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開本: 32開
ISBN: 7503667818
條形碼: 9787503667817
尺寸: 21 x 14.9 x 0.8 cm
重量: 222 g
作者簡介
魏建國,吉林通化人,1975年8月生。現為吉林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黑龍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法理、法史學研究。已出版專著:《自由與法治:近代英國市民社會形成的歷史透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版),並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內容簡介
1.研究近代英國憲政形成的意義
英國近代以來的崛起和強大,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其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憲政體制的形成與完善,無疑是其最重要的結構性和制度性支撐。近代英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三權分立憲政體制國家,應該被看作是英國貢獻給現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創新。近代英國正是通過憲政體制創新引領時代潮流,並迅速崛起為歐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的。從歐洲的歷史來看,英國崛起時人口不過2000多萬。英國先是在1588年消滅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接著又打敗了“海上馬車夫”荷蘭,最終在18世紀後期的七年戰爭中打敗法國,而成為世界霸主。並且,隨著憲政體制的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在英國日漸成熟,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新技術開始不斷湧現。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機,1768年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織機,1779年克萊普頓發明了走錠紡織機,1784年卡特萊特發明了動力紡織機,等等。而代表經濟自由放任和市場經濟成熟理論的著作——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正是在1776年出版的。英國長達幾百年的興盛史,充分證明憲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可以說,英國所走過的憲政之路是成功的,經驗是可貴的,對後世影響是巨大的。研究英國憲政體制的形成與發展,可以更好地認識近代英國的崛起,有助於提供線索,抓住根本。就其深遠意義而言,近代英國憲政體制的形成與完善不僅是國家性的,更是世界性的。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憲政國家都是效仿英國憲政體制而走上憲政道路的。
2.近代英國憲政形成的特點
長期以來,英國憲政的形成與發展一直是中、西方學術界樂此不疲的研究領域。然而,由於英國憲政發展未曾中斷的連續性,使得英國憲政的形成和發展烙有更多的傳統痕跡。故而對英國中世紀憲政與近代憲政的聯繫和區別,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將中世紀英國憲政與近代英國憲政等同。事實上,從17世紀開始,近代英國的憲政體制及其價值觀念與中世紀的憲政體制及其價值觀念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對此,霍布斯鮑姆強調:“這種對激烈對抗的迴避,這種對新瓶貼上舊標籤的偏愛,是不應與無所變革混為一談的。”中世紀至近代,英國的憲政發展分為前後兩個不可分割的階段:首先是中世紀等級制混合政體,然後通過近代憲政革命,建立起成熟穩固的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政體。英國從中世紀的《自由大憲章》開始,由於封建地方貴族、城市與王權的對立、衝突,在封建制度下開創了英國憲政的傳統,創立了封建制混合政體。隨著近代資本主義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市民階級的強大,社會衝突逐漸轉變為地方貴族與國王、市民階級之間的衝突。封建制度不利於集權國家的發展,而商品貨幣經濟的健康發展又離不開龐大集權國家的保護。由龐大中央集權國家保護,可以加快資源的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同時,國家的悖論也被提了出來,擁有一個強大而權力有限的政府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國家過於軟弱,無法保證契約的實施與產權的安全,交換與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水平將非常有限。但是隨著國家權力的增強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強大的政府雖然能夠保護產權,但是也會因為國家權力的強大對契約與產權造成威脅。所以,自由市場制度的發展必須伴隨制約政府行為的制度的建立。絕對主義國家只能從道德上尊重和保障產權,但在制度上卻無法真正有效尊重和保障產權。17世紀英國率先建立了三權分立憲政體制,開始用分權的手段,來解決國家作用的“本質兩難”。這時分權的社會等級色彩逐漸淡化,職能色彩逐漸增強。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後建立的議會主權和普通法院司法獨立都限制了王權對私人財產的隨意侵犯,確保國家制度內部存在制約與平衡,使國家在積極有效地發揮它應起的作用的同時,無法濫用權力。憲政對公共權力不是否定,而只是限制。通過三權分立憲政體制的建立與完善,近代英國形成了一個權力強大而又有限的政府,並為1780年工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產權保護這一關鍵性基礎。可以說。近代英國是伴隨著對私人財產權利保護而崛起的。
3.研究近代英國憲政形成的方法
目前,憲法學界,存在著形上論與實在論、先驗論與經驗論、自然法主義與法律實證主義、重主觀與重客觀等各方面的理論分歧,從而導致了對憲政的不同定義。憲法學界對憲政的定義紛繁複雜、眾說紛紜,其根源在於對憲政的認識缺乏一個同一的話語背景。以至於在不同的語境中憲政呈現出不同的含義,造成了憲政這一概念使用的混亂,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在不同的語境中憲政有著不同的指向。事實上,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脫離憲政形成的歷史語境研究憲政的產物:人們在研究憲政時,總習慣於把它的發展歷史看成好像只有從屬和次要的意義,甚至確信憲政可以離開它的歷史來進行考察和理解。結果造成對憲政的研究,分析演繹性的方法多,而事實描述性的方法少。演繹分析性的方法大都將憲政的形成建立在邏輯推演的基礎上,由於缺乏歷史考據,其結論難免缺乏事實的生動與歷史的厚重,甚至會出現斷論失據之辭。事實上,憲政的形成、發展、變革是與社會生活、社會發展存在內在關聯的,我們不應將其與它賴以產生的社會基礎分離開來研究。對於憲政的發展及其價值觀念的變化,如果離開它所賴以存在和發生變化的背景條件,是不可理解的。因為,以憲政之“定義”解說憲政,只是回答了“什麼是憲政”的問題,卻無法回答。憲政是什麼”。搞清楚憲政是怎樣產生的,事實上比弄清憲政的定義更重要。因而,研究近代英國憲政的形成離不開歷史學方法,離不開歷史視野和背景,這就需要引入歷史學方法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對英國憲政研究,引入歷史學與法學交叉學科研究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歷史學,法學只是為了研究方便而進行的一種人為學科劃分,二者的隔閡並不是絕對的。因為,無論是歷史學、還是法學,它們所面對的都是同樣一個人類社會的現實和歷史,將它們區別開來的只不過是研究重點、研究方法和所用理論有所差別罷了。因而,在研究領域上出現交叉或者重疊是正常的。並且,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有助於擴大我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視野。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近代英國憲政體制形成的封建制度根源
一、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
二、西歐封建制度的特點
三、西歐封建制度與古代中國君主官僚體制之間的差異
(一)古代中國君主官僚體制形成的原因
(二)古代中國君主官僚體制的政治特點
四、封建制度對英國憲政形成的影響
第二章 商品貨幣經濟發展與近代西歐社會變革
一、中世紀至近代西歐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
二、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對近代西歐社會變革的影響
(一)引發了社會交往關係模式變革
(二)促進了私人財產形成和個人權利的確立
(三)推動了絕對主義國家產生
(四)帶來了經濟全球化與民族國家體系的形成
第三章 近代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與政治體制發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與政治合法性變革
二、近代英國民族國家得以較早形成的有利因素
三、近代英國民族國家形成中的政治制度發展
(一)近代英國普通法的民族化
(二)近代英國議會成為民族的代表機構與立法機構
(三)近代英國公共財政的建構及其憲政意義
第四章 近代英國三權分立憲政體制的形成
一、英國中世紀混合政體向近代三權分立政體的轉變
二、近代英國三權分立憲政體制的確立
(一)立法權、行政權的分立與公法法治
(二)普通法院司法獨立與私法法治
三、近代英國私人財產權利的保護
第五章 憲政體制形成對近代英國崛起的影響
一、憲政體制形成促成了近代英國私人財產權利保護的制度化
(一)中央集權國家與封建貴族之問的鬥爭推動了私人產權保護
(二)多元國家共存推動了私人產權保護
(三)憲政體制確立推動了近代英國私人產權保護的制度化
二、憲政體制形成推動了近代英國民族國家體制完善
(一)憲政體制形成增強了近代英國政治動員能力
(二)憲政體鑭的形成推動了近代英國理性對外政策確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