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鞠歷史發展
飛鳥時代:據傳皇極天皇(642~645)(女帝)時期(相當於中國唐朝),蹴鞠從中國傳入日本。
平安時代:(794-1192)以京都公家階級為中心,作為其中一個朝議,以公家階級的遊戲而流行,《源氏物語》和當時的公家日記亦有相關描寫。
平安時代:
〇終於,和用腳踢的蹴鞠一起,用手玩得手毬也誕生了
〇最初的手毬是在手上拋接式的,即是將手毬拋高,以不讓其跌落地的方式玩耍;
〇將手毬視為雜技,名為“品玉遣(珠玉)”的賣藝人出現了。品玉遣的出現使得其向一般人普及;
平安時代:清少納言的《枕草子》里也出現了“鞠”作為遊樂玩物的記載。當時是只限用於貴族之間。
平安時代:蹴鞠是2張光滑且具彈力的鹿皮,縫合起來的東西,玩法是按順序傳踢,還伴有複雜的禮儀、裝束等——出自《日本遊戲史》
平安時代:手鞠作為“毬”的一種,開始成為貴族女性的玩具;
平安時代:“毬”成為平安時代新年的季語;
平安時代:當時的“毬”是以線纏繞製作而成;
鎌倉時代:鎌倉時代(1185-1333)的歷史書里記載,正月二日是公家貴族參加舉辦“手鞠之會”的日子;
鎌倉時代:後深草天皇(1246-1259)8歲左右的記敘里,“於日常生活中被賜予彈石子、貝殼拼湊、手毬、漢字拼字等遊戲”,《僧鏡》(內野之雪)記載,手毬可讓女孩子們座著一起玩耍。
室町時代:(1338-1573)高貴的女性間以絹絲卷制的手鞠開始流傳;
江戶時代初期:不再是只是用線卷制,將穀殼以及沙等做填充芯使得能發聲,還有將鋸屑包起使得其有彈跳力的比較接近現代的手鞠出現了;
江戶時代:最初以在手上拋接為玩法,以木棉線卷制使得更有彈力,可以在地面拍打玩的手鞠迎來全盛期;
江戶時代中期:隨著木棉花種植普及,木棉線更容易入手,一般人也開始廣泛製作手鞠的全盛期也來了。
江戶時代中期:貞享年間(1684-1688)著寫的《擁州府志》記載,婦人女孩在室內外玩著以棉線卷制具有彈力的球。
江戶時代中期:有這樣的記錄留了下來——越後國出身的良寬和尚說,“孩子純真的心正是致誠的佛心,因此喜歡和小孩玩,常和他們玩捉迷藏、手毬,懷裡也常放著手毬”;
江戶時代中期:16世紀末左右,將棉花作為手鞠的填充芯,使得球體彈性更高,再以美麗的線用幾何學的方式卷制而成;
江戶時代中期:安政年間(1772-1781),作為女孩的玩具,和追羽根(日本傳統玩具之一,類似羽毛球的東西,拍子是木板)一起成為女兒正月的遊戲玩具流行起來;
江戶時代中期以後:特別流行的被稱為“鞠場”的遊戲場所登場了。
(“手鞠的歷史發展”Rita提供,G翻譯)
風俗習慣
日本在元旦新年的時候,有父母贈送手鞠給孩子的傳統。
手球(手毬)又名(手まり),是一種線球,手鞠最初是小孩玩的,現代已經變成一種藝術,就是在球的表面彩繪。日本的婦女與女孩會在室內與室外遊玩手鞠,在室內玩的時候、有時會跪下身子。手鞠在日本江戶時代中期以後流行,尤其是在元旦當天、日本人特別喜好遊玩手鞠。
由於明治時代中期以後,橡膠變的廉價,一種彈性好的橡皮球(日語:ゴムまり)在日本被視為玩具開始普及,被以用手在地面拍打或丟到空中等方式遊玩。屬於女孩子的玩具,在江戶到明治時期,是元旦時期遊玩的玩具,現時則是一整年都有人玩。
手鞠的製作
素球
素球的內芯選擇有很多,在日本最早的時候,手鞠是宮廷貴女們的玩具,使用的材料就是製作和服剩下的碎布料,後來漸漸的有使用稻殼等其它材料。在現代,可以選擇的範圍就更多了,例如彈力棉、保麗龍球、羊毛、甚至一些環保材料都可以做手鞠的素球內芯,再用細線或者縫紉線纏繞成圓即可。
分球
手鞠的分球有好多種,在基本的4個基礎分球內可以延伸出千變萬化的多面體分球出來,而這些分球只是手鞠製作的“構圖”,根據這些分割線再進行花紋縫製才是完成手鞠的製作
工具材料
製作手鞠需要用的工具有:珠針、軟尺(紙條)、繡線、繡針、剪刀、計算器(計算公式)
教程
國內現有中文版本的手鞠書有《美輪美奐手鞠球 》《贊岐手鞠製作教程 》《寶石般迷人的手鞠飾品》《小巧玲瓏的手鞠雜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