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成都市下轄區]

武侯[成都市下轄區]
武侯[成都市下轄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武侯區於1991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地處成都市西南部,因境內武侯祠而得名,武侯區與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雙流區接壤。武侯區歷史文脈悠久、文教資源豐富。境內有武侯祠、望江樓、等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底蘊厚重、引人入勝;四川大學、中科院成都分院等數十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社會事業領先發展,公共服務高位均衡,是“全國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特色示範區”、“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 武侯區是國務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區內“科技一條街”是全國第二大信息產品集散地,超威半導體公司(AMD)、聯想等多家全球知名企業在此設立區域行銷總部。全區擁有高新技術和創新型企業158家,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發展重要支柱。 武侯區是國務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區”、“中國科技進步先進區”,是“中國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特色示範區”、“中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武侯區 武侯區

武侯區因區內蜚聲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所轄區域古為蜀國地域。秦時屬蜀郡,三國時屬漢益州蜀郡成都縣,唐時分屬益州華陽縣和雙流縣。宋、元、明、清、民國時分屬成都府、華陽縣和雙流縣。20世紀50年代分屬成都市東城區、西城區、郊區及雙流縣、華陽縣。60年代以後,分屬成都市東城區、西城區、金牛區和雙流縣。

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區劃調整設立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等5個城區。 簇橋鄉等地區劃入武侯區。

1991年1月1日,武侯區正式對外辦公,轄小天竺、致民路、望江路、漿洗街、跳傘塔、玉林等6個城區街道辦事處和桂溪、石羊場、永豐、簇橋等4個鄉(分別增掛三瓦窯街道辦事處、石羊場街道辦事處、永豐場街道辦事處、簇橋街道辦事處牌子)。

1994年4月,設立肖家河街道辦事處。

1995年6月,設立芳草街街道辦事處。

1996年5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都高新區從武侯區劃出;石羊場鄉(含石羊場街道辦事處)、桂溪鄉(含三瓦窯街道辦事處)、肖家河街道辦事處和芳草街街道辦事處劃歸成都高新區代管;另設立火車南站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桂溪鄉鐵路以北、二環路以南區域;同時,雙流縣行政區劃調整後的金花鎮和機投鎮劃歸武侯區管轄。雙流縣晉陽片區(“五大花園”)劃歸武侯區管轄。

武侯區標準地圖(2016年5月) 武侯區標準地圖(2016年5月)

1997年6月,設立雙楠街道辦事處。1999年1月,分別在金花鎮和機投鎮設立金花橋街道辦事處、機投橋街道辦事處。2000年12月設立晉陽街道辦事處。

2002年6月,永豐場街道辦事處更名為紅牌樓街道辦事處。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8月,撤銷永豐鄉、簇橋鄉、機投鎮和金花鎮的鄉鎮建制,實行單一的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

2007年3月,經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小天竺、致民路兩個街道辦事處,將其管轄區域劃歸望江路、跳傘塔、玉林等3個街道辦事處管轄;將原簇橋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一分為三,分別由簇橋街道辦事處和新設的簇錦街道辦事處、華興街道辦事處管轄。

2010年1月對金花橋、簇橋、機投橋和華興等4個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的九架車、花龍門、文昌、涼水井、新苗、馬家河、七里、白佛、瓦房、雙鳳等10個行政村進行調整。

2014年末,武侯區轄漿洗街、望江路、火車南站、跳傘塔、玉林、雙楠、紅牌樓、晉陽、機投橋、簇錦、華興、簇橋、金花橋等13個街道辦事處、1個管委會,87個社區,面積76.56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武侯區13街道行政區劃圖 武侯區13街道行政區劃圖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武侯區管理13個街道:漿洗街街道、望江路街道、玉林街道、跳傘塔街道、火車南站街道、雙楠街道、晉陽街道、紅牌樓街道、簇橋街道、機投橋街道、金花橋街道、簇錦街道、華興街道。

另外,還有芳草街街道、肖家河街道、石羊街道、桂溪街道被成都高新區託管。

自然環境

位置

武侯區位於成都市城區西南部,東與錦江區隔河相望,北與青羊區毗鄰,西南與雙流區接壤,東南與高新區相連。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3°56′45″~104°05′33″北緯30°34′31″~30°39′49″之間。東西長約13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

地形

武侯區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略微傾斜,政區地形呈蝶狀,平均海拔高度570.50米,以沙土為主,土地肥沃,屬都江堰自流灌區。江安河、錦江(南河、府河)、清水河流經武侯區時於東、西、北三面形成環圍之狀。

氣候

境內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快,但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出現倒春寒;夏季較熱,多大雨、暴雨;秋季氣溫下降快,多連綿陰雨;冬季溫暖,空氣潮濕,少霜雪,多雲霧,日照少,少數年份有積雪。

人口民族

截止2010年武侯區常住人口為108.38萬人,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十年淨增加47.11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5.87%,戶籍人口58.84萬人,比2000年的40.01萬人,增加18.83萬人。人口增加主要是外來人口的增加。武侯區人口密度居全市之首為14451人/平方公里。

2010年武侯區家庭戶達到36.93萬戶,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17.59萬戶增加了19.34萬戶,增長109.95%。

2010年11月1日零時,武侯區65歲及以上人口為7.78萬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3.79萬人增加3.99萬人,增長105.28%,占全區常住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6.18%上升到7.18%,增加1.0個百分點。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那么這個國家就已經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按照這個標準,武侯區人口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2010年,武侯區少數民族人口17830人,比2000年的11028人增加6802人,增長62.59%,少數民族人口占我區總人口的比重1.65%,比2000年下降了0.15個百分點。人口數位居我區前十位的少數民族是:藏族,回族,彝族,土家族,滿族,苗族,蒙古族,羌族,壯族,白族。十個民族總計15212人,占我區全部少數民族的85.32%。

2017年末,全區戶籍人口647123人,其中,男性313313人,女性333810人。全年出生人口8709人,出生率13.5‰;死亡人口8557人,死亡率13.2‰;人口自然增長率0.2‰;人口機械增長率28.7‰。年末常住人口108.6萬人,城鎮化率100%。

政治

區長:林麗

副區長:張亞丹

副區長:吳影夢

副區長:林金輝

副區長:蔣明

副區長:黎焰飈

副區長:潘虹

副區長:李曉季(掛職鍛鍊)

經濟

概況

201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2.4億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0萬元,增長7.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96.2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76.2億元,增長8.2%,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92.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544元,比上年增長8%。三次產業比重為0.001:20.177:79.822。

非公有制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全年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685.7億元,比上年增長8%,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0.5%。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1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04.7億元,增長8.3%。非公有制企業(指個體、私營企業、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實現稅收收入65.5億元,比上年增長33.7%。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商品住宅房庫存面積持續減少,年末商品住宅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末下降21.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75.65元,比上年下降2.68元。

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態勢良好。創新創業載體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新增1家省級工程實驗室、5家市級以上創新平台、60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9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39.2%。高技術製造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5.2%,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6.5%。全年技術改造投資55.2億元,增長7.3%。網路零售保持高速增長,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0.8%。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信息消費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0.6%、11.5%、11%。

發展質量效益有所改善。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5.2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地方稅收收入完成42.1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1.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8.9億元,比上年增長242.5%。全年淨增規模以上工業和服務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資質以上建築業和房地產企業65家。

第一產業

2017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4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70萬元,比上年增長7.5%。

第二產業

2017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42.2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分行業看,規模以上工業16個行業大類中有8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3.4%,食品製造業增長10.3%,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長0.1%,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下降28%,家具製造業下降38%,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22.5%,醫藥製造業增長20.9%,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增長33.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3.4%,金屬製品業下降3.4%,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3%,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下降1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4.6%,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10.8%,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7%。

全年7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9億元,比上年下降1.2%,實現利潤總額15.4億元,比上年下降5.7%,實現利稅總額21.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年末資產總計223.1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全年實現工業投資28.6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6%。

表1:2017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 位 產 量 比上年增長(%
風機 595.0 15.8
礦山專用設備 2522.0 65.3
滅火器 170000.0 -11.0
電視接收機頂盒 3663719.0 85.9
電子元件 萬隻 0.3 -85.1
營養、保健食品 139.1 24.1
中成藥 259.1 -46.4
電焊機 38254.0 146.5
萬雙 861.7 -28.9
家具 126128.0 -27.2
水泥專用設備 6470.0 19.0
冰乙酸(冰醋酸) 9130.0 0.3
服裝 萬件 25.3 -12.6
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 320.0 32.2
地面通信導航定向設備 1022.0 26.0
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 116.0 0.0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11052.0 -58.1
影像投影儀 28303.0 -1.3

建築業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59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330個,實現利潤18.3億元,比上年增長69.8%;實現總產值391.4億元,比上年增長46.4%;施工面積2040.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0.9%;竣工產值208.3億元,比上年增長69.9%。

第三產業

成都武侯區 成都武侯區

2017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2.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餐飲收入75.8億元,增長10.6%,商品零售收入816.7億元,增長11.1%。334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企業實現零售額67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293.1億元,增長30.8%。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5.1%,化妝品類增長34.6%,金銀珠寶類增長9%,日用品類增長27.4%,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32.8%,書報雜誌類下降44.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6.7%,中西藥品類增長50.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5.9%,家具類增長1.8%,通訊器材類增長30.1%,汽車類下降2.3%,石油及製品類增長0.4%,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20.8%。

2017年全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91億元,增長65.6%;更新改造投資55.2億元,增長7.3%;房地產開發投資132.8億元,下降15.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入資金1.4億元,下降34.7%;第二產業投入資金28.6億元,下降28.5%;第三產業投入資金449億元,增長27.8%。73個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08.3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43.5%。民間投資實現173.5億元,比上年下降11.7%,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36.2%。

房地產投資有所放緩。全年共有施工項目57個,完成投資額132.8億元,比上年下降15.7%;開發項目施工面積58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其中新開工面積84.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81.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6%;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14.3億元,比上年下降22.4%。

2017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82.1億元,比上年增長8%。引進省外內資項目783個;實際到位內資346.8億元;利用外資實際到位9.15億美元。全年新簽約引進市級重大項目31個;新引進英國保誠、美國美敦力等5家世界500強企業;“2017中國西部(四川)國際投資大會”簽約項目22個,簽約總金額336.3億元;“2017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簽約項目27個,簽約總金額466.9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武侯[成都市下轄區] 武侯[成都市下轄區]

2017年, 武侯區共有中國小76所,其中公辦中國小51所,民辦中國小25所;幼稚園155所,其中公辦幼稚園39所,民辦幼稚園116所。在校學生14.5萬人,在崗教職工1.3萬人。全年教育總投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5%,落實保障教育惠民資金1.1億元。接收6768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入學。全區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新建成幼稚園8所,新增學位3150個。創辦成都市一級園1所。新(改擴)建國小2所,回收回購幼稚園2所,新增學位2430個。區域學校“體育藝術2+1”項目合格率98.7%。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98%。區域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合格率國小93.5%、國中89.7%、高中86.5%。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總達成度、教育國際化發展水平均位列全市第一。

衛生

2017年,全區共組建家庭醫生團隊113個,覆蓋率達50.3%。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病人免費治療在治人數1675人,其中:免費救治愛滋病1209人、結核病464人、瘧疾2人。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6%,孕產婦死亡率9.4/10萬,嬰兒死亡率3.1‰,0-5歲兒童死亡率4.2‰,0-3歲兒童系統管理率95.6%,全區分娩新生兒30235人,免費代謝性疾病篩查29851人,篩查率為98.7%,免費聽力篩查29783人,篩查率為98.5%,耳聾基因篩查7952人。關愛特別扶助對象1136人,扶助金額 813萬元。全面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8731人,發放金額 50.9 萬元。

科技

2017年,全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16家。全年組織申報各類科技計畫項目475項,立項294項,其中國家級立項41項,獲得資助資金845.6萬元;省、市級立項253項,獲得資助資金5585.7萬元。全年共安排區級套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2186.7萬元。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和專利獎12項,其中,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獲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全年申請各類專利19934件,其中發明專利8189件。

文化

2017年,武侯區確立“文創武侯”戰略定位,文創項目加快推進。按照“一城”“一帶”“一坊”“一港”的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建設三國蜀漢城、天府芙蓉園、成都音樂坊等28個重大文創項目,計畫總投資超過600億元,其中,“水韻天府”文化旅遊休閒街區(一期)建成投運,四川國際文化人才港、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等重大文創項目加快推進。組建規模10億元的體育文娛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建成文創專業樓宇20餘萬平方米。

全年開展“武侯鬧春”、“文化四季風”等民眾文化活動1600餘場,舉辦第六屆非遺節武侯分會場;赴加拿大和突尼西亞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4場;區文化館開設文化藝術培訓班120個,區圖書館新增身份證免押金註冊讀者近6000人,文獻流通量27萬餘冊次,接待到館讀者流通近39萬人次;建成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示範點10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10個、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城區格線化示範點2個、文化地標11個。

體育

2017年,武侯區全年開展“運動成都·活力武侯”、“諸侯爭鋒”等全民健身活動465場次,參與總人數達85萬餘人次;承辦菁英航運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2017年中國桌球公開賽(成都)、2017年“巴蜀武道杯”全國青年跆拳道錦標、全國圍棋甲級聯賽、2017NESO全國電子競技公開賽等大型賽事;新建成都市示範性五人制足球場8片,七人制足球場地2片;室外健身設施新建16條、更換17條、補建3條;完成4400餘人免費國民體質測試和健身指導,向民眾免費開放體育鍛鍊人次達50104人次。

社會保障

2017年,武侯區城鎮職工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徵收50.7億元。全年擴面淨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7.5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9萬人、工傷保險7.1萬人、生育保險7.3萬人,失業保險6.4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5553人,參保覆蓋率達到95%以上。

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通過“慈善惠民超市”為低保人員提供購物補貼130.1萬元。為21412人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12.2萬元,累計月人均補差519.4元。醫療救助1216人次,救助資金86.8萬元,城鄉醫療救助民政政策範圍內住院自付費用救助比例達到75%以上。為1795名低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和孤兒購買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補充醫療保險資金132.5萬元。發放臨時救助金48.1萬元。對低收入群體及孤兒一次性價格補貼56.2萬元。發放散居孤兒生活費11.1萬元。資助低保家庭學生12.7萬元。為533戶特殊困難民眾購買“雪中送炭”專項意外及補充醫療保險390.3萬元。惠民殯葬補貼197萬元。全年為居家養老服務對象支付服務費用151萬元。“松鶴延年”老年人意外傷害及健康保險總計607.6萬元。向80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補貼1420萬元。“社區長壽食坊”就餐點6個,全年共為7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午餐補貼12萬餘元。截止2017年末全區有敬老院、養老院29所,床位數2405張,入住老人1300人。

勞動就業

2017年,武侯區適齡勞動力43.9萬人,就業人數43萬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6121人,幫助推薦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789人,其中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31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02%。

居民生活

2017年,武侯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18元,比上年增長8.2%。從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24167元,比上年增長8.1%,經營淨收入4431元,比上年增長8.6%,財產淨收入4521元,比上年增長7.2%,轉移性淨收入8899元,比上年增長8.8%。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689元,比上年增長7.7%。

城市建設

2017年,武侯區完成智谷大道三段等7條道路建設。建成碧雲路幼稚園項目配建文化活動中心等12個公建配套項目,開工建設公建配套項目14個,簽訂公共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契約23個,組織並監督移交公建配套項目4個。維護人行道529條、車行道533條,檢測橋樑131座;清掏雨污水管道196.1公里,9363座檢查井和進水井;更換2535套檢查井井蓋和水籬子。道路“黑化”整治25條,啟動實施紅牌樓片區、雙楠片區等42條道路“黑化”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整治車行道9500平方米、人行道760平方米。投入專項經費2.1億元清掃道路1430萬平方米。城區生活垃圾收集實現袋裝化,處置清運生活垃圾40.5萬餘噸,無公害處理率達到100%。2017年末,全區園林綠地面積達2282.4公頃,綠地率38.9%;全區園林綠地覆蓋面積2624.8公頃,綠地覆蓋率44.8%;人均綠地面積37.9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16.5平方米。

環境保護

2017年,武侯區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深入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治理“650”工程。全年共啟動四級以上應急預案7次,升級為二級應急預案2次,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3天,比上年增加22天。轄區內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7090.9萬噸。

大力實施“三治一增”,建成12個小遊園、微綠地,新增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新建綠道9公里,打造花樹街區5個,最佳化提升特色道路50條;全面落實“河長制”, 重點治理黑臭水體3條,對12條黑臭水體實行全線截污、生態修復。關停“散亂”企業1698家,關停、改造碳烤店195家。

交通運輸

成都武侯區 成都武侯區

武侯區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349公里,二級以上公路占39%。區內縱向有人民南路、高新大道、成雙大道、武侯大道、草金路等,橫向有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武青路、繞城高速公路等。過境公交線路有100餘條,主要線路是1路、6路、8路、10路、11路、12路、16路、19路、21路、26路、27路、28路、34路、35路、42路、43路、45路、47路、48路、49路、51路、52路、53路、55路等。位於新南門的成都旅遊集散中心(原新南門汽車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旅遊客運中心,該站營運線路45條,客運線路遍布全川並輻射省外,車站可容納400位旅客,日均運送旅客9500餘人次。

旅遊景點

武侯祠

武侯祠 武侯祠

武侯祠位於成都南門武候祠大街,武候祠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武候祠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武侯祠是紀念三國時蜀漢丞相武鄉候諸葛亮的祠堂。

武侯祠占地面積五十六畝(37000平方米)。今存高達12米的劉備墓(惠陵)、蜀漢“直百五銖錢”和47尊蜀漢人物塑像等珍貴文物。尤以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出師表》和文、書、刻號稱“三絕”的《漢丞相諸葛亮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成都大廟會 成都大廟會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國文化聖地。它位於成都市區,是全國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紀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廟宇,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組成,系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樓公園

望江樓公園位於成都市區,園內的主要建築,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其紀念性建築有:薛濤井、濯錦樓、吟詩樓、浣箋亭、五雲仙館等。園內崇麗閣系晚清重建,極為壯觀,是成都一大標誌性建築。園中種植100餘種竹。形成該園獨有的風格。

清水河公園

清水河公園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機投橋街道萬壽村,緊鄰清水河與三環路接壤,占地面積33.33萬平方米。公園於2004年12月開工,2005年9月竣工,總投資2230萬元。公園以市樹銀杏、市花芙蓉為主題,其歷史內涵源於前蜀皇帝王建。公園景區由主大門景區、銀杏廣場景區、兒童活動娛樂和健身區、湖岸景區、郊野森林氧吧景區五大部分組成。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4日,武侯區榮獲2017年工業百強縣區。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當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