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戛利清真寺建始於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
規模建制
禮拜大殿為單檐廡殿式,建築面積210平方米,全奪占地面積1.7畝。
交流合作
教民共319戶,1628人,均屬回族,遵行格迪目。學董及鄉老15人,有念經滿拉11人。寺內藏有經書30餘卷,還有雲南省印《古蘭經》一冊,《古蘭經》合訂本一冊。
地理交通
戛利村位於貴州省威寧縣麻乍鄉。
戛利清真寺位於貴州省威寧縣麻乍鄉夏利村,建始於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禮拜大殿為單檐廡殿式,建築面積210平方米,全奪占地面積1.7畝。
戛利清真寺建始於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
禮拜大殿為單檐廡殿式,建築面積210平方米,全奪占地面積1.7畝。
教民共319戶,1628人,均屬回族,遵行格迪目。學董及鄉老15人,有念經滿拉11人。寺內藏有經書30餘卷,還有雲南省印《古蘭經》一冊,《古蘭經》合訂本一冊。
戛利村位於貴州省威寧縣麻乍鄉。
戛利村位於貴州省威寧縣麻乍鄉。戛利清真寺建始於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禮拜大殿為單檐廡殿式,建築面積210平方米,全奪占地面積1.7畝。
基本信息 簡介清真寺,也稱禮拜寺,是伊斯蘭教信徒禮拜的地方,詞根為“拜倒”的意思,因為穆斯林禮拜時需要拜倒叩拜。清真寺(Masjid)是伊斯蘭教建築群體的型制之一。是...
歷史 淵源 職能 種類 建築風格開發區桐柏清真寺建於1923年,整座清真寺占地3畝半,禮拜大殿飽經滄桑,仍巍然屹立。
清真寺簡介 相關連線聖岩清真寺也稱阿克薩(阿拉伯語هو الآن 極遠的)清真寺或遠寺,位於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城耶路撒冷,由於清真寺的圓頂是金色的而得名。地位僅次於麥加聖寺和...
歷史沿革 規模建制 建築特點 地理交通小河溝清真寺位於貴州省威寧縣戛利鄉,該寺始建於1982年1月。禮拜大殿為平瓦房,全寺占地面積1.6畝,大殿建築面積108平方米,全寺建築總面積330平方米。
歷史沿革 規模建制 交流合作 地理交通大水井清真寺位於貴州省威寧縣戛利鄉,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現有民房式禮拜殿3大間及其它附屬建築。較為簡陋。寺產有100餘棵大樹及1畝土地。
歷史沿革 規模建制 交流合作 地理交通小河溝清真寺位於貴州省威寧縣戛利鄉。該寺始建於1982年1月。禮拜大殿為平瓦房,全寺占地面積1.6畝,大殿建築面積1O8平方米,全寺建築總面積330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馬一龍(1853~1925) ,中國伊斯蘭教戛迪林耶學派靈明堂門宦創始人。字靈明,尊號古土布·哈尼夫拉。回族。世居甘肅省蘭州西關海家灘。
人物生平 史載該寺約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O年),歷史沿革情況不詳。現有民房式禮拜殿3大間及其它附屬建築。較為簡陋。存民國時期木板《古蘭經》全部30卷。寺...
基本簡介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