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
作為已經塵封的歷史,英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世人皆知,數以萬計的自耕農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被迫流落街頭。雖然這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勞動民眾付出的代價卻是異常慘重的。應該看到,這發生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之前的時代,換句話說,這發生在權力獨大法律缺失的時代,自然而然,擁有行政或是經濟的各種勢力,就可以運用手中的資源肆意妄為。
中國現時代的社會,似乎也面臨這種類似的情況,當然具體的情況那肯定是不盡相同,但本質上有相通之處。過去的英國圈地是為了養羊發展紡織業,現在中國這裡不應該稱之為圈地,他並非是說要無償占有你的土地,而是對土地的補償不成比例,不合情理,通常在這種協商不果的情況下,他就要動用強力手段來拆除占領你的房子和土地。這幾年都聽慣了這個名詞——“強拆”。占領你的家園和土地,大部分的情況下是為了開發房產,不妨稱這種現象為“房吃人”。
《南方都市報》又報導了近期的一起強拆事件,10月8日,廣西北海白虎頭村主任許坤的家被強拆。自2008年當選為村主任並通過網上發帖等形式帶領村民維權,這個被稱為“發帖最多村主任”的北海村官維權節節敗退,2010年的5月14日晚,公安以查有無登記身份證為由,將正在酒店的許坤帶到公安局,一個月後即宣布許坤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批捕。
媒體走訪得知,當地是為了搞旅遊開發,要整個拆除搬遷一個村莊,但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是村民們並不認可當地政府的拆遷安置辦法,在拆遷動員之前,既沒有召開村民大會,也沒有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換句話說,這又是在協商不果的情況下,動用了各種各樣的強力手段。
因為拆遷而死人的事情屢屢發生,江西的那個縣級領導也剛剛被免職,但這並不能阻止住強拆的不斷發生,這其中的本質的原因,真的有點讓人難以捉摸。
這幾年經濟不斷攀升,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這兩者之間,越發的被人覺得,是一種正比例的關係,換句話說,只有維持房價的高運作,經濟數值才不會下滑。作為房奴的大眾,雖然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卻支撐著經濟數值的不下滑,政府可能覺得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支撐著這個行業的暴利,那更是不捨得讓它下去。
對房地產商而言,利益自然是第一的,而要實現利益,必須得通過政府這隻手來操控。而對於各級的地方政府,由於發展經濟是第一位,而且每年的考核又是以經濟發展的數據的大小來衡量,如何實現數據的最大化,在土地和房子上做文章無疑是最便捷有效的辦法。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找到了契合點,彼此心照不宣配合的是相當默契,由此各地才不斷上演著保護家園和土地的悲壯事件。
那么,這一切他們又是通過什麼樣的基礎來作為支撐呢?換句話說,如果是在西方社會,即便是想要這么做,各種各樣的法律法規,都是阻擋的門檻。這中間有一個細節,就是在強拆前,村主任許坤請有關政府官員出示強拆的手續,而他們卻說第一沒有,第二不用。我們可以看到,行政,又一次高傲的站在了法律法規之上。而正是以這一點作為基礎,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才一次又一次為所欲為。
雖然一再強調要依法治國,但不得不承認還僅僅停留在口頭之上,行政,依然是老大,依然是一切說了算。作為當地政府,拆遷的時候竟然連手續都拿不出來,這明顯是違規操作,但是當地的法院卻接連判村民敗訴,這絕對是行政干預司法的結果。而且到最後,作為維權的村主任近乎是被捏造罪名拘捕,更是把行政的無法無天演繹的淋漓盡致。行政權力操縱在什麼人的手中這並不重要,因為即便是行為再高尚的人,手中一旦握有不被制約的權力,也會被這匹脫韁的野馬甩得暈頭轉向。試想具有強制效力的司法都被行政踩在腳下甚至成為它的傀儡,那么輿論監督,也就更是一句空話了。
利益是導致各地強拆風波的動機,而行政的肆無忌憚和無所約束,則是這一切的基礎。既得利益者手中握有行政和經濟等一切有效的資源,作為普通民眾似乎只有挨整的份兒。司法獨立和制約行政,是民眾唯一的依靠和救命稻草,而這一切似乎顯得是那么遙遙無期。在這樣的情形下,拿什麼來保護家園和土地呢?
利益各方
投機者
他比誰都明白這所房子不值那么高的價格,但是他不怕,為什麼呢,他靠的就是資源壟斷。只要他能壟斷房源,他就不愁沒有市場,只要有那些嗷嗷待哺的購房自住的需求在哪裡,他就不會恐慌。因為他總能拉高出貨。手裡占據著資源,你不買,總會有人挺不住要買的。就好像在沙漠裡壟斷水源一樣。總會有人挺不住要買的。而只要有那么一小部分,他就能維持高額利潤。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房子還沒開盤,房子已經銷售一空。去售樓處問不是房價高得出奇,就是房子差得讓你無法接受。這是因為有人在囤積居奇。
開發商
不用說了,有人給高價,他為什麼會賣給低價呢,所以房子還沒開盤就被關係戶訂購一空也就不難理解了。
銀行
它是這個整個骯髒交易中最關鍵的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沒有它什麼都進行不下去,首先就是開發商拿不到貸款。我們來分析他們為什麼會對泡沫默許,甚至縱容。
首先,銀行是國有的,錢是國家的,有了這個大金山做後盾,這是他們瘋狂的資本。這就是他們的罪惡滔天的膽量所在。住房貸款最具欺騙性和泡沫性它有實物在做抵押。銀行經常拿它作擋箭牌的也是房產,他們會振振有詞地說:“這種貸款最安全了,為什麼?有房子在啊,貸款不還可以收房子啊。如果發生還貸困難可以收房子啊。”有了這個“安全的實物”做保證,加之短期內高額利息的和各種利益暗流的驅使,他們是多高房價的貸款都敢放,美其名曰為不能幹預住宅市場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錢流回了開發商手裡,投機者分一點,銀行利息回報豐厚,三家分享利潤,何樂而不為呢?
而這種瘋狂發展到極致就是,開發商造假材料,連投機分子,買房這個托都不要了,用假的身份證,偽造假的收入證明,騙取銀行貸款,銀行在高額利息和利益的引誘下,用國家的錢,用整個國民經濟和未來收入做賭注,膽大包天,與開發商串通勾結,將國家的錢,全民的資源鯨吞蠶食。
這種局面無可限制的發展,就是利潤和資源迅速向少數利益群體集中。投機者手裡的現金流越來越龐大。他們干預和操作市場的能力越來越強。開發商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他們越來越願意和投機者合作。因為他們能在較短的時間裡迅速獲得全額利潤。銀行越來越肆無忌憚,因為他們的收益越來越豐厚。利息收入越來越高。至於放貸的數量龐大和風險增加,管它呢,銀行是國家的,又不是我的。風險又人頂著呢。
任何一件商品一旦他的價格背離了他的價值,他在市場上是無法變現的,泡沫破滅的一天就是由於房產價格實在高昂,泡沫超越了社會所能承受的極限,無力還貸,投機者拉高出貨無人接得起手了。那么這個時候,銀行是最大的輸家,為什麼呢,投機者聳聳肩告訴銀行對不起,我還不起貸款了,你收房吧,銀行把如此高價的房子收回去,誰又能接手呢?擺在銀行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放在那裡白白損失利息,第二,低價拍賣,兩者吃虧的都是銀行。但吃虧真正是銀行嗎?錯,吃虧的是國家。吃虧的整個國民經濟。最終買單的是全體勞苦大眾。投機者腰包早就撈足了,銀行的利益群體腰包也早就撈足了,開發商早就撈足了,他們振振有詞,將包袱推給了社會。推給了國家。將爛攤子留給了老百姓。
這些無恥的利益群體是在用掏空中國二十年全民建設的經濟成果,是在透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果實,他們坐享其成,將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面和良好勢頭損公肥私,化為己有。而將災難性的後果推給了國家,推給了社會,推給了辛辛苦苦建設社會主義的老百姓。
而與之相對的是,眾多的老百姓。辛辛苦苦30年在攢錢還貸,辛辛苦苦30年就為了換取一個用來生存的房子。用高昂的價格來支付其中屬於自己一份資源的購買費用,在號稱土地全民所有的社會主義社會裡。買房的人成為房奴,沒買房的人永遠望房興嘆,拚命奮鬥。這種房吃人的社會。和諧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