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不甘寂寞的女孩

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不甘寂寞的女孩

《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不甘寂寞的女孩》:為了找點樂子,不甘寂寞的管佳妮自創了一個遊戲,這可不是大家都熟悉的虛擬遊戲喔,而是一個真實的、令人尖叫不止的神秘遊戲!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遊戲呢?

內容簡介

《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不甘寂寞的女孩》的素材來源於千萬封煩惱孩子的來信,機智幽默的故事將傳授你與爸媽和諧相處的秘訣,在成長的歲月里,當遭遇煩惱時,與其默默承受,不如我們快樂攜手,重拳出擊,讓煩惱無處可逃,最後乖乖投降

作者簡介

趙靜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就職於中國兒童中心。
*出版《老媽你真煩》《鬧的都是小彆扭》《煩惱就像朱古力》等系列兒童文學作品六十多部。
*作品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 等多個獎項,入選教育部和團中央推薦的“全國青少年喜愛的優秀圖書”, 入選中宣部和文化部等九部委主辦的“知識工程”推薦書目,入選2009年新聞出版總署“第六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圖書名單”。
*對孩子細膩敏感的內心世界了如指掌。希望在孩子與成人、孩子和孩子的心靈之間搭建一座座橋樑,讓所有的溝通都變得暢通無阻。

圖書目錄

不甘寂寞的女孩
老媽的“預謀”
男孩堆里的女孩
學會自己找樂子
寂寞小孩自創遊戲
老媽的眼圈紅了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調停大使不好當
不喜歡被管來管去
學會裝聾作啞
唾液像泛濫的洪水
必要時潑點冷水
誰還沒點小私心啊
仨人瘋搶遙控器
趁機向爸媽提建議
“解線團”的活兒不好乾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荒郊野外的小冤魂
小區來了兩個陌生人
危險的搖鑰匙舉動
灰色捷達疾馳而去
急促的砸門聲
不寒而慄的場景
令人揪心的鏡頭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出點子容易出名難
好看的被人抓走了
扮成一個小可憐
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我要尊重她的隱私
已把自己當成星媽
本小姐派送大禮物
瘋狂的掌聲
千萬別把誰漏掉了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快樂秘招
臉上的缺陷要彌補
“一舉兩得”計畫失敗
玩起來就忘了正事
看來是瞞不過去了
這回該睡個好覺了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文摘

老媽的“預謀”
一到禮拜天,老爸不是睡就是吃,不是吃就是睡,像一頭大懶豬。
老媽雖然拿老爸沒辦法,可是卻拿我有辦法啊。
周六一大早,老媽又要去繪畫班上課了。
老媽何仲仙是少年之家的繪畫老師,越到雙休日越忙。
在上課之前,老媽三步並作兩步,闖進我的房間。
我趕緊舉著麵包,跟著老媽沖了過去。
嘩啦一下,老媽從我的書包里,準確地倒出語數外三本書來。
老媽順手翻翻,可能嫌我做這些題太小菜一碟,所以,她又迅速沖向她的臥室。
我嚼著香噴噴的麵包,慌亂地跟著老媽,跑到了她的臥室。
唉,她到底想塞給我多少活兒啊?
老爸還在蒙頭大睡。
從床頭小型書櫃的一大堆資料中,老媽稀里嘩啦地、神速地翻出一本紅皮的數學《每日一練》來。
可能是響聲吵著了老爸,只見他從被子裡伸出一隻手來,閉著眼睛,從地上摸到一隻拖鞋,沒頭沒腦地朝發出響聲的地方扔了過去。
“哼!”老媽扭過頭去,氣得朝老爸直翻白眼,然後又轉身來到客廳。
“嘻嘻……老爸真是可愛死了!”我偷偷地樂。
那滿嘴沒嚼碎的麵包渣,差點沒把我噎死。
老爸叫管勁樹,是個大建築公司的工程師,經常出差,出差回家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埋頭大睡。
“管佳妮,聽好了,你今天的任務是寫一篇日記,做完數學89頁的第二、三、五題。我都給你畫好鉤了。做完作業,剩餘時間全歸你,想乾什麼就乾什麼,當然,那些危險、犯法的事除外。”老媽囑咐道。
學會自己找樂子
唉,日記怎么寫呢?寫早晨吃什麼喝什麼,一點新意也沒有。我不能這么對不起胡老師的信任,畢竟他曾對我說過,寫作文就是要寫出有新意的東西來。
我一邊吞香蕉一邊苦思冥想。
那就寫剛才打電話的過程吧,寫我當時在想些什麼。
我抓抓頭皮,又搖頭嘆息道:不行,萬一胡老師看了以後會笑話我呢,畢竟一個小女生知道哪兒有老鼠洞,哪裡住著野貓,也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唉,看來日記也不是那么好寫的啊!
那就先做數學題吧。
我皺著眉頭,打開紅皮本,還沒數完題,我就差點暈了過去。
原來一道大題里還套著10道小題呀!難怪老媽懷疑我怎么答應得那么乾脆呢。
我數過來數過去,還是30小題。其中有10小題是計算題,20題是套用題。

後記

要做會溝通的父母
溝通不暢的嚴重後果
針對“在遇到困難或傷心難過的時候,你會如何排解”的話題,某權威調查組在北京、遼寧、青海等地,對2211名中小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接近33.6%的孩子說,找些事情做,分散注意力;有32.5%的孩子說,找個信得過的人傾訴;31.3%的孩子說,一個人待著,什麼也不做,等心情慢慢變好;2.3%的孩子說,很絕望,沒辦法。
從這個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除了有32.5%的孩子要找個信得過的人傾訴外,剩下的近70%的孩子不管是通過做事分散注意力,或是等心情慢慢變好,還是感到很絕望,毫無辦法等,採取的都是一種自我消化的方法,也就是說,近70%的孩子不懂得傾訴。不懂傾訴有可能使他們在痛苦和難過時容易變得消極,少數人甚至會採取自殺等極端方式來尋求解脫。
父母常常以為孩子“人小言輕”,忽視他們的喜怒哀樂,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有時在父母看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給孩子帶來莫大的痛苦。因為,以小孩子不太豐富的人生經歷來看,名次下降、被父母當著同學的面扇耳光、被懷疑考試作弊、擔心被取消中考資格,等等,其遭遇的痛苦和絕境,其承受的心理壓力,和我們大人的股票縮水了、生意破產了、婚姻破裂了、被裁員了、職稱沒評上等類似的生活困境或絕境是一樣的。
今天的孩子和大人一樣,也面臨著同樣緊張的社會和家庭。我們這些單薄的個體雖無力扭轉龐大的社會,但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小家裡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生存空間。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下降了,我們少一點揭短和訓斥,多一點安慰和寬容,用父母成熟的愛去撫慰孩子此時此刻正在受傷的心,因為他們也不想退步,他們也渴望好成績。孩子受了委屈,我們可以少一點草率和暴躁,多一點理性和忍耐,用我們的智慧去化解孩子心中的煩惱。如果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我們不要讓他們失去對生活的樂趣,告訴他們只要愛國、愛家、愛自己,就能找到人生的樂趣,就能做一個正派的人。平時多關心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要等他們的煩惱和痛苦積攢得太多,又無法排解,以致於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來才後悔莫及。
想溝通卻存在著溝通危機
現在,許多父母也開始意識到了與孩子缺乏溝通時,孩子的人格會產生許多消極的因素。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彼此溝通,但事實上,大部分父母和孩子卻出現了溝通危機。
溝通危機表現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傳統觀念正在被孩子顛覆。
顛覆一:知子莫若父。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讀不懂”自己的子女,不知道他們整天在想些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也不信任父母,不願意與他們交流。歸結起來,這些父母和孩子交流的障礙不是工作太忙,身體太累,就是簡單命令,缺乏耐心……
處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他們的生理、心理都不是很成熟,當遇到外界的一些挫折,當遇到的矛盾、壓力等心理問題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走向極端。不管孩子有什麼極端的想法,或者有什麼極端的舉動,都可以歸結為一個理由,那就是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良好的疏導。總之,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那么,也就無從溝通了。等事態嚴重時才得以發現,一切都晚了。
顛覆二: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很多家長一直希望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孩子的世界,卻沒意識到自己的意願更多時候只停留在口頭上。一旦遇到了具體問題,根本就不像朋友。孩子說一句話家長馬上就回一句:“你現在不懂,我都是為了你好呢!”或者說,“你怎么能這樣跟大人說話呢?”要是老用家長的身份去壓孩子,哪個孩子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呢?
“都是為了你好!”這句祖輩傳下來的話,被父母自認為出發點是好的,比如養他含辛茹苦,花很多錢報各種補習班,絞盡腦汁地關心他,希望能學有所成,幫助孩子分清利害關係,但孩子並不領情。這是因為,當我們對孩子說“我是為了你好”的時候,有沒有真的去考慮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當父母固執於“我是為了你好”時,是否知道自己面對著的是一個自由的、獨立的、有思想的生命?
你給他的一切,卻並不是他所需要的,或者是孩子不喜歡的東西。這樣的付出,其實是屬於一種“強硬的愛”,就好像我明明是肚子餓,你卻給我一瓶礦泉水一樣,根本沒有辦法解決我的需要。或者就像你拿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如果你強行讓人跪著接受,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不屑一顧。
顛覆三:做一個燭光里的媽媽。
一些媽媽說到孩子的時候,總會抱怨孩子沒有孝心,說自己為了孩子,心都操碎了,頭髮都熬白了,而孩子卻一點也不聽話,一點也不領情。其實,現代媽媽應改變觀念,做一個朋友式的媽媽,而不要當一個“燭光里的媽媽”、一個對孩子恩重如山的媽媽,讓孩子每天都記著她的好,讓孩子的內心總對媽媽充滿內疚。事實上,不背負養育之恩的孩子活得更快樂、更輕鬆、更沒束縛、更有創造力,和父母會更像朋友,對父母會更孝順、更體貼一些。實際上,做媽媽的也並沒有自己想像得那么偉大與無私,無休止地抱怨就是最好的明證。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養育孩子當做人生的樂趣和責任,把孩子當成朋友,這樣,你可以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那樣你就不會有過多的抱怨,孩子也不用背上“償恩”的負擔。這樣,父母和孩子都會生活得很快樂。
溝通不暢的三大原因
第一,不尊重孩子。
理解和讓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的。要想獲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須先尊重他人。
第二,對孩子要求過高。
對孩子要求過高,如果孩子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就會惡言相向。其實這是一種語言暴力、一種精神暴力,只不過,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
第三,不理解孩子,並且無情地打擊孩子。
好多父母想和孩子溝通,主動問孩子一些問題,卻常常只能得到最簡單的三兩個字的回答,父母難免會心生挫折。於是,不理解孩子的父母,就失去了溝通的耐心和信心,轉而惱羞成怒地打擊孩子,直到讓他們心灰意冷,於是,和孩子溝通和教育孩子的寶貴機會也就隨之失去了。
良好溝通的七大技巧
第一,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抱怨是親子關係的毒藥。現在更多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成長的結果,而忽視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大多數父母帶著孩子,一臉急切的樣子,腳步匆匆,嘴裡充滿抱怨。且不說孩子這樣的童年不會快樂,大人也很痛苦啊!
人在任何年齡都不願成為別人抱怨的對象。父母的抱怨只能使孩子視與父母談話為苦事,並常避之唯恐不及。
當然,批評與責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需要運用得更有技巧。父母必須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以發泄脾氣為目的,而以幫助孩子改變行為為目標,這才是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態度。
第二,真誠聆聽,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無論你的工作多繁忙,無論你的身體多疲憊,無論你的心情有多么不好,當孩子想向你訴說的時候,請坐下來認真地傾聽,並用關切的眼神注視著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和真誠。
這一點對父母來說,真是個莫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總是習慣說個不停,有時更糟的是總罵個不停。我們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還能不了解他嗎?總認為一切都為了他好,可是我們卻忘了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及經驗,外面的世界也有各式各樣的誘惑與刺激。我們很難想像他們在學校里發生了什麼事,更常忘了他們也有困擾與煩惱。喋喋不休、權威式的父母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真正了解子女的心聲。
第三,耐心地給孩子一些自我糾正的時間。
改正一個壞習慣,比養成一個好習慣更難。當孩子在改正一個不良習慣或一種行為的過程中,有時因為一時不習慣,或者遇到挫折,沒有再堅持而反覆的時候,父母首先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再次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要提供鼓勵和幫助,要給孩子一個糾錯的過渡期。
第四,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巧妙示弱的情感教育,是一種智慧教育,比講大道理的效果要好許多。一個孩子體貼你,努力地進步,並不是因為背後時刻有一雙挑剔的眼睛、一張抱怨的嘴巴,或者一雙指來比去的手,而是因為,他的背後站著能與他分享快樂、幫他解決困難的、像朋友一樣的父母。
第五,抓住孩子的閃光點,促進孩子“擦”掉灰暗點。
對待孩子,我們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來觀察,善於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及時給予表揚與激勵,孩子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第六,經常借用肢體語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每天都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臉色。當發現孩子有點異樣時,就和他說說話,多聽少說,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時候,父母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頭,雖然沒說什麼,就已經進行溝通了。
第七,從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愛好入手,尋求共同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談話而不是訓話。溝通時,父母要向孩子表露內心的想法,甚至弱點,這樣可以增加溝通的親密度。談話時如果能有一點幽默感,效果比板著面孔說教好得多。

名人推薦

我可不是小玩偶
當一個孩子聲嘶力竭地喊出我不是小玩偶時,證明他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煩惱。如果繼續下去,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健康都非常不利,這要引起父母以及老師的高度重視。孩子小時候的心靈塑造是非常關鍵的,父母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正確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我可不是小玩偶”將告訴我們如何做會溝通的父母,深入孩子的內心,熟知他們的渴求,幫助他們打敗煩惱,還孩子自由純真的天地。良好的溝通有七大技巧:
第一,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抱怨是親子關係的毒藥。現在更多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成長的結果,而忽視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大多數父母帶著孩子,一臉急切的樣子,腳步匆匆,嘴裡充滿抱怨。且不說孩子這樣的童年不會快樂,大人也很痛苦啊!
人在任何年齡都不願成為別人抱怨的對象。父母的抱怨只能使孩子視與父母談話為苦事,並常避之唯恐不及。
當然,批評與責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需要運用得更有技巧。父母必須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以發泄脾氣為目的,而以幫助孩子改變行為為目標,這才是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態度。
第二,真誠聆聽,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無論你的工作多繁忙,無論你的身體多疲憊,無論你的心情有多么不好,當孩子想向你訴說的時候,請坐下來認真地傾聽,並用關切的眼神注視著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和真誠。
這一點對父母來說,真是個莫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總是習慣說個不停,有時更糟的是總罵個不停。我們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還能不了解他嗎?總認為一切都為了他好,可是我們卻忘了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及經驗,外面的世界也有各式各樣的誘惑與刺激。我們很難想像他們在學校里發生了什麼事,更常忘了他們也有困擾與煩惱。喋喋不休、權威式的父母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真正了解子女的心聲。
第三,耐心地給孩子一些自我糾正的時間。
改正一個壞習慣,比養成一個好習慣更難。當孩子在改正一個不良習慣或一種行為的過程中,有時因為一時不習慣,或者遇到挫折,沒有再堅持而反覆的時候,父母首先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再次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要提供鼓勵和幫助,要給孩子一個糾錯的過渡期。
第四,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巧妙示弱的情感教育,是一種智慧教育,比講大道理的效果要好許多。一個孩子體貼你,努力地進步,並不是因為背後時刻有一雙挑剔的眼睛、一張抱怨的嘴巴,或者一雙指來比去的手,而是因為,他的背後站著能與他分享快樂、幫他解決困難的、像朋友一樣的父母。
第五,抓住孩子的閃光點,促進孩子“擦”掉灰暗點。
對待孩子,我們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來觀察,善於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及時給予表揚與激勵,孩子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第六,經常借用肢體語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每天都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臉色。當發現孩子有點異樣時,就和他說說話,多聽少說,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時候,父母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頭,雖然沒說什麼,就已經進行溝通了。
第七,從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愛好入手,尋求共同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談話而不是訓話。溝通時,父母要向孩子表露內心的想法,甚至弱點,這樣可以增加溝通的親密度。談話時如果能有一點幽默感,效果比板著面孔說教好得多。
相信讀了“我可不是小玩偶”這書,孩子們會有一個很好的發泄空間;家長們會更切實地檢討自己,蹲下來與孩子良好的溝通;老師也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困惑,幫孩子解讀煩惱,成就孩子最快樂的成長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