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成都中醫藥大學視覺生理實驗室創建於1978年, 建立初期主要通過提供模型和簡單的眼科檢查設備,為中醫眼科教學實驗服務。1989年建立了全國中醫系統第一個視覺電生理實驗室並率先實現了結合臨床的中醫眼科實驗教學,同時在眼與五臟相關理論指導下,開展了眼與十二經脈關係及其視覺相關機制的基礎研究,針刺影響視覺功能的機制及作用途徑和部位的研究等科研工作,為中醫眼科傳統基礎理論提供了客觀的實驗依據;先後開展了中藥複方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作用機理的研究、中藥提取物對青光眼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等多項臨床套用基礎研究,分別得到國家科技部“九五”攻關、“十五”攻關、“十一五”支撐計畫、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及教育部等資助;先後在實驗室內建立了十餘種疾病動物模型、多種細胞培養模型,並開展了視覺相關的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在建設過程中,實驗室一直注重將中醫基礎理論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為學科基礎理論和診療技術的創新提供平台和依據。
1999年實驗室被確立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2001年成為四川省中醫眼病重點研究室,2003年成為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005年成為財政部與地方共建高校基礎實驗室,2007年成為財政部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2008年成為四川省中醫藥眼病防治及視功能保護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視功能保護重點研究室。
科研團隊
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共24人。其中專職研究和技術人員6名(博士3名、碩士1名、專科2名),兼職研究人員16名 ,流動碩博士研究生20名。教授10人,副教授6人,中級5人,初級3人;博士9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3人,本科及其他 11人;博士導師7人,碩士導師5人。
人才培養
2001年以來,以實驗室主要技術為支撐培養研究生122人(博士生26人,碩士生96人),規模是“九五”期間(26人,其中博士生11人,碩士生26人)的469%,年均增長速度為73.8%,其中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的年均增長速度為27.2%。畢業研究生66人,其中博士17人,碩士49人,分別是“九五”期間(5人,17人)的340%和288%。
2005-2008年以實驗室主要技術為支撐培養研究生89人(博士生18人,碩士生67人),五官專業本科生104人,其它專業本科生600餘人。承擔了的碩士研究生課程有:《中醫眼科學》、《西醫眼科學》;本科課程有:《中醫眼科學》、《中西結合眼科學》、《中醫臨床眼科學》、《五官局部解剖學》、《中醫眼科學基礎理論》;承擔的實驗課程有:眼科檢查、眼科局部解剖、眼科檢查等。
配套實施
經過多年的建設,實驗室初具規模,占地620m2,下設視覺電生理室、眼影像室、視野室、細胞培養室、膜片鉗室、眼雷射室、眼科免疫形態室、動物模型室、眼科模擬教學實驗室、眼科專業後期教學實驗室10個功能單元。實驗室設備總值710餘萬,萬元以上設備44台件,10萬元以上設備12台件。擁有多焦電生理儀(mfERG)、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系統(OCT-Ⅲ)、眼底雷射掃瞄器(HRA)、眼底雷射斷層掃瞄器(HRT-Ⅱ)、全自動視野儀、免散瞳眼底照相機等一流眼科專業儀器設備;配有成套的細胞培養室、超純水儀、水套式培養箱、顯微成像系統,配置先進的細胞和腦片膜片鉗系統,酶標儀、立體解剖生物顯微鏡、冷凍離心機、震動切片機、PCR儀及電泳儀等病理生理、分子生物學相關設備。
研究領域
本實驗室綜合分析本學科領域研究和發展現狀,結合自身優勢,經學術委員會和院校及國家重點學科等各級評審論證,確定了以中醫藥防治眼底病及其機理的研究、中醫藥視功能保護研究、視覺功能及其相關機制的研究為本實驗室的三大研究方向,並結合本實驗室特點和技術優勢,確定眼科臨床研究技術、眼科基礎實驗技術、眼科數據分析共享技術為實驗室的主要技術研究方向,多年來一直圍繞主要研究方向在相關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眼科臨床研究技術 中醫眼科學作為臨床學科,臨床是所有研究的起點和目標,因此,圍繞中醫藥防治眼底病、中醫藥視功能保護兩大主要研究方向,實驗室全面開展眼科臨床技術研究,重點深入眼底影像評價技術、視功能評價技術、全視野評價技術的相關研究和技術引進,為主要研究方向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眼科基礎實驗技術 視覺功能及其相關機制的研究、中醫藥防治眼病的機理研究是眼科基礎研究的熱點,實驗室在這一方向的研究活躍,著力於眼科視覺損害疾病動物模型的建立、最新基礎實驗技術的引進和創新,建立了以眼病模型、細胞培養、細胞組織電生理、分子免疫技術為核心的,從細胞-組織-整體的中醫藥作用機理研究立體新模式。
眼科數據分析共享技術 隨著各種臨床、基礎研究技術的日益電子化,海量數據的儲存、分析和共享需求日益凸顯,優越的數據分析共享平台將使各項研究如虎添翼,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科學性,有利於數據的深度挖掘,因此本實驗室致力於數據分析共享技術的研究,建立了數據中心,由專人進行維護和管理,為各項研究提供技術支撐和拓展平台。
服務範圍
擁有雷射-多焦視網膜刺激記錄技術,主要技術包括視覺電生理、視網膜及脈絡膜血管造影、視網膜定量分析、整體與細胞電生理、基因指紋圖、多種細胞培養和體外藥物篩選等。
實驗室除面向本學科臨床、科研、教學全面開放外,還重視本學科乃至本單位以外的個人和單位的開放。兩年來,接收本學科以外研究生24人次20個項目,接收華西醫學中心、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瀘州醫學院、河北醫科大學等單位研究生及研究人員入室從事研究工作,並通過技術培訓、企業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實驗室的開放程度。
此外,實驗室還接受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猶他大學、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中醫研究院、中山眼科中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四川省人民醫院、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瀘州醫學院、新疆伊犁市人民醫院等多家國內外科研機構100餘人次的參觀訪問。
成果展示
實驗室專兼職人員先後主持科研課題累計81項。國家級課題18項,部省級課題41項,廳局級及其它課題32項。其中國家863計畫重大項目1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子課題2項,國家九五攻關課題2項、十五攻關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財政部行業專項1項、教育部課題5項、國家新藥基金3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0項、四川省傑出青年基金2項、四川省科技廳課題11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課題10項,科研經費總計2963.2萬元。共有13項成果獲得28項科技獎勵,其中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1項,“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先進個人1人次。主編教材8部,副主編2部,其中2部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主審教材1部,出版專著9部,申請專利3項,獲得專利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