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漫川陝鎮位於山陽縣東南部,南與湖北省鄖西縣接壤。鎮政府駐地漫川關鎮街道村,北距縣城95Km,南距鄖西縣
![慢飲法](/img/c/1fd/nBnauM3X3gzMygDO1QzM5ADOyITMzgDN3kjMwADMwAzMxAzL0M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經濟狀況
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甘薯、豆類次之;經濟作物花生、芝麻占據一定位次。
![慢飲法](/img/6/3d5/nBnauM3X1MTO1kTO2QzM5ADOyITMzgDN3kjMwADMwAzMxAzL0M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名勝古蹟
古文化遺址喬村古文化遺灣位於漫川關喬村,1980年出上細泥紅陶西腹缽、碗、彩陶盆、小口瓶、夾砂灰陶罐、藍紋缸等器物,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其它較晚文化遺蹟。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千佛洞位於漫川關鎮前店子村,史載建造於武周永昌年間,洞深6米,寬4.8米。三面臨崖,於紅沙石上雕鑿立體石佛近千尊,歷經匪盜、人為破壞之後僅存殘破石佛200尊。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蠻王冢位於漫川關鎮前店子村。1970年當地農民修地時發現此墓。主墓室呈方形,大小約20平方米。四周有側室,略小於主墓室。西側有墓道,約10米深,均為古磚築砌,墓道頂為葫蘆形封口。墓坑內屍骨零亂,有被盜掘跡象。墓主持考。相傳北宋初有居險不臣蠻王率眾10萬據守;宋太祖派楊文廣徵討10回未克,後被楊八姐率兵征服騾幫會館 位於漫川關鎮街道,清代建築。為四水歸堂式:有戲樓相對,分上殿和下殿,東西側各建廂房3間。史載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修建,結構緊密,木雕精緻,建築工藝別具一格。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北會館清代建築,位於漫川關鎮街道村,與騾幫會館相接,分上殿、下殿,建築風格同上,修建於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年。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武聖宮 清代建築,位於漫川關鎮水碼頭村,依山面河,為磚砌牆五脊硬山頂。檐下為拱板裝飾,聯接廂房,建築工藝獨秀。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萬福娘娘廟 清代建築,位於漫川關鎮娘娘廟村,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武昌會館 清代建築,位於漫川關鎮街道村,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漫川關戰鬥遺址 1932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主力2萬餘人在戰略轉移途中進抵山陽漫川關以東地區雲嶺村,被國民黨軍5個師4萬餘人四面包圍於雲嶺、碾子坪、康家坪、板廟、萬福間10餘里的峽谷之中。紅四方面軍在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率領下向敵薄弱方向北部突圍。經過三天兩夜激戰,殺開一條血道,全軍從張家莊埡口勝利突圍。在關係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漫川關戰鬥中,計有第二一九團團長韓亮臣等800餘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經濟發展
1998年;中共山陽縣委、山陽縣人民政府於漫川關鎮街道村修建“漫川關戰鬥紀念碑”。以資紀念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村基礎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2000-2003年,通過大力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娘娘廟、萬福、南坡、小河口、紙房溝、街道、前店子、喬村、水碼頭、箭河9個村的以薯芋為主,其它中藥材品種合理配置的中藥材產業帶,種植面積達2.15萬畝,糧經比由過去的6:4每人年均純收入淨增230元。完成生態環境建設11480畝,其中退耕還林1500畝,自墾地造林5900畝,荒山造林2600畝,補植造林1480畝,四季植樹34萬株。綠化建設4200平方米。完成通村、通組公路38公里,使公路通村率達100%,通組率達92%。建成35千伏變電站,完成高低壓線整網改造,建起漫川中學教學樓、學生公寓樓、萬福輔小教學樓兩層28間。新建中心衛生院門診大樓、住院部、職工樓。紙房溝河道改建菜市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