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

2016年12月6日,《成都日報》第5版公布《成都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該《方案》分總體要求、加快構建空間規劃體系、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實施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動、實施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行動、努力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施綠色生活全民參與行動、強化基礎能力保障、強化組織實施保障9部分32條。

簡述

2016年12月6日,《成都日報》第5版公布《成都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成都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四川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的安排部署,深入落實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以保護生態不計其利、面向未來不計其功的責任擔當,全面構建空間規劃、綠色產業、生態文明制度三大體系,深入實施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綠色生活全民參與三大行動,強化基礎能力、組織實施兩大保障,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由“環境換增長”向“環境促增長”轉變,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文明祥和、可持續發展的美麗中國典範城市,使成都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在資源開發利用中,把節約放在優先位置,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與發展中,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建設與修復中,以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

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建立在資源得到高效循環利用、生態環境受到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

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不斷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創新,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傳承蜀水生態文明精髓,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既立足當前,著力補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短板,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又著眼長遠,加強頂層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相結合,持之以恆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實現以下目標:

——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最佳化。經濟、人口布局向均衡發展,空間開發強度、城市空間規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鎮空間結構不斷完善,城鄉結構和空間布局明顯最佳化,“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路城市群和大都市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國土開發強度控制在27.43%以內。

——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資源、能源消費總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結構最佳化,資源綜合利用、回收利用、循環利用水平提升,資源產出效率明顯提高,資源利用方式明顯轉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達到省控制目標,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高;用水總量控制在69.3億立方米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低於40立方米,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6,中心城區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0%。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穩中有升,占比力爭達70%,冬季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PM2.5年均濃度小於50微克/立方米;岷江、沱江流域成都段重要水功能區達標率分別達到46.7%、55.6%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比例達到50%,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1.22萬公頃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0%,森林蓄積量達到3450萬立方米,濕地保有量達到2.87萬公頃以上,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

——生態文明重大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激勵機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關鍵制度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生態文明社會風尚基本形成。生態文明科普宣傳、公共教育和專業培訓等工作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眾參與度明顯提高,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成為社會風尚。

二、加快構建空間規劃體系

(四)最佳化全域空間開發格局

落實主體功能定位。全面落實《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重點開發區域”的總體定位,劃定全域主體功能分區,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國土空間集約高效利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多規合一”。加快推進蒲江縣“多規合一”試點,適時擴大試點範圍。對不同主體功能分區的產業項目實行差異化市場準入政策,明確都市生態涵養區、都市生態管控區準入事項,明確都市功能最佳化區、都市功能拓展區、都市現代農業區禁止和限制發展的產業,區域規劃編制、重大項目布局必須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發揮主體功能區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基礎性作用,促進開發內容調整、開發方式轉變、開發秩序規範、開發效率提高。

最佳化城鄉空間結構。全面評價市域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統籌謀劃人口分布、產業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推動空間結構與城市規模、產業發展和生態容量相適應。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積極開展國土綜合整治。最佳化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嚴格保護城鄉生態環境,擴大城鄉綠色空間,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發展格局、產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

(五)劃定資源環境生態紅線

嚴守資源消耗上限。加強能源、水、土地等戰略性資源管控。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消耗強度“雙控”制度,將節能評估審查作為控制地區能源消費總量和增量的重要措施。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確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重大產業布局等,必須進行水資源論證。劃定全域各級城鎮建設用地開發邊界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和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對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規模實行總量控制,落實耕地占補平衡。

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將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環保責任紅線,合理確定污染物排放總量限值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實施成渝城市群國家重點控制區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實行脫硫脫硝並舉、多種污染物綜合減排。全面推進飲用水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內生態保護和環境整治,依法取締排污口。嚴格實施農產品產地安全區劃和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強化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風險評估。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將法律法規要求為禁止開發建設的區域以及維護市域生態大格局的核心生態區域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生態紅線區劃技術規範和管制措施,切實加強保護與監督,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六)大力推進綠色城鎮化

加強綠色城鎮規劃。認真落實新型城鎮化規劃和市域城鎮體系規劃,推動城市空間形態從單中心向雙中心、從圈層狀向網路化的戰略轉型,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路城市群和大都市區發展格局。按照“獨立成市”理念推進衛星城建設,同步推進小城市、特色鎮建設。加強城鄉“三區四線”規劃管理。

提高城鎮發展質量。科學確定城鎮開發強度,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區人口密度,從嚴供給城市建設用地。以複合用地功能為支撐,就近完善城市公共配套,促進區域職住平衡。合理確定新區建設規模,強化新區產業支撐,推動產業和人口同步聚集,有序拓展城鎮發展空間。提倡城鎮形態多樣性,全面推行“小街區規制”,提升微循環、增強通透性、體現人情味,延續城鎮發展文脈。大力推進國家級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溫江區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

切實加強城鎮管理。依託山體、水系、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資源,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城鎮綠地、濕地、通風廊道等系統,劃定並強化城市綠線管制,積極建設綠色生態城區。加快推進國家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建設。提高城鎮供排水、防澇、雨水收集利用、供氣以及市容環衛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強城市感知系統建設,構建智慧型交通、智慧型建築、智慧型地下管網、智慧型城管、智慧型安全保障為一體的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管理體系。

(七)加快建設美麗鄉村

以“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為重點,全域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著力保持農村特色、生態環境和田園風光。完善鎮域村莊規劃,通過保護、改造、新建有機結合的方式,整體提升農村村莊建設水平。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水源保護區內的生態農業建設和退耕還林還草。推進農村生態扶貧,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危舊房改造,嚴格控制面源污染,開展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加強農村綠化美化。強化傳統村落、川中丘陵和川西林盤保護,開展鄉村博物館示範點建設。

三、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八)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成都製造2025規劃》,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先進制造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智慧型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採用先進適用節能低碳環保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最佳化升級。強化項目準入的綠色評價,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

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加強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動態監測,推動產能過剩行業實施兼併重組或轉產升級,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複建設。以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強化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強制性標準約束,推進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搬遷改造。

調整最佳化能源結構。推動傳統能源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低碳利用,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實行煤炭消費總量及煤質中長期控制目標責任管理,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

(九)加快發展綠色產業

發展節能環保低碳產業。聚焦節能環保裝備的研發、製造、運用,推動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加快金堂縣、成華區、錦江區、成都高新區等節能環保裝備製造和服務業基地建設。建立節能環保名優產品目錄,引導綠色消費。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快核電、風電、頁岩氣等新材料、新裝備的研發和生產。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積極推進分散式能源發展,探索建築光伏發電一體化。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成都市服務業發展2025規劃》和服務業提升行動,重點推動金融、科技、信息、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推動商貿流通、旅遊、文化創意、健康服務等生活服務業多樣化國際化發展,加快建設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業向集約式、經濟型、現代化轉變。依託鄉村生態資源,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林產業,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加快建設一批觀花賞葉聞香品果走廊和基地。

(十)推動科技創新

重點突破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開發、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領域關鍵技術。充分發揮市場對綠色產業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選擇的決定性作用,著力培育以企業為主體、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參與的技術創新聯盟。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加快成熟適用技術的示範套用。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綠色生態”行動計畫,完善綠色科技創新人才引育、激勵、使用機制。

四、實施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動

(十一)全面推進節能降耗

組織開展國家、省重點工業企業節能行動,實施重點產業能效提升計畫。大力推進建築、交通、商業、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加快實施高耗能鍋爐和窯爐改造、能量系統最佳化、餘熱余壓利用等重點節能工程。嚴格執行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加快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建立健全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新建民用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加快推進建築工業化,提高裝配式建築比例。深化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快完善公共運輸網路,大力實施公交優先發展,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推廣節能與新能源交通運輸裝備。強化商業和民用節能,鼓勵使用高效節能農業生產設備。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創建。加快智慧型電網建設,實現配電自動化全覆蓋。

(十二)加強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按照嚴控增量、盤活存量、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率的原則,加強土地利用的規劃管控、市場調節、標準控制和考核監管,完善土地供給機制,推廣套用節地技術和模式。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完善建設項目用地全程管理機制、項目用地“後評估”制度、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機制。全面建立產業園區土地利用績效評估制度,開展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改革試點。科學開發和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探索農林用地高效利用機制、農村宅基地自願有償騰退機制,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同地同權同價同責。

(十三)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

加強用水效率控制,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嚴格控制缺水地區、水污染嚴重地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及脆弱區高耗水、高污染行業發展。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節水農業,加強城市節水,推進企業節水技術改造,淘汰高耗水工藝、技術和裝備。開發利用非常規水,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再生水利用技術和水質級別,構建再生水利用體系。推廣高效節水技術、設備和產品,深化國家節水型城市和省級節水型社會重點縣建設,創建節水型公共機構、企業(單位)。

(十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建立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產業體系,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推進工業廢氣、廢水、廢渣的綜合治理和回收再利用,推進能源的循環和梯級利用,鼓勵園區引進共生和補鏈項目,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深化農林牧漁多業共生、農工複合的循環型農業。大力發展低碳旅遊,推動零售批發、餐飲住宿、現代物流業循環發展,促進服務主體綠色化、服務過程清潔化。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際網路服務平台建設,鼓勵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和深度加工。開發利用“城市礦產”,加快建設金堂縣廢舊家電和電子電器、龍泉驛區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基地。逐步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收運、分類處置,加快建築垃圾消納場、近遠郊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開展循環經濟示範,研究推進靜脈產業園區建設,建設蒲江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

五、實施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行動

(十五)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

築牢生態安全格局。最佳化提升“山、水、田、林、湖”生態本底,規劃構建“兩山兩環、兩網六片”的市域生態安全格局。築牢龍門山、龍泉山“兩山環抱”生態屏障;加快環城生態區建設,全面建成“六湖八區”湖泊濕地水系,加快推進城市森林和綠道建設;強化生態隔離區建設,發展城市走廊間組團式綠地,推進區(市)縣支線健康綠道建設,實現綠道系統全域覆蓋。加快建設“六河、百渠、十湖、八濕地”市域水網體系,大力推進“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

推進生態工程建設。繼續加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深入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大規模綠化全川成都行動等重點生態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完善國有林場經營管理體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抓好龍門山生態植被保護建設,實施龍泉山生態提升工程,形成重點區域植物類型多樣、景觀類型豐富的森林生態格局。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促進生態功能改善。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典型生態系統建設,基本建成龍泉山森林公園,積極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建設。

提升城鄉綠化水平。改造提升綠化景觀,構建“一區兩環、十五廊七河、多園棋布”總體綠化格局。推進集中建綠、身邊增綠,提升城市道路綠化,加強立體空間綠化。建設公園綠地系統,形成以綜合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為骨幹的城市公園體系;推進賞花基地提檔升級,構建以風景名勝區、綠道、湖泊濕地為主的郊野公園體系。深入實施“增花添彩”工程,再現“花重錦官城”勝景。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李家岩水庫建設,啟動第三水源規劃建設。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強化紫坪鋪水庫、三岔湖、龍泉湖等重點生態功能水體保護,開展重點水源涵養工程建設,統籌實施水土流失治理。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嚴控地下水超采。強化農田生態保護,全面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大退化、酸化、污染、損毀農田改良力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體系,健全生物安全查驗機制,有效防範物種資源喪失和外來物種入侵。

(十六)推進重點污染物減排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建立健全區域總量預算管理、建設項目總量指標前置、初始排污權分配和交易等制度。推廣刷卡排污、分季節分時段管控,逐步收緊排放強度較高地區的總量指標和排污許可總量。加強燃煤電廠、化工、建材、有色等重點行業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通過“以獎代補”推進已達標排放重點企業實施深度治理。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除磷脫氮等改造和升級,推進畜禽養殖業總磷與化學需氧量、氨氮協同治理,對總磷超標水域實施區域性總量控制。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強化對排污單位生命周期全過程監管。

(十七)全面推進污染防治

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和《“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強化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源防治,確保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實施燃煤鍋爐淘汰和清潔能源替代,強化重點企業脫硫、脫硝、除塵設施運行管理。逐步建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源資料庫和重點企業監管名錄,全面推進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加強汽修、乾洗等社會生活源整治和油氣回收治理。採取車用汽油提標、淘汰老舊機動車等措施,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深化道路揚塵綜合整治,實施建築工地揚塵線上監測。嚴控露天燒烤和餐飲油煙污染,逐步提高餐飲油煙淨化率和線上監控率。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深化成都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建立成渝空氣品質預報預警合作機制。

紮實推進水污染治理。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水生態系統2025規劃綱要》,以流域控制單元為基礎實施精準治污,全面推進工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污染防治,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健全流域水生態環境功能分區管理體系,加強良好水體保護,深入治理劣Ⅴ類水體,系統整治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加強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及配套設施建設,嚴格入河(湖)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和新增排污口的設定審批。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提標改造,強化管網配套,開展中心城區深隧排水系統規劃研究;推進鄉鎮和農村新型社區污水收集系統建設,著力解決城鄉結合區域生活污水直排、收集管網破損滲漏等問題。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以耕地土壤環境保護為重點,有效改善土壤環境質量。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建立土壤環境管理資料庫和區域污染防治信息管理平台。嚴控新增土壤污染,推進重點工業企業、園區重金屬污染治理,開展重點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促進農業生產化肥和農藥減量控害,強化廢棄農膜回收利用。重點推進糧食生產基地、菜籃子基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地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土壤治理修復,以及涉重金屬污染企業搬遷跡地、垃圾填埋場等綜合治理和修複試點。

推進固廢和噪音等污染防治。實施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利用規劃和污泥處置規劃,提升區域內綜合處置能力。加快垃圾環保發電項目和收轉運設施建設,推進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妥善處理處置礦渣等固體廢物,健全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廢物等環境風險防範與應急管理機制,嚴格輻射安全許可制度,加強核設施運行監管。進一步強化交通、工業、建築施工、社會生活噪音管控。

(十八)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科學評價氣候變化對我市的影響。加強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降碳工作,全面控制工農業生產、廢棄物處理等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森林、濕地碳匯,加大對溫室氣體自願減排的宣傳和引導,有效減緩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促進全市碳排放總量儘早達峰。加強防洪、抗旱工程體系建設,加強森林和水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積極創建國家低碳城市,探索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提升低碳社區、低碳校園試點示範。

深入開展低碳合作。借鑑和引進先進低碳技術和管理經驗,深入推進中美“可持續及宜居城市建設”“中國-瑞士低碳城市”“成都-波恩低碳可持續發展”等合作項目。加入“中國達峰先鋒城市聯盟”,推進與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等國際國內組織合作。

推進碳排放權交易。探索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工作機制與政策法規體系、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機制、碳排放總量控制與配額管理機制、碳排放權交易運作機制等。常態化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規範實施重點企業碳核查,積極培育第三方核查機構,加快建設西部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

六、努力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十九)健全科學決策機制

健全政策法規體系。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法規規章“立改廢”工作,推廣環城生態區立法保護做法,逐步建立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較完整的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在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環境質量等方面,沒有國家、行業標準的,加快組織制定地方標準;已有國家、行業標準的,結合實際依法制定實施更加嚴格的地方標準;實施能效、水效和排污強度“領跑者”制度,探索在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環境風險高的重點地區執行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完善科學決策制度。堅持依法決策原則,推行重大事項行政決策生態環保風險評估制度,完善生態文明重大決策專家論證制度,開展重大環境政策、規劃和法規的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

(二十)改革行政管理體制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對水流、森林、山嶺、濕地、荒地等所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確權登記,明確國土空間的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監管者及其責任,以及開發利用保護邊界;推進能源、水資源按質量分級、梯級利用,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加強土地用途轉用許可管理。健全企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法律責任,建立資源回收利用制度、企業環保信息公開制度、企業環保信用評級制度。健全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體制機制。落實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要求,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完善跨區域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聯防聯控機制。

(二十一)完善市場化機制

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實行差別化資源價格,繼續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制度,完善污水處理、垃圾處置收費機制。探索建立市場制度。推動資源環境領域的股權、物權、債權、特許經營權等權益交易,探索推行碳排放權和用能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契約能源管理、契約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制定市域內垃圾處置激勵政策,推進建立橫向生態保護激勵機制;建立再生水利用政策引導機制,探索制定非國有公益林政府贖買政策;最佳化電力生產運行方式,優先調度可再生能源發電資源;開展低碳產品認證,推進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建設。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支持設立各類綠色發展基金,探索發行環保彩票,推行綠色信貸,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

(二十二)健全考核問責機制

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評價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績效目標考評指標體系,大幅增加考核權重,強化指標約束。完善政績考核辦法。根據不同主體功能分區的功能定位,實行分類績效評價考核,逐步建立差異化政績評價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健全責任追究制度。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落實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制和責任終身追究制;完善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及問責制度。

七、實施綠色生活全民參與行動

(二十三)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

將生態文明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開展生態教育活動,使廣大學生成為生態文明的宣傳者、監督者和建設者。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幹部培訓教育體系,提高幹部生態文明意識。組織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全國節能低碳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樹立理性、積極的輿論導向,加強資源環境國情和市情宣傳,普及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將生態文明意識融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報導先進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眾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二十四)培育綠色生活方式

廣泛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等綠色行動,推動市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不合理消費。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引導消費者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能效家電、節水型器具等節能環保低碳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絕過度包裝產品。倡導綠色低碳出行,鼓勵個人閒置資源有效利用。在餐飲企業、單位食堂、家庭全方位開展反食品浪費行動。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帶頭厲行節約,全面推行綠色辦公,擴大政府綠色採購。

(二十五)著力培育生態文化

深入挖掘蜀文化中的生態元素,夯實生態文化有形載體,進一步豐富生態文化內涵,精心打造天府之國、蜀水文明、三國文化、客家文化、大熊貓文化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生態文化品牌。將城市文態、業態、形態、生態有機結合,培育成都“宜居、田園、安逸”的特色生態文化。傳承都江堰水文化,建設獨具特色的成都水文化資源庫,切實保護水利遺產與水民俗文化。推進“成都中心”建設,創建一批教育基地,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對生態文化的需求。積極培育生態道德,構建生態文化體系,使生態文明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

(二十六)鼓勵公眾積極參與

及時準確披露各類環境信息,擴大公開範圍,保障公眾知情權,維護公眾環境權益。健全舉報、聽證、輿論和公眾監督等制度,構建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在建設項目立項、實施、後評價等環節,有序增強公眾參與程度。引導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各類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發揮民間組織和志願者的積極作用。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有關組織可提起公益訴訟。

八、強化基礎能力保障

(二十七)加強統計監測和預警調控

加快推進能源、礦產資源、水、大氣、森林和水土流失、土壤環境、地質環境、溫室氣體等主管部門的統計能力和信息化平台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準確性、及時性,定期公布統計數據和監測分析報告,實現信息共享,探索建立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加快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耗線上監測體系建設,完善主要河流斷面水質監測和排污企業監測,健全覆蓋所有資源環境要素的監測網路,構建環境大數據平台。加快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應急等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預警機制,對資源消耗和環境容量接近或超過承載能力的區(市)縣及時採取區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二十八)強化執法督察

建立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加大查處力度,對各類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強化對浪費能源資源、違法排污、破壞生態環境等行為的專項督察,以及對資源開發、交通建設和旅遊開發等活動的生態環境監管。加強執法監督,及時糾正執法主體不合法、程式不規範、行政不作為、亂作為、作為失當等行為。加強行政監察,嚴肅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規干預執法行為。大力推行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加強基層執法隊伍、環境應急處置救援隊伍建設。

九、強化組織實施保障

(二十九)加強統籌協調

強化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職能,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領導,做好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各級黨委、政府要自覺擔負本轄區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責任,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市級相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協調配合,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形成有利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格局。

(三十)加大政策支持

認真執行國家對高耗能、高污染產品有關消費稅徵收政策,全面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生態修復與建設、綠色科技創新等稅收優惠。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資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融資支持。加大市級財政資金投入,充分發揮現有各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先進適用技術研發、監測執法能力建設等。

(三十一)拓展全方位合作

積極舉辦生態文明建設國際論壇、研討會等活動,在國家統籌部署和指導下,加強與世界各國在生態文明領域的對話交流和務實合作。依託中韓、中德、中法以及中古、新川等國際合作園區,積極引進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領域成功經驗和技術。鼓勵節能環保等領域優勢企業走出去,增強成都綠色發展的新動力和競爭優勢。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強與成都平原城市群、渝西崑貴等周邊區域的橫向聯繫,以及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區的廣泛聯繫,在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產業發展、能源開發、碳排放權交易等領域開展跨區域合作。

(三十二)抓好貫徹落實

各級黨委、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根據本方案,抓緊提出本地區、本部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意見,研究制定與本方案相銜接的區域性和行業性規劃,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和時間要求,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模式。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情況要及時報送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發改委)。市委、市政府將適時開展貫徹落實情況專項監督檢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