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禿頭蛛

扁禿頭蛛

扁禿頭蛛,學名是Anepsion depressum,屬中國特有,多分布在海南、台灣 、緬甸、蘇門答臘等地。

基本內容

學名: Anepsion depressum (Thorell,1877)
中文名:扁禿頭蛛
中文拼音: BiǎnTūTóuZhū
分類等級: 種
概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是
異名信息:Paraplectana depressa ,Thorell,1877
Anepsia depressa,Simon,1895
Anepsion depressum,Chrysanthus,1961

形態描述

雌蛛體長4.00。頭胸部長1.90,寬1.60;腹部長3.40,寬3.20。前眼列近於平直,後眼列稍後凹。前、後中眼間距小於同列中側眼間距。中眼區和側眼周圍黑色。中眼區前邊等於後邊(0.28:0.28),長稍大於寬(0.30:0.28)。前中眼等於後中眼大於後側眼大於前側眼(0.12:0.12:0.08:0.05)。背甲米黃色,頭部隆起,圓形,自後中眼至中窩處有一對平行的淺褐色縱紋。胸甲前端中間黑色,兩側緣及
扁禿頭蛛
後端桔黃色。螯肢短粗,黃色,但端部呈淺褐色;前齒堤外側面有兩排短粗的黑色硬剛毛。前齒堤5齒,第4齒最大,該齒恰與後齒堤的第5齒相對;後齒堤5齒,以第5齒最大。下唇、顎葉均呈黑色。各步足的基節黃色,腿節黑褐色,余各節為黃褐色。第Ⅰ、Ⅱ步足多強刺,第Ⅲ、Ⅳ步足刺弱而少。足式為:4,1,2,3。腹部近圓形,扁平。背面淺桔紅色,前端1/3處的背中央有一黃色大圓斑,該斑正中央有一淺桔紅色斑點;大圓斑之後有兩對小形黃色斑,其內各有肌痕一個。腹部兩側近邊緣有11個黃色小形黃斑,每個黃斑內均有一橢圓形淺桔紅色斑紋。腹部腹面黃色,近側緣黑色,其內相間排列11個肌痕,每個肌痕都與背面近側緣的斑紋相連。紡器及紡器的周圍黑色,紡器的前面及後面各有一黑色斑。外雌器的垂體三角形。

地理分布

國外

緬甸、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國內

海南(通什)、台灣

生活習性

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區,築圓型網,棲息草叢或陰暗的樹林,網很大,曾見橫跨一公尺寬的樹幹間築網,隱密性高不容易發現。本屬台灣生物網記錄一種為蛇紋蛛AnepsionroeweriChrysanthus,1961與Anepsiondepressium同種異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