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外包的演化: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優勢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 第1版 (2007年4月1日)
平裝: 443頁
開本: 0開
ISBN: 7810988425
條形碼: 9787810988421
尺寸: 20.3 x 14 x 2 cm
重量: 481 g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西口敏宏 譯者:范建亭

內容簡介

為何日本的廠商在廣泛地實行外包生產的同時,能夠以驚人的速度和質量生產出各種各樣的產品呢?《戰略性外包的演化》一書,對日本堅韌的供應商體系的演變過程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這種供應商體系,形成了日本最具競爭力的兩大產業即汽車產業和電子產業的第一層次生產組織的核心部分。
作者西口敏宏教授,通過對有關日本以及其他已開發國家下包慣例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的先驅性調查研究,闡明了現有的契約關係理論所忽視的諸多方面。豐富的事實根據證明,當代日本的下包慣例產生於社會經濟、政治、技術以及企業層面上的各種戰略性因素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本書徹底梳理了通常的說法,也對認為日本企業取得成功的慣例在於國民文化直接結果的學說提
出了疑問。而且進一步推斷,這些慣例的精華部分可以適用於其他產業的企業,並能夠成為協調性生產的新範例。
本書匯集了將近十年的調查、數百次實地調研,以及對包括日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14個國家的企業管理人員超過1000次以上的採訪成果,獨創性地考察了關於使日本企業能夠在主要市場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生產體系的歷史性、制度性和經濟上的發展因素。如本書對汽車和電子產業所做出的詳盡分析那樣,以企業問協調和互相解決問題為基礎的這種革命性體系,從制度上促使核心企業及其下包企業雙方朝著產品質量、成本控制、技術不斷創新的方向發展。

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圖表目錄
圖表資料提供
第一章 總論
確定問題所在
研究方法
日本下包制度的新解釋
下包制度的四種理論
第一篇 日本下包制度的歷史
第二章 二元論的起源與日本製造業下包制度的出現(1900~1945年)
勞動力流動和安定化
內部勞動力市場的產生
臨時工的產生
下包制度的出現
下包的類型
政治與雛形
歸納和結論
第三章 戰後下包制度的出現(1945~1960年)
戰後的混亂
工會
道奇計畫的打擊
朝鮮特需及其後
變化的社會經濟條件
技術性條件
戰後下包體系的產生
臨時勞動者
政府的政策 
概括和結論
第四章 日本下包制度的轉變(1960-1990年)
第二篇 現代的下包慣例
第五章 資產專用性的再思考
第六章 “討價還價”還是“解決問題”
第七章 靈活性的源泉
第八章 結論
附錄A 採訪對象一覽
附錄B 進行下包的理由以及本研究所使用的提問條目摘錄
附錄C 戰後的中小企業團體
附錄D 協同組合
參考文獻
後記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