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流派
正文
戲劇風格的群體化現象。通常以一兩個風格鮮明的戲劇家為標幟,一群風格相近的戲劇家自覺地以組織形式進行藝術性、學術性聚合,或者由於受某一歷史時期社會風尚和藝術風尚的影響,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出共同的創作傾向,互相呼應,從而構成有社會影響的戲劇流派。戲劇流派大多產生於戲劇思想比較自由、戲劇事業比較繁榮的時期。戲劇流派有多種形態,其概念範疇也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層次。
一種戲劇流派,是以戲劇史上重大的戲劇思想和戲劇創作方法為標誌的,有時也稱為思潮,例如,曾經發生過嚴重衝突的歐洲古典主義戲劇和浪漫主義戲劇、在世界各個地區產生廣泛影響的現實主義戲劇以及自然主義戲劇、象徵主義戲劇、表現主義戲劇、未來主義戲劇、超現實主義戲劇、存在主義戲劇、荒誕派戲劇、先鋒派戲劇等等。這些戲劇流派,有著各自的社會歷史背景,並與特定的社會思潮、哲學觀念有著比較直接的聯繫。它們大多是作為戲劇史上各個有連續性的重要創作方法的代表出現的,一般涵蓋範圍較廣,包括的戲劇家也較多。
另一種戲劇流派,概念範疇要小一些,主要是以特定的戲劇觀念和具體的藝術表現方法為標誌。例如,在現實主義戲劇的範圍內,有體驗派和表現派這兩大表演藝術流派的對峙,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和布萊希特敘述體戲劇的並存。在中國明代劇壇的戲劇家中間,也曾出現過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以沈璟為代表的吳江派、以梁辰魚為代表的崑山派。這些在戲劇觀念和方法上有著明顯牴牾甚至發生過公開爭執的戲劇流派,在社會歷史背景上並不一定存在著足以產生尖銳對立的根本差別。
在概念範疇上更小的一種戲劇流派,產生在對比性、競爭性很強的實際演劇活動中。這些戲劇流派,大多以主角演員為標誌,是實現主角演員個體風格的演劇實體。日本古典戲劇領域中通過激烈的紛爭所成立的各種藝能的“流”和“座”,就是屬於這種性質的戲劇流派。在以演員為中心的中國戲曲領域,這種戲劇流派的產生有著廣闊的土壤,例如京劇就以流派繁多著稱。這種戲劇流派,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經常呈現出有分化、有融合的流動狀態。
任何戲劇流派,都與特定的觀眾群相對應。特定的戲劇流派在特定的觀眾群中養成並加固一種欣賞習慣,而這種欣賞習慣又反過來扶持戲劇流派的存在和發展。戲劇流派和自己的觀眾群之間的對應關係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在一定條件下也會發生變化。當歷史的前進、新的社會思潮的衝擊使觀眾的審美習慣發生重大變異的時候,或者當戲劇流派本身由於長期凝固不變而使觀眾產生厭倦的時候,這種對應關係就會鬆弛以至消失。反之,有的戲劇流派也會由於種種內外原因吸附越來越多的觀眾,使這種對應關係更緊密、更廣泛。
戲劇流派具有歷史的承傳性。由於戲劇流派本身的性質和所存在的社會歷史條件的差別,承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以家族世襲、科班師承的方式進行承傳,有的因受到封建宮廷的特殊扶持而得以承傳,有的則以自身的藝術影響而獲得社會性的自然流播,從而引起自發性的歸附和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