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是九江起義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起義後任炮台副司令、司令,後因待遇不公,未受重用而投靠袁世凱,任九江鎮守使,1912年10月30日,被北洋政府授予中將軍銜。
人物經歷
武昌起義的第二天,在雲南新軍工作的蔣群從雲南昆明經武漢來到九江,邀駐九江的新軍第53標標統馬毓寶、九江炮台總台官徐公度、統領戈克安等約定10月23日起義,當晚沒有經過多大戰事便光復九江,成立九江軍政分府,與會同盟會員、起義將領公推馬毓寶為義軍都督。當時長江中下游還沒有其它省份獨立,勝負未定,局勢不明,馬不敢為!蔣群為“絕其模稜兩可之心”強將馬辨剪去,逼馬上任(後馬被推為江西都督),馬勉強應允。
此後,馬毓寶、蔣群、徐公度等在道台衙門商定:宣布九江獨立!馬毓寶為都督,蔣群任參謀總長,劉世均為參謀次長,徐公度為炮台總司令,戈克安為炮台副司令,吳鐵城為炮台總參議,吳照軒為副總參議,林森擔任交涉事宜,羅大佺為政事部長,舒先庚為財政部長。
1913年1月15日,江西都督李烈鈞向日本訂購的7000餘支槍械及一批子彈運抵九江。袁世凱獲悉此事,即以該軍械未經陸軍部批准為名,令九江鎮守使戈克安扣留。22日,海軍6艘軍艦駛抵九江,準備對贛用兵。此時, 李烈鈞一面要求將所扣槍彈放行,一面以冬防為名,向湖口一帶增兵設防。
20日,黎元洪派遣程守箴、鄧漢祥前往南昌調解。24日,黎元洪放行槍彈,說:“即令李督有如何野心,此區區之軍火亦何濟事?”。
李烈鈞在接收了被袁世凱扣留兩個多月的軍械後,立即採取措施驅逐戈克安。他首先以“本省沿江炮台,總計6台,延長百餘里,僅設總台官1員,指揮殊多不便”為由,下令改編金雞坡炮台及駐潯上下兩炮台為上三台,委任陳廷訓為上三台總台官。湖口東、西兩炮台及馬當炮台,為下三台,委任陳傳曾為下三台總台官,均歸“本都督直接指揮”。並命令將戈克安所指揮的駐潯第9團編入第1師。這樣就把戈克安作為九江鎮守使的職權完全剝奪了。同時,李烈鈞又命令第1師師長歐陽武,在沙河沒司令部,向九江、湖口一線增兵,準備以武力解決,戈克安一日數電向北京告急。
王芝祥聞訊從南昌赴到九江調停。袁世凱只好下令:“戈克安著來京面詢事件,其九江鎮守使事務任命王芝祥暫行兼管。附近各軍均歸王芝祥節制調遣。”
戈克安將軍晚年不知所蹤,未回歸安徽廣德老家,客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