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局關於深化城鄉教育互動發展促進教育圈層融合的意見

2012年2月29日,成都市教育局以成教發〔2012〕4號印發《關於深化城鄉教育互動發展促進教育圈層融合的意見》。該《意見》分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主要途徑、工作機制4部分。《意見》提出的主要途徑是:區縣聯盟;學校結對;委託管理;優質輻射。

基本信息

成都市教育局關於深化城鄉教育互動發展促進教育圈層融合的意見

成教發〔2012〕4號

各區(市)縣教育局、高新區社會事業局:

為認真貫徹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五大興市戰略”,促進教育“三圈一體”優質均衡發展,率先在中西部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現就深化城鄉教育互動發展,促進教育圈層融合提出如下意見,請遵照執行。

指導思想

深入實施“三圈一體”戰略,以區縣聯盟和跨區域學校結對為主要載體,促進縣域之間、學校之間在事業規劃、制度建設、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教學質量、課題研究、校外實踐等多方面的聯動發展,增強圈層教育的事業共謀、管理共進、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師資融合、文化濡染,推進優質教育資源滿覆蓋,促進教育“三圈一體”發展和圈層融合。

工作原則

平等互補原則。互動雙方要充分了解對方發展需要,共同規劃、制定發展目標,促進相互補充、相互提高,實現共同發展。

聯動共享原則。互動雙方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開展活動,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共用特色教育基地、實踐教育基地,在重大項目、專項建設方面加強合作,實現全方位融合發展。

特色發展原則。要充分尊重縣域和學校的文化差異,注重培育和發展不同學校的文化特色,在提高整體教育水平的同時,打造各具特色的學校文化。

主要途徑

區縣聯盟

1.聯盟範圍

全市19個區(市)縣及成都高新區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一對一”教育聯盟關係。

錦江區——金堂縣

青羊區——蒲江縣

武侯區——新津縣

成華區——大邑縣

金牛區——邛崍市

成都高新區——都江堰市

雙流縣——青白江區

溫江區——崇州市

新都區——彭州市

龍泉驛區——郫縣

2.工作重點

聯盟雙方要統籌謀劃兩地教育有效融通的途徑和方法,深化交流共享機制建設。要統籌兩地在區域發展規劃、重大政策制定、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的共享,促進管理融合;統籌雙方行政管理人員、學校幹部教師的定期交流,促進人員融合;統籌兩地教師共同培訓、區域課題協同研究等,促進研究融合;統籌雙方信息資源套用、遠程教學互動、重大項目實施等的合作,促進資源融合。

學校結對

1.結對範圍

聯盟雙方要根據區域教育發展整體需求,結合學校實際,遴選一批普通中國小校(幼稚園),實行跨區域學校“一對一”結對發展。要優先遴選優質學校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結對。充分發揮專業職教集團的作用,促進職業學校的共進共贏。學校結對名單由聯盟雙方共同商定,報市教育局備案。

2.工作重點

結對學校要在學校辦學理念、教育教學制度建設等方面加強交流,推進管理水平同提高;開展幹部教師交流、教學研究、“師徒結對”等,推進隊伍素質同提升;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學生“手拉手”活動、課堂教學遠程互動等,推進學生成長同進步;在學校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等方面相互學習借鑑,促進學校文化同繁榮。

委託管理

1.委託範圍

聯盟雙方經過協商,一方委託另一方的優質學校管理本區域內的薄弱學校、農村學校、新建學校。

2.工作重點

聯盟雙方在尊重結對學校意願,並經充分論證基礎上,深化學校結對,探索契約制的學校委託管理方式,促進雙贏共生、可持續發展。聯盟雙方和學校雙方分別簽訂委託管理協定,明確各方責、權、利,力爭通過3年一輪的委託管理,快速提升被委託管理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委託管理協定》報市教育局備案。

優質輻射

各聯盟之間、結對學校之間,可根據實際,採取共同體、名校集團、對口幫扶等多種模式,有效發揮公共優質教育資源的骨幹、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激發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的後發優勢,促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推動全市教育發展水平整體提升。

工作機制

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區縣聯盟和學校結對工作由成都市教育局統一領導,區(市)縣和學校分級負責。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服從、服務大局,加強領導,落實措施。聯盟雙方和學校雙方要根據發展需求,分別商訂協定,制定規劃和切實可行的年度計畫,建立協商制度和保障機制。

完善捆綁考核機制

市教育局將區縣聯盟和學校結對工作納入對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年度目標,實行捆綁考核。聯盟雙方要建立結對學校的捆綁考核機制,將結對學校的教育管理、隊伍建設、學生活動和教育質量等方面工作實行“捆綁”考核,重點考核規劃、計畫、措施落實情況和工作成效,對在互動交流中做出貢獻的學校和人員,共同表彰獎勵,對結對學校給予經費支持。

完善表彰激勵機制

市教育局設立城鄉教育互動發展專項經費,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區(市)縣採取“以獎代補”方式予以專項支持。對主動交流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的幹部教師,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予以傾斜。對“手拉手”活動開展好的區(市)縣,在市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先進班集體等評比中予以傾斜。各區(市)縣也要建立相應激勵制度。

成都市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