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60年3月,為適應成都體育學院事業發展的需求,在原有內部刊物《體育教學》的基礎上,以“第一次科學討論會論文專輯”為創刊號的《成都體育學院學報》正式公開出版,並定為季刊。
1966年-1976年停刊,於1976年復刊,暫名《成都體育學院院刊》。
1979年3月,《成都體育學院學報》正式復刊,成為“文革”後全國體院中較早復刊的學報之一。
1982年起,按季刊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至20世紀末。
2000年,學報從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4年,學報首次被選為CSSCI來源期刊。
2008年,又改為單月刊。
2012年,期刊啟動了網上采編系統。
2014年11月18日,《成都體育學院學報》成功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
2015年,學報改為雙月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設有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運動競賽與訓練學、學校體育學、運動人體科學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15日官網顯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編委會擁有編委27人,特聘編委5人,英文編輯2人。
編委:王廣虎、王純、王宏江、盧鋒、叢寧麗、田虹、劉青、劉建和、孫淑慧、李林、李在輝、蘇全生、陳振勇、肖進勇、何穎、何本祥、邱建鋼、吳向明、周繼和、侯樂榮、郝勤、駱建、袁瓊嘉、舒為平、程林林、藍肇熙、潘小非
特聘編委:王家宏、王健、劉宇、孫葆麗、張忠秋、季瀏、劉展(美國)、尤同建(美國)、AlunRees(英國)
英文 編 輯:李在輝、楊鳳軍
學術交流
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科學分會和成都體育學院期刊部主辦、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和江蘇體育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的2016年第二屆體育學科發展青年論壇於2016年10月20-22日在蘇州大學舉行。該次論壇的主題為“體育現代治理與產業發展創新”。共有來自全國約40所高校的80餘名專家、學者及青年作者參加了這次學術交流活動。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該刊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錄)》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年,重新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17-2018)。入選“複印報刊資料”轉載重要來源期刊。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6032篇。
據2018年5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載文量為1971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總被下載1622545次、總被引71813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102、(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09。
據2018年5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被引量為21942次、下載量為82950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影響因子為1.0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為第939名;在大學學報(教科文藝),體育(356種)排第16名。
榮譽表彰
1992年-2016年,該刊一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先後獲得“四川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等榮譽。
2004年,在全國首次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的評選中,被評為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2010年,獲得 “第三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
2013年,獲得“第一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
2014年,榮獲“第二屆四川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及“2014年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5年,獲得“第二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
2015-2016年,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學術期刊排行榜中,《成都體育學院學報》排第8名。
2016年,獲得“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2017年12月,榮獲“第三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名刊”稱號。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始終堅持為體育教學、訓練、科研服務的辦刊宗旨。
辦刊作風
嚴謹求實
現任領導
編輯部主任:王宏江
編委會主任:陳偉
名譽主編:劉青
主編:舒為平
副 主 編:潘小非、王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