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概況
感城鎮位於東方市南部,是南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距八所35公里,西部濱臨北部灣,東部連線江邊鄉,南部與板橋鎮接壤,北部與新龍鎮交界。土地面積181.2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5公里,感恩河自東而西流經全鎮,由西部的扶室村北角注入大海,海榆西線公路、環島高速公路和西環鐵路都從鎮區橫貫而過,交通十分方便。
全鎮共有15個行政村委會(其中,黎族村委會2個)和1個鎮辦農場,23個自然村,222個村民小組。有27個基層黨組織,其中,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黨支部12個,農村黨支部15個。
歷史沿革
西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九龍縣,縣治設在九龍山(今感城鎮入學村西側海濱),隸屬儋耳郡。
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儋耳郡併入珠崖郡,九龍縣改隸屬珠崖郡。
西漢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廢珠崖郡,置朱盧縣,廢九龍縣,九龍舊地屬朱盧縣,隸屬合浦郡。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廢朱盧縣,置珠崖縣,九龍舊地隸屬珠崖縣,屬合浦郡。
三國吳大帝孫權赤烏三年(239年),復置珠崖郡,九龍舊地隸屬珠崖郡。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併入合浦郡,九龍舊地隸屬合浦郡。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復置珠崖郡,九龍舊地隸屬珠崖郡。
梁武帝大同年間(535年至541年),置崖州在儋耳之地,九龍舊地隸屬崖州。
陳朝(557年至589年),九龍舊地仍隸屬崖州。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置感恩縣(縣治在原九龍縣治舊址上),廢崖州,復置珠崖郡,感恩縣隸屬珠崖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感恩縣隸屬儋州。
北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年),感恩縣隸屬儋州。
五代十國南漢時期感恩縣仍隸屬儋州。
北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廢儋州置昌化軍,降感恩縣為鎮,隸屬昌化軍。
北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復置感恩縣,隸屬昌化軍。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感恩縣隸屬瓊州。
紹興十四年(1144年),復置昌化軍,感恩縣隸屬昌化軍。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廢昌化軍置南寧軍,感恩縣隸屬南寧軍。
元朝(1271年至1368年),感恩縣仍隸屬南寧軍。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寧軍為儋州,感恩縣隸屬儋州。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廢儋州置崖州,感恩縣隸屬崖州。
明正統五年(1440年),感恩縣治從九龍縣治舊址遷中和鄉(今感城),隸屬瓊州府。
清世祖順治十三年(1656年),感恩縣隸屬瓊州府至清末。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全島各地設立縣,隸屬瓊崖道。
民國五年(1916年)感恩縣治暫遷北黎。
民國七年(1918年)遷回感城,隸屬瓊崖道。
民國十年(1921年)感恩縣隸屬瓊崖道善後處。
民國十八年(1929年)感恩縣隸屬廣東省第十四巡察區管轄。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侵瓊日軍進犯昌感地區,國民黨感恩縣政府從感城遷到山區老吳村(今感城鎮轄地),隸屬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至4月,國民黨感恩縣政府又從老吳村遷到山區番陽(今通什市番陽鎮),隸屬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昌江、感恩兩縣合併為昌感縣,縣政府駐地在王外村,隸屬海南行政區。
1952年4月,由白沙縣四區(石碌)和樂東縣五區(東方)及六區(中沙)組建東方(小)縣。
1958年12月,東方(小)縣、昌感縣、白沙縣合併為東方縣,隸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61年5月,東方縣又分置昌江、白沙、東方三縣。東方縣隸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撤銷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東方縣更名為東方黎族自治縣。
1987年,置感城鎮,鎮中心設立在感城,隸屬東方黎族自治縣(1997年3月設為東方市)。
地理環境
[1]地理 位置
感城鎮位於海南省西南部沿海,東方市南部。
[2]氣候類型
感城鎮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無霜雪,年平均氣溫24℃-25℃,年日照時數平均2777.1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852毫米,7月至10月為主要降雨期,占全年降雨量70%,11月至翌年3月頻吹北至東北風,4月至6月乾熱風出現,頻吹南至西南風,6月至10月,是颱風季節,年均刮颱風4-6次,但10級以上的少有,颱風對本地利大於弊,是冬季反季節瓜菜及熱帶水果得天獨厚的最佳生產基地。
[3]地形地貌
地勢東高西低,由東向西傾斜,東部為丘陵和台地,西部為平原。地貌有谷地、丘陵、台地、平原、海積階地、沙灘等。
[4]水文
感恩河發源於樂東縣交界處的蒙瞳嶺,由東向西流經陀烈谷地至感城入大海,流長60.2公里。
自然資源
有豐富的水資源,境內有蓄水量9900萬立方米的陀興水庫,有全省 最大的海洋坡農業綜合開發區和全市最大的反季節瓜菜基地。主要種植稻穀、番薯、花生、瓜菜、芒果和香蕉等作物,其中,以種植反季節瓜菜最為聞名;沿海灘涂面積10000餘畝,海水含鹽度高,是發展漁業和鹽業的好地方。有海洋魚類80多種,經濟價值高,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有著廣闊的前景。
主要農產品
芒果、香蕉、青棗;聖女果、茄子、圓椒、尖椒、哈密瓜、苦瓜、青 瓜、絲瓜、冬瓜、南瓜、青菜、大白菜、豆角、水稻、番薯、木薯、花生,以及正在引進種植的藥材薄荷等。
社會經濟
[1]產業規模
2010年全鎮GDP達2.6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170元,同比增長8.9%。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0211畝,產量達18132噸。在保證糧食種植面積的同時,我鎮大力宣傳引導民眾種植反季節瓜菜。2010年,全鎮瓜菜種植面積35310畝,產量達21525噸;芒果種植面積15904畝,產量達4959噸;香蕉種植面積17900畝,產量達35800噸;海水養殖1715畝,產值達438萬元。第一產業實現產值1.61億元。
[2]產業結構
熱帶高效農業成為感城鎮的支柱產業,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加快。感城鎮立足於本地資源優勢,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尋找新的經濟成長點,確定了“反季節瓜萊、芒果、香蕉、海水養殖”四大產業為感城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因地制宜地發揮資源優勢,推動了區域化農業的發展進程,基地化、規模化農業生產初見成效,並率先在東方市確立了瓜菜生產基地的地位。
[3]生活水平
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在農業經濟的推動下也逐步發展起來。加工業和商貿、運輸、飲食等行業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當前,感城鎮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們普遍用上了電冰櫃、消毒櫃等高檔家用電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
2002年來,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800多萬元。村村通路和南北主 乾渠全線硬化的目標已經實現。村鎮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和手機用戶的不斷增加,標誌著感城鎮人民向小康生活目標邁進了一步。入學村、寶西村、加富村、民興村、北溝村和北溝場村的生態文明村建設取得一定成果,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城鎮整體功能進一步提升。
特色佳肴
[1] 感城通菜
“感城通菜”不僅在海南島出名,就連外省人品嘗之後也讚不絕口。前些年甚至有外地客商準備在東方市感城鎮大規模種植“感城通菜”,但通過試驗,種出來的產品質量還是大打折扣,結果只好作罷。看來俗話“物以稀為貴”說得一點都沒錯。
東方市感城鎮有一種獨特的通菜,因其葉少莖粗,味道鮮美而久負盛名。別以為感城通菜的莖粗如大拇指,而且看上去顯得“老”,但口感卻十分脆嫩,令人回味無窮,真可謂不可以貌取“菜”。
人們平常看到的通菜一般葉子較多,但“感城通菜”不同,它的葉子少得可憐,所以,說到吃感城通菜,其實主要是吃它的莖部。
在那穿過感恩平原感城鎮境內的感恩河畔,便是“感城通菜”生長的樂土,它植根於河岸鬆軟、肥沃的沙地之中,莖葉浮生在感恩河水面上,自由地成長;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不需要施肥,不需要除蟲,人們只要等著收穫就是了。由於感城通菜長期“睡”在水面上,因此它的軀幹被染成了深褐色,這也許是它看上去顯得“老”的緣故吧。
[2] 感城酸瓜
在海南省西部的東方市感城鎮,古屬感恩縣轄,歷來是盛產西瓜仔的地方。
西瓜仔,形狀顏色全與西瓜一樣。所以叫“仔”,就是它個頭比西瓜小得多,只有拳頭般大小。清康熙十一年的《感恩縣誌》記載:“西瓜仔,又名鎮心瓜,瓤有紅、黃、白三種,紅者尤佳,生啖解渴,瓜仁多,仁可充食,瓜仔拳頭般大小”。
西瓜仔是適宜家鄉土壤氣候條件生長的熱帶經濟作物。每年春末夏初開花結果,端午節前開始成熟,園地里的瓜仔似星羅棋布。收瓜時,農戶拉上牛車或開手扶車到瓜地去,把西瓜仔運回家,讓村民自由分享。大家吃瓜時,掏出瓜仁,吃瓜肉,再把瓜仁、瓜皮收集起來。將瓜仁曬乾,留種並出賣。瓜仁很值錢,瓜仁是製作多種食品點心的原料,五仁中秋餅的餡不可缺少它。把瓜皮切成小塊,用鹽醃後裝起來,經十天左右,瓜皮又酸又甜,即可食用。或放置半年一年,瓜皮的顏色變成灰黃色,食之可口。吃酸瓜皮,有多種烹調法:魚燜瓜皮、肥肉燉瓜皮、牛腩煲瓜皮、鴨雜炒瓜皮、魚頭瓜皮湯等,煮時加入適量的白糖、辣椒等配料調味,那味道很美,讓人吃了胃口大開,食慾大振。食用酸瓜皮,價錢便宜,好處也多。既能解膩、減肥、降壓,又能止渴、生津。
新鮮的西瓜仔,除有良好的營養價值以外,還有良好的藥用效益。西瓜仔內含有蛋白質、葡萄糖、果糖、蘋果酸、胺基酸、磷酸、枸杞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C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西瓜仔瓤甘寒無毒、補心益氣、清肺潤腸、去熱解暑、利尿醒酒,對慢性腎炎、膀胱炎、小便短赤、便秘、中暑等症都有治療作用,瓜子殼粉可治因熱引起的咳血、便血等症。
常見的比較地道而又簡單的做法,就是拿酸瓜籽配與新鮮的魚一起煮湯,煮出的湯在保持魚的新鮮味道同時,帶有酸瓜特有的酸味,其湯清淡香甜味美,帶有一絲特殊的微酸味道,極大的滿足你的胃口,就算你沒有食慾,聞到那味道,保證令你食慾大開,讓你一吃就捨不得放下筷子。
還有一種地道的做法就是紅燒,用酸瓜皮配豬小腸或者麻魚簡單紅燒,也可以用辣椒、糖打成勾芡調配一起燒,就可以變成具有酸、甜、辣的可口美味菜餚,讓你吃了絕對說“好吃!”
交通物流
[1]交通方便
當地除了有直達市區的大巴車外,還有直達三亞和海口的皮卡車,一般只有上午九點半之前有車,除非提前預定包車。外地人一般稱這些皮卡車為“黑的”,價格比去市里做大巴車貴一點,但是比較方便,當地人一般都選擇乘坐皮卡車出行。做皮卡車還有個好處就是只要去的地方在三亞和海口的路線上,都可以乘坐,關鍵是隨時可停可走。
[2]物流方便
當地的快遞公司有五家,申通、中通、圓通、郵政、韻達。物流公司有兩家,可以通達海南各市縣。港口有一個,屬於淺水漁港,可以通達海南各港口,此外,還可以通向周邊國家,比如越南。
風俗習慣
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全國各地過年都有著不同的風俗。在東方市感城鎮同樣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
俗話說:“苦莫過三十”,這是大當地人對年三十這天的最貼切的說法了。年三十人們是從早忙到深夜的。大年三十早上,每家每戶都進行大掃除。這是一年當中最大的一次掃除了。平時掃除顧不到的地方這次全都得打掃。並且這次打掃還有一定的程式講究。在這裡一般人家都好是有大屋和小屋的。大掃除也就好是先從大屋開始的。大屋內先打掃大廳,打掃時從上到下。打掃完大廳接著從右到左打掃其他房間。所有的房間打掃完後,才打掃廚房。最後是整個庭院了。
這一天,水缸里的水,燒火用的木材,過年吃的飯菜等都得準備好。這天所有借別人的東西在下午之前必須還給別人。同樣別人借自己的東西都要討回,否則借別人的東西過年或自己的東西在別人家過年都被認為是不好的。
年三十人們做什麼事都趕著早點。下午3點過後,所有在外面幹活的人都得趕緊回家,不管火有沒有幹完。3點剛過人們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年夜飯吃得很早,大多數是在5點多鐘就開始了。5點鐘一到人們就開始“拜公”了,即祭拜祖先。拜品有雞,水果年糕等。在這裡人們絕對是允許用牛肉,羊肉,狗肉等有很濃腥味的肉祭拜祖先的。“拜公”的程式好是:先在擺上五碗飯,五雙筷子,一隻雞,然後倒五杯酒,點三支香,拜三次再把香插到香爐上,最後點蠟燭。每隔5分鐘倒一次酒,一共倒三次。20分鐘後燒紙錢,放鞭炮。從吃年夜開始到初四人們每次吃飯前都必須如此“拜公”。
“拜公”完後人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了是很豐盛的,這裡的人吃年夜並不是很講究,跟往常是一樣的,什麼都可以吃,無所顧忌,也沒有哪道菜是年夜飯必須有的。
吃完年夜飯,人們就忙著貼對聯了。貼對聯的順序跟打掃房間的順序是一樣的。除貼對聯和“鬥神公”外,還有一種手掌大的叫“利是”的矩形紅紙一般是用來貼大的家庭用品的。如水缸,米缸,牛車。梨等,它寄託人們的美好願望,希望大吉大利,來年豐收。忙完這些人們就可以象平常一樣串門玩了。但十二點鐘前必須趕回家。十二點鐘一到人們就爭先的拿出過年準備的最好的鞭炮燃放迎接春節的到來。
初一凌晨,雞一叫人們就開始“拜公”了。六點鐘吃飯,這是普通人家一年中最豐富的也是最奢侈的一餐了。吃過飯後,大人就給小孩分紅包了。八點鐘,小孩子便到所有的親戚家串門拜年。一般是男孩子先去,如果女孩子先去就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大人則是串門找人玩麻將,打牌等賭博娛樂。
初一是不能到別人家拜年的,只能到人家玩。初二以後才可以拜年。初二這天新女婿都要回外家拜年。一般情況是岳父家有個小孩來叫,然後夫妻雙帶著孩子回去拜年。一進大門就先燃放帶來的鞭炮,接著便是給小孩分紅包。
初二是春節最熱鬧的一天了,這天人們最大活動就是球賽了,一般是村里大隊出錢請附近的幾個村過來比賽。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歡看球賽。氣氛非常的熱鬧。不僅外村的人來比賽,村裡的各個生產對也組織自己的球隊比賽。全村洋溢在球賽的氣氛中。球賽有排球,籃球。除球賽外還有一些小的比賽。球賽是全村人的活動,關係到本村的榮譽,因此非常的吸引人,除此外還能吸引大多數人的地方就是賭場了。從初一開始至元宵節,賭場是最熱鬧的地方了。各種各樣的賭博活動都有。賭博的形式多種多樣,除傳統的麻將,大小,排九等還有最近興起的賭彩球。這也最多人參與的賭博活動。參與賭博的人很多,男女老少都有。賭注也是從一塊錢到幾千元的都有。由於初一到初三人們一般都在家不出去幹活,所以這三天賭博的是最多的,初四以後人們便逐漸的少了。
初三人們認為出門是不吉利的,所以這天人們都呆在家不去拜年。初四 以後人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由於初一到初三是不能掃地,洗衣服的,認為這樣會把財富掃掉,不管地多髒也要到初四才能掃,所以初四早上人們便趕緊把這些事情幹完。初五以後春節的熱鬧氣氛便消失到人們忙碌勞動中去了。初六是春節的節中節,這裡人們把初七叫“人日”,說是紀念某個人生日,具體是某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因此平靜了的村子又熱鬧起來,人們管元宵叫“小年”。它的熱鬧不亞於初二,都是球賽,賭博等娛樂活動。過完元宵也就過完春節了,人們又開始了新的一年的生活了。
歷史遺址
[1] 九龍縣治遺址
位於感城鎮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裡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說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建府於九龍山”。隋煬帝大業三年(607)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年間(1436-1449)將縣址遷往中和鄉(今感城)。九龍縣城遺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斷牆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台,始建於明代,尚存有一米餘高的台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較早開發地之一。
[2]感恩縣治遺址
位於感城鎮感城村。隋大業三年(607),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年間(1436-1449),為適應經濟發展和軍事防禦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今感城村),築土城。據《瓊州府志》載:“築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辟門三。”後因年久失修,傾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最久的縣城歷經500餘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今城牆僅剩牆基,護城河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淺淺的寬6-8米的痕跡,城內亦僅存學宮(文廟)和關岳廟,其餘建築無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感恩學宮
又稱文廟。位於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明萬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20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蕩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 樓公墳
樓公墳位於感城鎮不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於明成化四年(1468),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岩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厘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5] 大雅坡縣治遺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曆十年(1582),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禦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牆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辟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牆,出土衙署宮殿的牆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係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6]麥家祠慘案舊址
位於感城鎮感城村西北角的麥家祠內。麥家祠建於民國初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投降,抗日戰爭結束。當時,瓊崖特委南區軍事指揮部(專門負責日偽軍受降和擴大武裝力量)昌感縣委派第二支隊第三大隊副政委張愚和和昌感聯縣副縣長王廷俊帶領新編的第八中隊和地方民兵共103人,到感城外圍活動,準備接受日軍武器。但張、王二人盲目運行,喪失警惕,把部隊開進麥家祠駐紮。日偽軍拒絕向中國部隊投降,偽軍和日頑軍這時乘機糾集300餘人的兵力,突然對麥家祠發動圍攻。解放軍與敵激戰五、六個小時,由於日軍的暗中配合,加上中方援兵增援不及,又錯誤地死守麥家祠不肯突圍。結果除4人外,王、張和其餘97名戰士裝烈犧牲,日偽頑軍聯合製造了“麥家祠慘案”。舊址占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為二進格局,由正房、廂房和走廊組成。正房為面闊三間,進深13檁,硬山頂式磚瓦木結構。外有圍牆。1983年,人民政府進行了維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