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多汗

手腳多汗

手腳多汗,醫學上稱做為“局限性多汗症”,多發生在情緒波動幅度較大的青壯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療,一般採用維生素B1、谷維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適當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魯本辛等抗乙醯膽鹼藥。但是,安定和抗乙醯膽鹼藥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故臨床上多配合中醫治療。

簡介

正常的手腳出汗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我們重點介紹的,是手腳出汗過多的情況。手腳多汗,主要表現為手掌,足底多汗。輕度患者僅表現為手掌濕潤,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見汗珠。出汗時多伴有手掌冰冷,僅少數患者出汗時手指能保持溫暖。因手部皮膚常處於潮濕、浸泡狀態,手掌蛻皮明顯,常伴有皮炎。冬季時因肢端濕冷可導致凍瘡,皮膚潰爛等症狀。患者往往自兒童或少年時起出現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手部多汗容易影響手操作的靈活性,干擾手工操作,患者因避免與別人握手而影響人際交往,並產生躲避,焦慮的心態。

成因

手腳多汗手腳多汗

手腳出汗量正常,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但如果手腳出汗過多,那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手腳多汗又稱“手腳多汗症”或者“手足多汗症”。 汗腺的分泌是經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經過度緊張,例如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還可由於交感神經損傷或異常的反應,乙酸膽鹼分泌增多,導致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液。

而中醫認為,手腳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

臨床

手腳多汗手腳多汗

手足多汗症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但往往造成學習,工作或社交的困擾而就醫治療。患者手掌大多時候都是濕嗒嗒的,而長期潮濕的手部常會造成容易脫皮,更是有礙外觀。學齡中的青少常因大量手汗將考卷弄濕而影響考試,經常是試卷未寫就已經濕了。青少年不敢與人牽手,連握手都成問題。嚴重時手掌甚至會出 現濕疹皮膚炎的症狀。成年後,也造成他們在工作上與社交活動上的不便。 多汗症的病人常合併足汗的現象,而患者所流出的汗液通常沒有異味,情況有異於狐臭病患者。而狐臭(腋下多汗異味症)患者,則與遺傳體質較有關,主要是腋下皮脂腺發達,發病率比手汗症高,造成的困擾也比較普遍。比如衣服總有洗不去的黃漬,也不敢穿著無袖上衣,最重要的是在與人接近時,多了莫名的心理負擔與畏懼。

多汗症患者無論炎夏酷暑,還是天寒地凍,手掌、足底及腋下總是多汗、濕冷,有時還呈滴珠狀出汗,情緒緊張時更為嚴重。常常在寫字時把紙張弄濕,打字時把鍵盤滴濕,更不敢與別人握手。手足多汗症患者在人多的場合、在開會做報告的時候、在遇見陌生人、在遇見熟人領導時、在緊張激動時、在運動時、在遇見異性時、在談論敏感話題時、有時莫明奇妙地也會出現滿頭大汗,掌心流汗等。

危害

手腳多汗手腳多汗

多汗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兩種。全身性多汗者皮膚表面常是濕潤的,而且有陣發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見於手掌、足跖、腋下、其次為鼻尖、前額、陰部等,多在青少年時發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環功能障礙,如手足皮膚濕冷、青紫或蒼白、易生凍瘡等。足部多汗由於汗液蒸發不暢,致足底表皮浸漬發白,常伴足臭。腋窩部及陰部多汗時,由於該部皮膚薄嫩,經常潮濕摩擦,易發生擦爛紅斑,伴發毛囊炎、癤等。

在冬季,‘汗腳’失去熱量的速度比‘旱腳’快25倍,容易遭受凍傷。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體會自動關閉淺層皮膚的循環系統,造成對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則意味著足部周圍的皮膚組織發生壞死,從而造成足部開裂。

手腳汗太多可能嚴重影響到學習、社交、工作而造成莫大的困擾。多汗症可以從小(6歲左右)就發生,到了青春期更為明顯,其中最困擾患者的是手掌、腋下、腳掌的多汗。年輕人情緒較不易控制,易緊張、不安、害羞、害怕等,使出汗更為厲害,心情愈焦急,出汗就愈多,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這樣有可能造成患者性格孤僻、內向、不善與人交往、社交場合缺乏信心,甚至自卑,也會影響學習、求職。

治療

要根治手腳汗,先要找清病因,先判斷是否為病理性多汗。病理性多汗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患結核病、佝僂病、部分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及精神障礙等系統性疾病患者會發生繼發性手汗症。不過,病理性多汗除了出汗多之外,還會伴有其他症狀。

排除病理性疾病,目前根治手腳汗最為有效的方法,主要是本草中藥調理以及手術治療,其他方法如電離療法、止汗露等只能暫時抑制多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手腳汗。目前的手術方法已經改用胸腔鏡下胸交感神經切除治療,儘管見效快但患者術後往往出現代償性多汗後遺症,所以在迫不得已情況,優先考慮本草調理更為妥帖。中醫認為,手腳多汗與身體素質、內分泌、臟腑功能失調都有一定關係,一般表現為先天不足(表現為從小手腳多汗)或後天失養(之前沒有汗,近年才有汗)導致,患者沒有疾病基礎,對於這樣情況,平時注意要戒絕菸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中醫對於脾胃濕熱的汗症,可以選用三仁湯,參茯白朮散,建議多食山藥、薏米、白朮等。從中醫角度講汗是津液的代謝產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過多會耗氣,也會傷及津液而損於心血,雖沒有表現出影響健康方面的病症,但也不應忽視。

手腳多汗手腳多汗

一、手腳多汗,醫學上稱做"局限性多汗症",可適當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魯本辛等抗乙醯膽鹼藥。但是,安定和抗乙醯膽鹼等藥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故臨床上多配合中醫治療。

二、中醫認為,手腳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可分以下虛、實兩種類型:

1. 脾胃虛弱者。脾胃有運水化濕的功能,此項功能一弱,濕熱便會鬱積在體內。濕熱下趨,從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尤以雙腳出汗更為常見,占到70%~80%。對於脾胃虛弱者,建議平時可用苦瓜、薏米、山藥、紅棗、蓮子等有健脾作用的食材熬粥服用。另外還要加強鍛鍊,中醫認為運動能補陽氣,改變體虛。

2.脾胃實症者。多因飲酒過多及過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暢、小便黃濁、舌苔厚膩等症狀。 建議少飲酒,儘量不要吃辛辣食物。

三、還有一種就是手術治療外科手術治療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位在於胸椎的第二及第三節,也就是大約位於乳頭連線,再高一點的背部脊椎的兩側,只要將這兩節的交感神經切斷,就可以達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儘管手術治療手汗確實效果顯著,手汗停止後,往往都會發代償性出汗。代償性出汗是指手術後上半身(乳頭以上)的汗幾乎停止,而下半身卻常常濕答答。除了特別冷的天氣外,代償性出汗持續存在,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相反有可能更多。這是手術後最不能忍受的後遺症之一。

預防

手腳多汗手腳多汗

1、保持手足清潔乾燥。

2、用5%的明礬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樹、桉樹葉煎水浸洗。

3、中藥熏洗的方法:用蒼朮、苦參、黃柏、地膚子、白鮮皮、石膏、川母、白芷、艾葉、甘草等中藥熬成藥汁,先用熱氣熏蒸雙腳10分鐘左右,再泡洗20分鐘左右,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預防大量出汗。

4、穿透氣性較好的寬鬆鞋襪,有助汗液的蒸發,避免引起腳氣、皮炎等皮膚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