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服

戰服

中國古代對軍人作戰時所著服裝的稱謂,也稱“戰袍”、“戎衣”、“戎裝”等。

戰服戰服

中文名稱

戰服

解釋

Title 戰服
中國古代軍人作戰時所著服裝稱謂,也稱“戰袍”、“戎衣”、“戎裝”等。唐人《本事詩》中有“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贈蘇味道》詩中有“邊聲亂羌笛,朔氣卷戎衣”,《始建射侯》詩中有“賓客時事畢,諸將備戎裝”等句。 提到戰服,人們自然會想到西安兵馬涌博物館中出士將士穿著的甲衣。其實,盔甲在秦始皇以前的奴隸社會就有了雛形,那時的盔甲多用獸皮、獸筋、藤條等物編制而成,防護效果很差,直到春秋時期還難以在戰場上推廣使用。盔甲正式作為中國古代軍隊裝備的戰服,是戰國時期趙國國君趙武靈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在位)進行軍事改革,實行胡服騎射以後的事情。春秋戰國時,地處中原的趙國,在北方匈奴的襲擾面前常吃敗仗。趙武靈王繼位後,認真研究了趙國屢戰屢敗的原因,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趙國兵敗並非國衰民弱,而是在戰法和戰服方面落後於匈奴所致。匈奴將士,身著窄袖短袍,腳登皮靴,腰系皮帶,既能禦寒,又便於騎射,十分靈活。而趙軍是以步兵和戰車為主,衣服是寬袍長帶,拖拖沓沓,戰鬥力很難得到發揮。因此,
趙武靈王決心從改革戰服著手,改變在戰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公元前 307年,有一天他上朝時穿了一身胡服,對滿朝文武大員宣布:趙國軍隊今後要改著胡服,練習騎射,並要大臣們在著裝改革上率先垂範。趙武靈王的這一舉措,驚呆了在場的許多大臣,他們認為改穿胡服,違背了先聖的教誨,破壞了中原文化禮儀,有損民族尊嚴,表示難以接受,其中反對最凶的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朝後,趙武靈王親自登門拜訪,用一番道理說服了公子成,第二天兩人同著胡服上朝,大臣們一看公子成穿上了胡服,也只好改裝。趙武靈王很快頒發了軍服令,並提拔重用執行軍服令最堅決的人,不久胡服在全國軍隊中普遍著用。隨著戰服的革新,趙軍的戰鬥力得到很大提高,北驅匈奴,西抗強秦,東伐齊燕,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之一。胡服的推廣,雖然改變了長袍寬袖不便於作戰的狀況,但仍然阻擋不了刀槍劍戟的刺殺。為了更好地在戰場上保護自己,人們逐步把盾的功能移植到服裝上來,於是出現了可以有效地防護冷兵器殺傷的盔甲。隨著鐵器時代的到來,盔甲漸漸地改用鐵金屬來製作,公元前二百年左右,鐵制盔甲得到普及。到公元 10世紀,隨著鍛造工藝的發展,出現了鋼質盔甲,能夠阻擋50步之外的強弩射擊。在歐洲,盔甲的製造水平,中世紀時達到了高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