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畫冊傳承了中西繪畫的優秀傳統,開創了一種繪圖識史式的當代藝術樣式,藝術家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成長於冷戰鐵幕的陰影下,歷經各種意識形態衝突帶來的民眾運動,16歲時參加了徒步長征,到過江西的井岡山和湖南的韶山。後來又下鄉,在杭州灣畔的灘涂地上做了6年的農業工人。再後來又重新上學,直至改革開放鐵幕撕開,從而才得以創造出這精彩絕倫的油畫藝術。 黃啟後的繪畫和文字表達了他那一代中國人的心路歷程和視覺經驗; 所見、所聞,所想、所繪最後都融進了一幅幅場面宏大的油畫創作中,畫面極具整體的視覺衝擊力(亦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那樣),同時又充滿了耐人尋味的細節(亦如宋代風俗畫《清明上河圖》那樣)。
黃啟後的藝術風格樸素而內涵深刻。畫家廣采中西藝術的各色礦石,把它們巧妙地熔於自己的藝術之爐中。誠如陳丹青在序中所說:“要是生在十四世紀的佛洛倫薩或北魏時期的敦煌,黃啟後必定是野心旺盛的壁畫家……他的靈感和他的畫面一樣博雜:博希、勃魯蓋爾、丁托雷多、戈雅、中國的廟堂壁畫、明清的鬼趣圖、民國初年的連環畫、共和國早期宣傳畫、文革的漫畫……這是真正的中國式當代藝術,浸透作者內心的本土經驗,尤其是關於中國的歷史想像,即便其中混雜大量西方圖景,也被頑強的中國意識所支配。猶如目擊開膛破肚,既卒不忍賭,又激發詳細觀看的慾念,這些畫面以粗魯的坦率懇求我們逼視,而被嚴重篡改、肆意誇張的細節可能比歷史更真實,更人性,它們並非旨在呈示我們早經熟知的歷史,而是告訴我們:歷史給我們留下怎樣的想像。這樣的歷史想像自動進入藝術,不會求助於教科書,而想像中的歷史才是歷史的後果,不論這後果是造福,還是造孽。”
作者介紹
1950年生於上海。
1957一一1963年就讀於上海江蘇路第一國小。期間看電影《上甘嶺》《南征北戰》和《攻克柏林》等,閱讀《魯賓遜飄流記》和《羅賓漢傳》,閱讀連環畫《屈原》、《三國演藝》、《戰國故事》等。
1963一一1968年就讀於上海市延安中學,期間反覆閱讀連環畫《山鄉巨變》
1965年閱讀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等科幻作品。
1966年年底步行去井岡山和韶山。
1967一一1968年偷看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等書。
1968.一一1974年加入農墾大軍,在東海之濱、杭州灣畔的星火農場修地球。
1969年利用修防空洞的機會,在茅舍的泥地下深挖洞,進行了一次“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的嘗試。
1974一一1977年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1977年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美術系至今。教授,雙百工作室指導教師。
主要油畫作品有:1979年《周恩來在1927年》,1987年《槍斃》,1989年《肉案子》《刑天》,1990年《衡陽之戰》《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1991年《生死橋》,1992年《信天游》,1993年《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和大刀片子》,1994年《陽光下的“聖戰”》, 1997年《文姬歸漢》,1999年 十聯畫《戰爭風雲錄》,2002年《相看兩不厭,只有畫中人》,2005年《驚回首——1921年》。作品多為歐美和港澳台人士收藏。2008年亦有三聯油畫《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被中國美術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