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改號軟體

手機改號軟體

手機改號軟體是任意顯示號碼,可以模擬別人號碼,盜用別人號碼,打電話顯示任何號碼,任意設定號,可隨意讓你電話顯示任何號碼,任意顯示號碼是指比如手機號碼是138566**688,而打給別人而對方的手機顯示為13888888888,或者010-88888888,隨便都可以,打出電話顯示任意號碼,也可以設定自己想要的號碼。

基本信息

簡介

手機改號軟體(來電任意顯):可以模擬別人號碼,變號器,打電話顯示任何號碼,無需換卡可在對方手機上顯示要顯示的任意靚號,不受別人控制,明明你在昆明,而與朋友聊天的時倿你朋友的電話上顯示你在玉溪廣州上海、天津、武漢、蘭州以至香港,明明你在跟朋友玩,而你打電話給你家裡,讓家人以為你在外地出差,明明你不是劉德華,而你總是用劉德華的電話號在打電話,明明你現在在內地,而你可以在你朋友面前說你在香港。 溫馨提醒:此產品可以作為娛樂之用!謹防有個別人利用此產品作為非正當使用!

功能

1、只要輸入對方的手機號碼,對方在通話的時候會有鈴聲提示,你可以接聽,對方是沒有任何查覺的;如果你不能接聽,機器會自動錄音,把對方通話錄下來,你有時間的時候可以播放;
2、不限距離,全球範圍內可以竊聽到任何無線電話;
3、號碼隨意更改,可同時竊聽6路通信設備;
4、簡訊攔截1000條,可以刪除;
5、帶衛星定系統.全國地圖免費下載;
6、中國聯通、移動、CDMA小靈通都可以竊聽;(無線信號)
7、超清楚錄音。對方通話時,你所聽到的聲音非常清楚;
9、三維地圖免費升級,全國最新上市;(可定位對方在那個城市的那一條路的多少號.大部分城市都可以定位在那棟大樓的立體地圖. 國內最先進的全球定位系統.)
10、對方不在通話時可以聽到他周圍的聲音。

價格

“號碼任意顯”軟體分為電腦版和手機版,一般價格分別為180元和580元、680元。電腦版是通過軟體直接設定對方顯示的呼叫號碼,在網上用電腦用耳麥可與對方任何手機、固話、小靈通通話;而手機版則是修改手機號碼設定,綁定一個手機號,通過系統的語音提示,來設定對方顯示的呼叫號碼。

危害

用搜尋引擎在網際網路上檢索“號碼任意顯”後,立即看到數百條可以提供這一軟體的網頁。進入網頁後,記者選擇了一家名為“鼎新信息科技”的銷售網站,網站服務人員明確表示,“號碼任意顯”的功能在於:在撥打有來電顯示功能的手機或座機時,對方機器上將顯示你事先設定好的號碼。

記者隨即提供了隨身攜帶的兩個手機和指定的電話號碼,不到兩分鐘,兩台手機均收到了顯示指定號碼的來電。

記者問:“移動、聯通、電信、網通、水電煤氣等專用的號碼能夠設定嗎?”

“除了110、119等緊急呼叫號碼,我們什麼號碼都能設。”對方在電話里告訴記者。不過,這位服務人員強調,如果因為設定這些號碼,手機被通信運營商查封,網站將不負任何責任。

專家揭秘

手機改號手機改號
“來電任意顯只是小菜一碟,‘臥底’軟體能將通話、簡訊一覽無遺。”常年從事IT技術研究開發的專業人士王炎說。

在王炎的指點下,記者通過搜尋引擎發現的手機竊聽器軟體數量巨大,在BT和迅雷上搜尋“臥底軟體”後,發現數百頁聲稱能夠提供此類軟體的網址。最初此類軟體售價高達6800元。如今,價格已經下降到4000元左右。

“臥底”軟體不僅可以監聽到機主的談話,竊取所有的短訊息,還可以竊取該手機周圍環境的有關信息。購買該軟體的人,只要登錄指定的網站就能看到所竊取的電話使用記錄,包括全部接聽和撥打的電話及其電話號碼、通話時間、持續時間、聯繫人姓名,所有簡訊也能詳細地顯示其內容、收發時間、對方電話號碼及姓名,在網上可以查詢並免費下載試用版。

記者進行深入採訪時發現,竊聽軟體價格視其功能而定,一部能夠監聽8部手機、攔截2000多條簡訊的手機竊聽器售價高達7800元,最便宜的也要1000多元。通常情況下,監聽、攔截的能力越強,售價也就越高。

王炎說:“與號碼任意顯相比,這種軟體更類似於一種間諜專用器材。”

多部門聲稱“不清楚” 監管“真空”誰來填補

記者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撥打所在地中國移動、聯通、鐵通等公司的服務熱線,得到的回答基本上是:這一情況我們不太清楚,我們尚未接到類似情況的舉報,您反映的情況我們將會向上級反映。

當記者問怎樣才能避免手機遭遇竊聽時,得到的回答是:“如果發現被竊聽可以直接向公安部門報案。”

IT行業人士陳紅駱告訴記者,此類軟體從根本上看屬於典型的IP軟體,即手機撥打對方電話肯定會進入一個伺服器,通過IP電話運營商設定的非法網關,再經過非法網關把號碼傳送給對方。不過,對於這種手機軟體如何監管的問題,目前有關部門和移動、電信運營企業均沒有明確表示。

研究網際網路監管問題的專家、廣西金虹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吉昆峰認為,類似手機軟體在網際網路上泛濫的情況表明,手機軟體的監管方式和法律規定已經滯後。

吉昆峰介紹,新加坡從網際網路準入、渠道管理和法制建設三方面著手淨化網路空間,三大電信服務供應商有禁止特定網站的義務,並嚴格規定運營商必須承擔防止用戶信息泄漏的責任。若供應商不能履行義務,將會被罰款或被暫時吊銷營業執照。

吉昆峰強調,按照電信方面法律法規,網際網路運營商和通信服務企業,完全有義務承擔監管責任。一旦消費者發現因此類事件造成損失的情況,完全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追究運營商及相關服務機構的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