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還會在腦海里抱怨給自己聽。”台灣心靈作家張德芬說。如今,抱怨已不是某個人的發泄渠道,而成為一種“全民情緒”。國內一項調查顯示,65.7%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1-5次,4.8%的人每天抱怨多達20次以上。抱怨在其他國家也同樣流行。美國某無線網路公司調查發現,約70%的人表示,有的同事總愛發牢騷,其中67%的人認為這影響了自己的工作效率;英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天要花14.5分鐘向親友傾吐鬱悶心情,相當於一生中要花106天發牢騷;法國調查顯示,93%的人認為本國人愛抱怨;澳大利亞心理學會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抱怨自己“壓力大”。原因
在美國著名心靈導師、全球“不抱怨運動”發起人威爾·鮑溫看來,人們喜歡抱怨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第一,當自己得不到更多關注時,就容易抱怨,這是人的心理訴求。比如,我們向他人抱怨工作繁重,潛意識是希望別人多做一些。
第二,人們想逃脫自己的責任,或在工作、家庭中遇到問題。
第三,出於炫耀心理,因為人們總會抱怨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當他抱怨別人缺點時,其實就在暗示自己沒有這種缺點。
第四,有的人抱怨是因為自己表現得不夠好,這樣的人往往很難超越自己。
最後,有人是因為想控制別人,當目的達不到時,就容易用抱怨還擊。
危害
長期抱怨對親密關係的危害巨大
Kelly教授1979年的論文表明,抱怨是影響親密關係的第三大殺手。慢性抱怨者很可能會在不斷地抱怨中失去伴侶的信任和耐心。相關研究還發現,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抱怨帶來的焦慮或壓力之下,他大腦中的海馬區中的神經將會受損,而這塊區域正是負責問題解決和認知功能的。因此,人抱怨多了,記憶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都會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抱怨還會釋放一種叫做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有可能抬高血糖指數,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對大腦的損害同樣作用於接受抱怨的人身上,斯坦福學校的Sapolsky教授做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在聽完30分鐘的抱怨後,不管這種抱怨來自真人還是電視,他們的大腦都會受到物理損傷。
不過令人痛心的是,即便知道抱怨能夠給人的健康、大腦功能以及親密關係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一個慢性抱怨者可能也很難做到停止抱怨。
本質
與一個慢性抱怨者的對話模式是這樣的。首先,你說出了一個問題。
然後,對方建議你該如何如何解決。
這時你會說:“是的,但是……所以我不可能這么解決它。”
這些但是的理由可能包括很多:
“我沒有時間只能做到這樣了;她就是那樣的人沒辦法改變的;我試過很多次了真的沒用了;你怎么總是為對方說話啊不考慮我的立場……”
心理學家EricBerne把它叫做“是的,但是”情景,“慢性抱怨者”就經常在生活中製造這種情景。
如果你是慢性抱怨者,你通常會忽視對方給出的建議,不管別人怎么給建議,你都是不聽的。你會向好心的建議提供者解釋為什麼這件事情不可能做到,順勢抱怨一下他們為什麼不懂你的處境艱難。
你會日復一日地抱怨相同的問題,也許跟一個人抱怨完之後,再換下一個人抱怨。
因為你之所以抱怨,根本就不想讓問題得到解決。
你不是想得到什麼解決建議,而是想獲得自我確認,確認自己的確遭遇不公,確認自己無法改變這一切,確定你在所有發生的事情當中,是沒有錯的那一個。
你拒絕幫助。因為如果聽取了其他人的建議,你就可能失去這樣一種“受害者”的身份認同,從而喪失了人們的同情和關注。
比起承擔改變帶來的風險和不適,抱怨著享受善意的洗禮,的確簡單多了啊。
面對(像我)這樣的慢性抱怨者,心理諮詢師GuyWinch提出了兩個小建議,在這裡分享給接收抱怨的你們(辛苦了):
(1)千萬不要說“事情沒有那么糟糕”
“什麼,你說我反應過度?我有半分之兩百的理由這么說。”我還會免費附贈10個無法辯駁的抱怨給你。你只有告訴我,的確,王八蛋,他們怎么能這樣對我,我才有可能心滿意足。
(2)走心啊老鐵
真誠地表達同情,一定要真誠,如果我從你眼光中看到了真誠的理解和同情,就夠了,除此之外,什麼都不需要。
如何讓抱怨的利益最大化
一項大學研究指出,75%的抱怨是非工具型的。換句話說,人們並不想通過抱怨解決什麼問題,而是自然而然地讓抱怨發生而已。作為一個理性之人,我想知道這種行為到底有沒有實際意義,心理學家早在1996年就建立的抱怨模型,它解釋了人們抱怨時可能經歷的一個決策過程。
研究者發現,抱怨者做的第一步是把注意力放在自我身上;其次,他發現了自我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異,因此感受到了不滿。這個時候,他會開始一個重要的決策過程,即對抱怨功效的評估。如果他認為抱怨能夠帶來高收益的話,他就會開始抱怨,反之,他們則不會抱怨。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那些自我專注型的人的抱怨閾值會低於常人,因為他們的大腦更容易啟動抱怨這一程式,專注,然後才是發現差異和不滿。神經質的人也更容易抱怨,因為他們更傾向於專注於自身的錯誤和不足,所以可能會更頻繁地對自己產生不滿。
令人驚訝的是,社交焦慮的人會在公共場合減少抱怨,因為他們認為這將有損他們的社交形象。然而,這種壓抑不滿的行為卻有可能引發他們事後與熟人之間的抱怨。
有人可能會問,當人們需要決策抱怨的收益時,他們在考慮的是什麼?
抱怨到底能為人帶來什麼好處呢?
抱怨的確能夠為你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好處,我把其中最重要的好處包括以下三種。
(1)精神發泄
這裡用弗洛伊德的一句話解釋: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有時候,如果內心的情緒沒有被及時表達出來,人們有可能會壓抑這一情緒,反覆沉浸在這一情緒中,從而導致更大的破壞,抱怨,在某種情況下可以成為情緒的一種宣洩方式。
(2)自我表現
人們會通過抱怨來對自己進行印象管理。
三個同事一起吃飯的時候,如果其中兩個在抱怨老闆,你不加入其中,會顯得非常不合群。
還有,如果你身處一個二流餐廳,抱怨一個菜的材料用得不對能夠極大地顯示自己的逼格。
第三種印象管理的情形是在自己嘗到了甜頭的時候。你很可能會對沒能幸運吃上海鮮大餐的朋友抱怨說“☀了犬了,今天的小龍蝦聚餐太沒意思了,一下子就搶沒了。”以此來避免對方與你產生隔閡。
(3)當抱怨有助於解決問題時,抱怨是有益的
當抱怨直指當事人,並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時,人們會傾向於把抱怨大聲出來。
例如你在工作的時候發現同事做的內容不夠靠譜,而如果同事正好是開放性較強的人,面對面的抱怨和建議則能夠促進事情像好的方向發展。
研究發現,人一天的平均抱怨次數多大15-30次,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根本都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抱怨。
很多人在抱怨的時候太過無意識,以至於忘了去判斷,自己抱怨所獲得的收益是否會大於抱怨帶來的危害。
是的,抱怨不論是對內在的抒發,對社交的管理,還是在對問題的解決都可能擁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抱怨之前,願你能夠平衡抱怨帶來的危害和益處,避免無意識地傷人,也傷己。
如何停止循環有毒的抱怨
作為一名深受抱怨之害的晚期患者,怎么做才能避免同樣的抱怨不停地危害我們的生活?
製作清單
察覺自己的抱怨,做一個抱怨清單。
你一天要抱怨多少次?
這種抱怨是為了發泄一時的情緒,還是混雜著受傷、憤怒、恐懼和對別人認可的需要?
如果是的話,能否在根本上去思考這個問題?
評估
現在你知道了抱怨的目的,是時候開始評估了。
這次抱怨能夠有效地解決你的問題嗎?
而它又會給你自己的大腦,身體,以及被抱怨的人造成怎樣的傷害?
付出和得到的比例是否能讓你滿意?
改變?
除了抱怨,問問你自己,為什麼你現在是在抱怨,而不是在改變?
你是缺乏支持?勇氣?經濟條件還是技能儲備?
現在有沒有更值得的做法?
你願意去直面你抱怨的對象,去嘗試一下解決這個現實問題嗎?
如何養成不抱怨的習慣
心理學家發現,21天通常是一個行為轉變成一個習慣的周期。如果我們能連續21天不抱怨,那它就會慢慢成為習慣。如何堅持下去?廣東愛家心理諮詢研究所理事長馬健文給了一些小竅門。換個思考角度
抱怨有傳染性,容易讓人陷入和周圍人相同的負面思維中,此時要馬上換個角度想問題。美國職場培訓師特雷弗·布萊克說:“當抱怨的想法在腦海中浮現時,別等它脫口而出,就立刻換個想法。比如想到‘房子真貴,可我沒錢買’,不妨換個想法,‘等我有錢了就把它買下來,但這需要我馬上開始工作’。”這樣能給大腦積極暗示,更好地調整自己。
轉移不良情緒
如果負面情緒根深蒂固,難以通過轉換角度來消除,可以試試“物理方法”——拿出耳機聽音樂、去外面跑步等。
常做感恩練習
習慣抱怨的人可能短期內很難改變,可以通過感恩小練習來增加對快樂的記憶:每周抽幾天,在睡前列舉出幾天中5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最好是細微、不重複、具體的。
有時候,自己堅持很久不抱怨了,但親友、同事突如其來的抱怨卻會讓我們的努力化為烏有。馬健文說,避免被外來的抱怨影響,可以試試下面幾招。首先,找藉口遠離負面對話。比如在社交場合遇到一群可怕的抱怨者,試圖阻止抱怨會被他們攻擊,保持沉默又顯得不太有禮貌,此時不妨趕緊找理由離開。其次,在腦海里重構他人的消極對話。比如有人說,“我討厭星期一,因為周末太短,沒休息夠”,我們不妨反向暗示:“好在我休息得不錯。”任何積極想法都可以避免陷入別人的牢騷中。最後,如果實在走不開,不妨要求抱怨者親自解決他提出的難題。他們只是為了發泄,根本想不到皮球會被踢回來,可能就會氣沖沖地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