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輝縣

愛輝縣

黑龍江中上游一個河流星羅棋布的漁業大縣。

基本信息

愛輝縣愛輝縣
愛輝縣位於黑龍江中上游,境內江、河、溝、泡星羅棋布,有大小河流61條,其中10公里以上的40條,泡澤182個,還有宋集屯和額泥河2箇中型水庫和12個小型水庫。全縣水面228,530畝,可養魚水面25,760畝,已利用水面4,925畝。黑龍江幹流水深流急,砂礫底,水質清,透明度大,是鱘、鰉魚棲息和繁殖的好場所,也是其它魚類越冬的好場所。境內河流均發源於山地,河槽狹窄,流速快,水溫低,石礫河底,水質清澈,明水期水量豐富,是冷水性魚類生活和產卵的好場所。由於河床變遷,沿江一帶形成許多自然泡沼,大部分水面面積較小,最大的幾百畝。這些泡沼經過人工改造,可成為養魚的水面資源。此外,在可利用的水面中餌料生物較豐富,適宜魚類生長。

漁業資源

縣內的魚類組成分別隸屬於15科63種,其中鱘科魚類2種,占總數的3.2%;鯉科魚類40種,占總數的63.5%;鮭科魚類4種,占總數的6.3%:其餘12科17種,占總數的27%。
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魚、鯽魚、鰱魚、草魚、翹嘴紅鮊、鰲花、鯰魚、唇鯧、牙羅魚等。小型成魚有銀鯝等。還有冷水性魚類大馬哈魚、鰉魚、鱘魚、哲羅魚、細鱗魚、白鮭等。
從生態習性來看,全縣水域的魚類既有分布範圍較廣的鯉科魚類,也有分布範圍較狹的冷水性鮭科、鱈科、狗魚科、茴科魚類,既有北方山區溪流類型水域的哲羅、細鱗、江鱈、斑鱒子等,也有平原類型的代表魚類,如草魚、鰱魚、鱖魚、銀鯝、各種鮊屬和紅鰭屬鮊魚類。
在產卵洄遊方面:既有在水草較多的淺水區產粘性卵的鯉魚、鯽魚、鯰魚等,也有生殖期溯河產卵繁殖的半洄游性魚類,如草魚、鰱魚、翹嘴紅鮊、鰉魚、鱘魚等;還有從海洋回歸進入山區河流產卵繁殖的大馬哈魚。哲羅、細鱗在山區河流中產卵繁殖,而草魚、鰱魚在黑龍江幹流中產漂浮性卵,卵在流水中孵化,鱘魚、鰉魚在砂礫上產粘著性卵。
在食性方面:有雜食性的鯉魚、鯽魚、鯿魚等,也有植物食性的草魚、鰱魚、銀鯝等;有肉食性的鰉魚、狗魚、哲羅、鯰魚、鱖魚等,也有食底棲動物等。再從魚類的個體看,有淡水魚類個體最大的鰉魚,大者體長3-5米,重一、二千斤,也有種類眾多的小型魚類,體長10厘米左右,體重不到10克或幾十克類和鰍類等。
在所有的魚類中,屬黑龍江特產的大馬哈魚和鰉魚比較出名。大馬哈魚在1920年(民國九年)出版的《璦琿縣誌》記載:“達布哈魚齒利鱗膩,灰黑色,脖下有紫紋,腹多籽,大如黃豆粒,肉肥美,行必逆流,每歲由海入江,由江入河,秋末上江庫瑪爾河一帶極多。昔年鄂倫春人以叉挑上岸如積薪,食賣不盡則飼馬,近聞東海彼族截擋,所以年來漸少,重者十二餘斤。”《璦琿縣誌》又記載,鰉魚是“頭粗與身等,其長半於身,長鼻上昂如袋伸,長出鼻外,縮則近於頜下,鱗黃色,身多橫斷痕如人背脊間骨,肉白多脂,骨柔而脆,為飲食上品。巨者長二、三丈,重千數百斤,漁人叉其背以繩爾系之,棹船疾行,待其憊乃出之。”黑龍江是中蘇界江,近幾十年兩岸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工業的迅速發展,使黑龍江水域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特別是酷捕濫撈,大量捕殺產卵親魚和經濟幼魚,破壞了魚類的生態平衡,使縣內的水產資源越來越少。據1937年(偽滿康德四年)調查,愛輝縣大馬哈魚的產量為16,400公斤,縣內的八個捕魚專業戶,僅在秋季每個專業戶就捕獲大馬哈魚1,600-3,200公斤。就是在建國初期,縣內的大馬哈魚也相當多,上市量很大,也很便宜。近年產量越來越少,1973年全縣捕撈大馬哈6,000斤,1976年下降到4,000斤,1979年僅2,000斤,還不及從前一戶漁民的產量。鰉魚的數量也在減少,1973年全縣捕撈鰉魚8,700斤,1979年下降到1,500斤。因此,治理環境污染,嚴格執行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保護水產資源,已成為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