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部急性化膿性感染

手足部急性化膿性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手足部微小傷口,並在其內生長繁殖或產生毒素,引發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情嚴重時,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病殘,甚至影響手部、足部的功能。

病因

手足部急性化膿性感染主要是由於手、足部微小傷口未及時處理,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

臨床表現

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因侵襲的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也有相應變化。
1.甲溝炎
表現為一側甲溝皮下紅腫、疼痛,一般無全身症狀。晚期甲下形成膿腫,紅腫區內有波動感,出現白點,但不易破潰出膿。感染加重時,常有疼痛加劇或發熱等全身症狀。感染可向深層蔓延而形成指(趾)頭炎。
2.膿性指(趾)頭炎
指(趾)部組織結構緻密,感染後組織內張力很高,神經末梢受壓,疼痛劇烈。表現為局部紅腫、搏動性疼痛,徹夜難眠,可有全身性炎症感染的症狀如高熱。
3.急性化膿性腱鞘炎、滑囊炎、掌深部間隙感染
手部、足部的腱鞘、滑囊與筋膜間隙相互溝通,發生感染後常可蔓延全手或全足,甚至累及前臂或小腿。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觸痛、患肢活動受限以及膿腫形成,及全身有炎症感染的症狀如發熱。
4.骨髓炎
感染在指(趾)末節直接延及指(趾)骨,形成骨髓炎,表現為指(趾)的紅、腫、熱、痛,傷口久治不愈,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5.其他
由於掌面組織較緻密,手背部和腳背部皮下組織疏鬆,淋巴引流大部分從掌部到背部,因此掌面感染時,手背部、腳背部常明顯腫脹。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穿刺
病變部位穿刺有膿液。

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局部紅腫、疼痛、觸痛、活動受限及膿腫形成。結合檢查結果,一般不難診斷。

治療

1.局部治療
及早切開,保持引流通暢,有的需要把病灶切除;患肢制動或外固定。
2.全身治療
(1)全身抗生素治療,輔以局部濕熱敷、理療等。
(2)症狀重的患者及並發全身膿毒血症者,給予廣譜抗生素聯合用藥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