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17年8月16日下午,一組“我們是誰”的表情包空降微博和朋友圈,一排小紅人振臂高呼的魔性畫面瞬間吸引了網友的關注,然後……他們就霸屏了。這組表情包最早的版本是一張吐槽甲方的圖,在廣告圈流傳。然後這張圖莫名地就戳中廣大網友的心,大家紛紛將這張圖改編成各種版本,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吐槽欲,藉助這組漫畫,對所在職業痛快地吐槽了一番。玩久了之後,漸漸就不限於吐槽的本質,於是花樣百出。
風格含義
“我們是誰?甲方!我們要做什麼?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現在要!”這幅漫畫本來在廣告圈廣為流傳,既包含乙方對甲方的吐槽,也成了不少甲方的自我調侃。不過,漫畫經過各行業夥伴腦洞大開的改編後,又被賦予了更多內涵。
策劃人的自我調侃是這樣展開的:“我們是誰?策劃!我們要做什麼?挖坑!給誰挖?設計部工程部財務部品牌部銷售部,所有全部!”
簡單的台詞、直白的吐槽!不少人表示,“這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壓力、煩惱藉由這些歇斯底里的小人兒吶喊出來,實在是非常好的“解壓神器”。
流行背景
這組六格漫畫,如同病毒般出現在各大社交網路上,簡單的線條,很容易讓人想到國內流行的暴走漫畫,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暴走漫畫一次成功的行銷。漫畫原型
出自美國一位女畫家,國外網友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了再創作。
這組漫畫出現的時間,可能比國內類似暴走漫畫的網路表情要早得多,而且在國外網路世界中,其實這幾個漫畫小人早已開始了自己的吐槽之旅。
這些簡單的小人形象在國外就已經是網紅漫畫,最早出自一位美國女畫家之手。她名叫愛麗(AllieBrosh)。2010年6月17日,她在自己的部落格HyperboleandaHalf上發表了一張名為“ThisisWhyIllNeverbeanAdult”(這就是為什麼我永遠也不是個成年人)的漫畫。
國外傳播
隨後2011年6月,在歐美著名論壇、也是很多網路文化發源地的reddit上,有人以這個振臂高呼的角色再創作了多幅作品,以此表達某些情緒。這些再創作的漫畫在reddit上迅速流傳開來,被很多人重新配以文字加以傳播。但是都還沒有形成對話形式的多格漫畫。可以認定的是在2011年-2013年之間,就已經有人在製作這個風格的漫畫,但最早的發源地和發布者已經無從考證。
在谷歌的指引下,我們看到這組漫畫在2012年期間,就已經在瀑布流圖片網站Pinterest上被發布,而且內容和現在我們看到的“我們是誰”高度相似。
在這組谷歌的圖片中,我們已經能找到“我們是誰”的原型圖“whoarewe”。可以看出,這組漫畫中,只要把“women(女人)”換成“client(客戶/甲方)”,整個圖的內容已經和我們目前看到的幾乎一樣了:“我們是誰?女人!我們需要什麼?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就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多格漫畫慢慢在其他圖片網站上流傳開。在知名圖片網站imgur上,可以找到“我們是誰”的另一個原型圖“whatdowewant”,最早的一副發表於2013年1月,內容是諷刺人們的健忘症。
也就是說在民眾的創作下,愛麗筆下的人物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劇場,並且擁有了千奇百怪的身份,這期間就有如今在中國流行的“甲方”版本,至於是誰首創,只能說是“某個網友”靈光一閃。
可能原作者愛麗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寥寥數筆創作出來的人物,居然在網路上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文化現象。
中文版本
中文版本在2013就已經出現,直到最近,才以“我們是誰”的版本引爆朋友圈。
這組漫畫是何時在國內留下蹤影,具體時間已經不可考了,在2014年百度貼吧的斗圖中,已經有多格漫畫出現,但並非現在流行的“我們是誰”的版本。
再往前翻,在2013年1月的一個遊戲網站上,就已經有變種的漫畫內容了:在國外這種表情包類的文化,都稱之為“meme”。而在歐美網路上有很多提供meme線上創作的網站,暴走漫畫一類的網站也屬於這種,可以自行添加文字生成表情。
所以這組漫畫在國內的出現,最早應該是暴走漫畫上某位網友上傳的再創作為源頭,配以中文內容,不過一直沒有大規模傳播,直到2017年8月16日,這組表情迅速引爆,各行各業都開發出了自己的內容創作,一時間“我們是誰”成了熱搜詞。
更多的配圖被網友自行改編,包括地區、星座、職業、遊戲、專業等,也有網友將圖片進行進一步加工,微博上很多大V也開始轉發,朋友圈上也一片席捲之勢。
流行過程
據最早推送《我們是誰?甲方!》這篇文章的編輯所說,他們是8月13日左右,在微信後台看到了讀者發的“我們是甲方”這張圖之後,以不同職業人的口吻進行加工和演繹,在8月15日進行推送。但是在8月16日之前,這個話題都沒有在網路上引爆,參與討論的還只局限於公眾號所在的廣告圈。8月16日上午9點開始,微博上出現了零星的轉載,在10-11點期間,經過“社會網路與數據挖掘”等數個大號的轉發下,傳播面開始有了顯著的擴大,原始素材都是來自這個公眾號。“我們是誰”在8月16日一下衝上了熱搜。當日下午,這組漫畫開始進入了各個微博大號的視線,“人民網”、“TFBOYS後援會”、“共青團中央”、“瀟湘晨報”紛紛轉載,這些號的博文有數千、上萬次轉發,成功帶動了蹭熱點小號的跟進,最終讓這組漫畫成了全民吐槽的大狂歡。
這些漫畫、表情,都是網際網路時代特殊文化風潮的代表:來得快、去得快,火得莫名其妙、消失時悄無聲息,只不過這組表情代入感很強,任何職業、人種、階層都能創作出吐槽自身的漫畫來,可能是表情快速傳播的原因之一。
原型作者
漫畫原型作者患有輕度抑鬱症,後來她講述自己患病以來的心路歷程,勸導病友們積極治療。她的畫作畫風很有自己的特點,各位可以自行體會。愛麗的所有漫畫內容,都來自於她的日常生活,主旨也是反映自己長不大、像個小孩兒一樣的性格。所以最初的畫作被命名為“ThisisWhyIllNeverbeanAdult”(這就是為什麼我永遠也不是個成年人),主人公都是面目可憎、性情乖張、張牙舞爪的形象出現,活脫脫一個混世小魔王,當時的愛麗也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孩。
2013年她把自己的畫稿出版成冊,書名就是她的部落格名字《HyperboleandaHalf》(中文名《我幼稚的時候好有范》)。而此時她因為抑鬱症,已經淡出人們視線和網路快1年多了。這1年多里愛麗在和抑鬱症做著鬥爭,她把這一切心理活動,都在畫作中反映了出來。
國內抑鬱症患者翻譯的愛麗相關畫作,反應了抑鬱症換證的痛苦與絕望。畫作中頻頻出現消極厭世、對社會、對周圍的人都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世界灰暗、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等等內容,都是愛麗在與抑鬱症鬥爭中出現過的想像。
但是愛麗在這本書出版時,更新了自己的部落格,內容是講述了自己患抑鬱症以來一年多時間的心路歷程,勸導病友們積極治療,尋回人生的意義。
當我們都在用愛麗創造出來的人物,抒發我們的愉悅時,可能無論如何想不到,這樣一個歡快的角色,來自曾經對世界沒有興趣、絕望的人筆下。
網友觀點
吐槽漫畫刷屏了,並不是說明廣大網友一身怨氣、無心工作和生活,幾位不同崗位的員工都表示並不是那樣,這其實就是個生活調味劑而已。其中一位白領認真地表示:“這是在釋放情緒,不代表我厭倦了我的工作,反而它其實是一種反思。我的工作或許不完美,我也知道這些,但我依舊熱愛它。”
吐槽歸吐槽,工作歸工作。“畢竟,每個崗位上的人都有自己的苦衷;而那些能夠接受挑戰完成任務的員工,才會得到滿足和成就感。”網友表示,“這是在釋放情緒,不代表我厭倦了我的工作,反而它其實是一種反思。“換句話說,可否視為對自己靈魂的拷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