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克羅南伯格

戴維.克羅南伯格

戴維.克羅南伯格又譯大衛·柯南伯格,男,1943年出生於加拿大的多倫多,是一名恐怖電影導演。有著“性慾恐怖之王”、“血腥男爵”之稱。迄今為止,克羅南伯格已經在世界影壇獨樹一幟,不但贏得了不計其數的獎項和讚譽,還早就培養出一群忠實信徒。從1997年起,他開始為法國文化部的“藝術及文學勳章”部門工作,1999年他成為坎城電影節評審會主席,他的作品回顧展在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巴西、義大利、葡萄牙和加拿大全面啟動,關於他的書籍也紛紛出版。2001年,58歲的克羅南伯格被多倫多大學授予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1943年3月15日,克羅南伯格出生於多倫多,他的父親是一名記者,母親是鋼琴師,柯南伯格顯然遺傳了雙親的文藝血統,少年時期便開始創作短篇小說,並在12歲之前一直學習古典吉他。柯南伯格畢業於多倫多大學的文學專業,大學期間,他對電影開始產生興趣,並拍攝了兩部16mm短片。 

演藝經歷

戴維.克羅南伯格戴維.克羅南伯格
1967畢業後他曾為加拿大電視台拍攝多部短片,在獨立拍攝了兩部試驗短片《Stereo,1969》和《Crimes of the Future,1970》之後,

1975年,柯南伯格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商業影片《毛骨悚然》,成為加拿大影史上回收成本最快的作品,他的第二部作品《狂犬病》以50多萬美元的拍攝成本賺取了700萬美元的票房。憑藉頭兩部影片的成功,柯南伯格的創作勢頭高歌猛進,隨後他拍攝了《奪命怪胎》和《奪命凶靈》,前者在藝術上取得突破,後者上映首周成為北美票房冠軍。

1983年的《錄像帶謀殺案》為柯南伯格拉開了奪獎序幕,除拿到加拿大的精靈獎外,還被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評為最佳科幻電影。同年晚些上映的《再死一次》奪得阿渥里亞茲電影節的3個獎項。很快,梅爾·布魯克斯看中了柯南伯格的影片風格,邀請他去為20世紀福克斯執導《蒼蠅》,結果這部影片成為柯南伯格當時最成功影片,不僅被譽為最優秀的恐怖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化妝獎。

時隔一年,柯南伯格拍攝了心理驚悚片《死去的孿生子》,這部繼續延續了以往風格的影片為他贏得了洛衫磯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獎。1989年,柯南伯格開始改編威廉·巴羅斯的迷幻名著《裸體午餐》,在劇本中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理解,1991年面世的《裸體午餐》囊括了精靈獎的8個獎項,被美國影評人協會授予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獎,紐約影評人協會也向他頒發了最佳劇本獎。

1996年,柯南伯格拍攝了頗具爭議的《欲望號快車》,不但摘得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的桂冠,還成為當年加拿大的票房冠軍。而在拍攝《欲望號快車》之前的1995年,柯南伯格從薩爾曼·拉什迪的訪談中獲得靈感,開始創作《感官遊戲》的劇本,1999年,入圍柏林電影節的《感官遊戲》以其突出的藝術成就獲得銀熊獎。

2005年,已經63歲的柯南伯格依然寶刀未老,《暴力史》成為諸多電影節關注的熱點,先後獲愷撒獎、坎城金棕櫚、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提名,並接連在芝加哥、洛衫磯、紐約和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獲獎。2007年,他與《暴力史》男主角維果·莫滕森再次聯手,合作了備受好評的《東方的承諾》。

2008年,柯南伯格實現了兩項電影以外的項目:在羅馬電影節舉行“染色體”展覽以及在美國洛杉磯的舞台上推出《變蠅人》的舞台劇。2010年7月,柯南伯格完成了電影《危險療法》(凱拉·奈特莉,麥可·法斯賓德,維果·莫滕森主演)的拍攝,電影由於2011年9月份在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亮相。

2012年,柯南伯格的作品《大都會》入選第65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受到廣大影迷的矚目與期待。

主要作品

時間 作品中文名 作品英文名
1975年 毛骨悚然 Shivers
1977年 狂犬病 Rabid
1979年 奪命怪胎 The Brood
1981年 奪命凶靈 Scanners
1983年 錄像帶謀殺案 Videodrome
1983年 再死一次 The Dead Zone
1986年 蒼蠅 The Fly
1988年 死去的孿生子 Dead Ringers
1991年 裸體午餐 Naked Lunch
1993年 蝴蝶君 M. Butterfly
1996年 欲望號快車 Crash
1999年 感官遊戲 eXistenZ
2002年 童魘 Spider
2005年 暴力史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7年 巨塔殺機 Eastern Promises
2011年 危險方法 A Dangerous Method
2012年 大都市 Cosmopolis

社會評價

戴維.克羅南伯格戴維.克羅南伯格
大衛·柯南伯格的電影一直的一個主題是科學技術對人體的改造,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產生各種突變而使一切變得無法控制而走上宿命的悲劇命運。如他的《瘋狗症》(Rabid,1977)講述了一個接受實驗性植皮手術以保全美貌的女子因突變而成為了性吸血鬼。1983年的《死亡禁區》(TheDeadZone,1983)講述醫生相信一位能預知未來的人也能改變未來,結果在給一位政客的實驗中直接造成了核災難。這部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頗受好評。在《蒼蠅》(TheFly,1986)中,負責“物體分解傳送系統”科學家因為傳送艙中混入的一隻蒼蠅而使自己成為半人半蠅的怪物。大衛.柯南伯格利用科技、人性的矛盾衝突產生獨特的魅力,使其影片以恐怖的影像來表現哲學的、文學的內涵。
大衛·柯南伯格的每部作品,幾乎都離不開對死亡和欲望的訴說,在電影裡,死亡變成了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入口,像開啟人性魔域的鑰匙,在大衛看來,人類平時的正常生活都是假象,而死亡則是使隱藏在表象下的內心渴望得到解脫和釋放的途徑。
柯南伯格電影裡的時間似乎消失了,你會看不出故事是在什麼時候在哪個城市發生的。在黑暗和存在主義的視效追求下,他的電影正像一幅頹廢敗落的末世圖景,或者一則醒世寓言。“怪異、暴力、色情”只是影片的表象。離奇影象背後嚴肅的主題往往令人窒息。與其說大衛·柯南伯格的電影是一種想像和幻覺,倒不如說那是一種現實,那種漸漸逼近的危險就來自我們自身,來自我們對科技以及發展的無限嚮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