中國第四紀化石地點中化石種類最多的地點。經專家測定,龍骨坡遺址距今180萬年至248萬年,這一遺址動搖了國外考古界堅持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的說法,也證實了中國最早的人類生活在三峽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