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燈彩是我國歷史悠久、流行甚廣的民間藝術。每當逢年過節,人們隨處可見張燈結彩、燈火輝映、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玩燈舞獅的熱鬧場面。一般舞獅是兩個人舞,而流傳在金谿縣琅琚鎮楓山城上村的“手搖獅”卻是一個人舞,動作簡單易跳,乾脆利落,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獨有的,因此被稱譽為“華夏一絕”、“獅人舞蹈”。每逢正月初一至元宵,金溪一帶地方都要表演手搖獅,它的造型美觀,色彩鮮艷,加上鎖吶和打擊樂的伴奏,洋溢著熱烈而歡快的樂觀情緒,給人以喜慶、吉祥之感,是金溪民眾喜聞樂見的主要民間舞蹈之一。內容
一百多年來,手搖獅經過當地勞動人民反覆加工,曾經擁有108套表演形式。它凝聚著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可惜大部分已經失傳了。過去每逢正月初一至元宵,金溪一帶地方都要表演手搖獅,加上嗩吶和打擊樂的伴奏,洋溢著熱烈而歡快的情緒。民眾圍觀,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手搖獅製作精巧。五彩繽紛的獅身,能屈能伸的靈巧結構,本身就是一種精美的手工藝品。表演時,一人舞球,一人舞青獅,一人舞黃獅。舞球者要翻騰跌扑;舞獅者,以下蹲步表現獅子的行進,蹲跳步表現獅子的縱跳,跪步表現獅子的靜止,下蹲弓箭步表現獅子的俯伏和起跳;用“竄毛”表現獅子翻斗;用“搶背”表現獅子打滾;同時,用手腕的力量,不停地搖動小獅來表現其“舐毛”、“搔癢”、“撲球”、“叼球”等各種動作。小獅的喜怒情緒也靠毛上的功夫表達出來。玩手搖獅有一定的難度,它要求手腳配合,上下身協調。因此,演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功。當地民眾把學舞手搖獅當做是武術練習和體育鍛鍊,他們常常手執板凳,赤膊苦練,即使是寒冬臘月,也會汗流浹背。
歷史傳承
世代相傳的金溪手搖獅已有數百年歷史,據傳,胡氏從本邑伯林胡家遷入金谿縣楓山埠東南三公里的小山包下,後稱為城上胡家,迄今已經二十七代。手搖獅子舞在這裡代代相傳,又稱為胡家手搖獅。它是城上村勞動人民在練武強身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精湛民間藝術,其表現形式與其它獅子舞的表演形式不同,舞獅子通常是兩個人舞獅,而手搖獅卻是一人蹲步表演,不表現那種威武雄壯的氣魄,而是以其小巧玲瓏的結構、活潑俏皮的表演,配合民間吹打樂曲,形成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表演時動靜結合,剛柔相濟
,且不乏俏皮,只只雄獅栩栩如生,令人賞心悅目,深受民眾喜愛。民間傳說的手搖獅擁有108套表演形式,可惜由於後繼無人現在已大部分失傳。
價值
從解放到現在,手搖獅都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在上世紀50年代,經過民間藝人和老一輩專業文藝工作者密切配合,挖掘整理,手搖獅參加過全省一、二屆民間藝術匯演,均獲得過獎勵。從1982年到1993年連續11年的整理工作,經過文藝工作者的努力,手搖獅終於被選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一書。1987年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將手搖獅攝入對外宣傳的《江南索秘》影片裡,進行國際民間藝術交流。2005年6月,借參加中國江西(南昌)國際儺文化藝術周這個平台,金谿縣重新組建了手搖獅表演隊,對手搖獅進行全面整理和創新,獲得國內外許多觀眾的高度稱讚和好
保護
如今胡家村胡家村的年輕一代逐漸淡忘了這門古老的藝術,但金谿縣積極採取措施拯救漸漸衰落的“手搖獅”,已將20多種套路結集成冊,並培養了大量舞獅、扎獅人員,使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這一藝術形式重放異彩。手搖獅從民間藝人表演走向了專業的文藝工作者表演,從曬穀場上走到了霓虹閃爍的舞台,走向了世界。現在的金溪手搖獅,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少加工和提煉:在扎制手搖獅上,原來是用五彩花紙做獅子鬃毛,現在是用各種顏色的毛線,經久耐用,不易破爛掉脫。現在的手搖獅要比原來的要大一些;原來一人舞球改為三人舞球(一人舞單球,兩人舞雙球);原來兩隻大獅子,現在增至六隻獅子(兩隻大獅,四隻小獅子,其顏色為三隻黃色,二隻綠色,一隻紅色),相互穿插,行走自如。在內容上亦有增刪,增加了一些高難度動作;伴奏音樂現在更加豐富完整,樂曲多與合奏為主,採用不同的鑼鼓配合不同的曲牌靈活進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