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的“異托邦”:學校空間社會學研究》是由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社會學視野中的教育(代序)
序言 學校空間:想像力下的迷戀
第一章 不平凡的旅程:學校空間意義探尋
第一節 起點:多學科視角下的空間
一、哲學與自然科學交織的羊腸小路
二、地理學的筆直大道
三、環境心理學的獨闢蹊徑
四、社會學的想像之旅
第二節 路徑:社會空間的誕生
第三節 趨近:作為社會空間的學校
一、已有的分析學校的視角
二、社會空間:分析學校的新視角
第四節 到達:三維分析中的學校空間
一、第三空間——三維辨證的分析理路
二、超越二元論——研究方法的新嘗試
第二章 浮動的碎影:學校空間的凝固與流動
第一節 凝固的音樂:學校空間中的構成性要素
一、學校建築
二、牆與門
三、林蔭道
第二節 跳動的音符:學校空間中的象徵性要素
一、超越“附加物”——學校建築上的裝飾
二、組合中的變幻——教室空間中的課桌椅
三、黑白中的彩色——學生身上的校服
第三節 漂移的符碼:學校空間中的生成性要素
一、土話與國語:區隔的“風向標”
二、廣播操與集體舞:舊瓶裝新酒
三、齊耳短髮與右手寫字:糾正自然
第四節 學校空間的感覺結構與意象
一、學校空間的感覺結構
二、感覺結構與空間意象
三、學校的空間意象
第三章 權力的巴別塔:學校空間的規訓與控制
第一節 分門別類:學校空間的劃分
一、職能分類
二、區域化管理
三、空間分隔與不平等性別關係的再生產
第二節 排除其他:學校空間的監控
一、嚴防死守的門崗
二、滿園盡帶攝像頭
三、無法遮擋的“窺視窗”
第三節 等級劃分:學校空間的隔離
一、序列與等級:黃金座位
二、親密與疏離:安全距離
三、高尚與卑賤:檔案書寫
四、開放與隱私:圍床布
第四節 空間延續:學校化的“家”
一、“換門鎖”——空間的占有和控制
二、“找家長”——空間的權力延展
三、“離家出走”——空間的權力運作
第四章 縫隙中的陽光:學校空間的自由與解放
第一節 跨越與外溢:學校空間中的反抗與游弋
一、空間跨越:走出“象牙塔”
二、空間外溢:游弋“拱廊街”
第二節 隔離與集聚:學校空間中的行動選擇
一、隔離下的集聚:群體內部的凝聚力
二、街角的“飛地”:學校空間的外延
第三節 拓殖與展演:學校空間中的身體策略
一、空間中的行為策略
二、拓殖——空間營造
三、展演——身體的空間呈現
第五章 知識與權利:現代性與學校空間的生產
第一節 權力與現代學校空間的誕生——一個個案研究
一、誕生:廟產興學
二、堅持:權力糾葛
三、徘徊:鄉民毀學
第二節 知識與現代學校空間的形成:衛生學的介入
一、權力的措辭:學校衛生學的誕生
二、空間的規劃:學校衛生學的發展
三、融而未合:理念與實踐的縫隙
四、知識與權力:空間言說的“元理論”
第三節 現代性與學校空間的生產:脫域下的嵌人
一、空間虛化:現代性的表征
二、邊界擴展:學校空間的現代性生產
三、權力與自由:現代學校空間矛盾性的彰顯
四、圈定與逃離:現代學校空間之後
結語:我們的“異托邦”
一、烏托邦空間:走出幻想
二、異托邦空間:幻象中的真實
三、從烏托邦到異托邦:真實的超越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闊別隨園一年有餘,在修改書稿的過程中,文字仿佛具有了一種牽扯力,讓我不禁回憶起六年前的種種。當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從遙遠的東北小鎮來到江南的金陵古城,一切對於我而言都是新鮮而生疏的。初入隨園,就喜歡上了她。隨園是靈動的,清晨的啾啾鳥鳴,黃昏的夕陽落日,給那些飛檐琉璃以生命;隨園又是厚重的,百年來數位大師在這裡留下了不滅的足跡,仿佛當時辯理透難離我並不遙遠;隨園更是精緻而美麗的,皎皎玉蘭、燦燦的銀杏、傲骨的臘梅、挺立的翠竹,讓人總想徜徉其中。
在隨園的寧靜中,我卻開始經歷了一場思想的洗禮。回想六年前,與恩師吳康寧先生初次見面,一向自以為沉穩自信的我卻開始忐忑不安,在辦公室外徘徊良久,才有膽量上前輕輕叩門。當心中的學術偶像真的可以和自己近距離接觸的時候,我開始不知如何是好。但是恩師親切的微笑和平易的言辭逐漸打消了我的惶恐。接觸到教育社會學之後,一種焦躁和不安一直在籠罩著我,耳邊充斥的是陌生的理論和不解的辭彙,聽到同門師兄師姐的激烈辯難卻如天書般不知所云。於是,我開始處於了失語的狀態,我開始發現自己無法表達自己。我不知那扇學術大門到底在哪裡,又何時會向稚嫩無知的我敞開。
徘徊和茫然並沒有使我懷疑自己,我深知自己選擇的路,只能自己才能走出來。
序言
作為一個日常用語,人們通常是在對“眼睛看到的空間範圍”的“大小”加以比較的基礎上使用“視野”這個詞的。比如,對於“全局視野”、“世界視野”、“開闊的視野”的強調或呼籲,總是同對於“局部視野”、“民族視野”、“狹窄的視野”的反思與批評聯繫在一起的。在這裡,涵包更“大”的視野通常被視為要優於涵包相對較“小”的視野,視野的大小往往被視同於目光的長短,甚至被視同於心胸的寬窄,帶有明顯的褒貶色彩。這樣一種日常用法並不完全適用於學術研究,尤其是很難適用於對學科特性的分析。其原因在於,不同的學科都有其自己的“眼睛”,即所謂“學科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