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死的幽靈學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從古典政治哲學、新教神學到精神分析,從德國理念主義到當代中國思想狀況,從《西遊記》到《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從《黑客帝國》、《勇闖奪命島》到《成長的煩惱》、《宋飛正傳》,從蘇格拉底、耶穌基督到康德、拉康,從阿倫特、福柯到鄧正來、朱琳,以及,從柏拉圖到列奧?施特勞斯、劉小楓,從甘陽、林國榮到東方不敗、“周星星”,從日本當代AV女優到“將FUCK進行到底”的中國當代知識分子……作者的分析之筆,自由地出入學術思潮與大眾文化之間,以其寫作實踐本身,展現了意識形態批判在當代世界的激進可能性。
贊語
就如市場中的那種“哄抬效應”,20世紀的批判性知識實踐,把“意識形態”這個19世紀的概念遺產差不多抬到今日知識的拱頂石位置。在這一背景中,意識形態批判的可能性/不可能性直接擺到了理論的面前。吳冠軍的這本著作,不僅藉由拉康在理論上指認出意識形態實踐/批判的固有創傷,把可能性/不可能性置於激進實踐的中心;而且以其闡明的自殺性哲學—精神分析實踐姿態直接介入當代話語爭論。就如齊澤克在英語世界的操作,在漢語語境中,吳冠軍為激進批判打開了一條沒有口令障礙卻同樣艱辛的知識小道,展示了由理論本身保障的多種可能世界。可以肯定,一本書不會改變今日的知識現狀,但由其引領的實踐產生之後,情況將大不一樣。
——胡大平(南京大學)
吳冠軍《愛與死的幽靈學》這部論著的價值和貢獻都在於它向每一個讀者重新開放出了一個至為根本的問題,即意識形態批判在今天是否可能?而不論我們是否贊同吳冠軍的觀點,我們都已經無法再迴避他所提出的這個問題。
——鄧正來(復旦大學)
吳冠軍所採用的分析路徑是獨特的,而他所開啟的思考空間則是令人興奮的。
——陶東風(首都師範大學)
充滿想像力的時代需要充滿想像力的批判;而吳冠軍的可貴之處更在於,他不僅有想像,而且有理想。
——童世駿(上海社會科學院)
相關作品
《日常現實的變態核心》(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
目錄
導論愛與死的幽靈學
——今天的意識形態及其激進批判1
一、遭遇愛情2
二、作為“日常現實”的意識形態矩陣4
三、作為“肯定的否定性”的意識形態批判8
四、遭遇死亡13
五、兩種死亡,兩種快感15
六、“最絕色的傷口”22
七、大眾文化:愛與死的“外在化”操作24
八、“紅白喜事”?No, Thanks!30
九、“現實世界”里的幽靈性戰場:愛的呼喚、死的凝視35
十、本書結構39
正論1一把插向心臟的刀
——論意識形態批判之(不)可能44
一、古典的“高貴謊言”vs.“後意識形態”時代的政治正確性44
二、言說真理:哲人的根本性無能52
三、“政治哲人”:侏儒們的化裝面具(一)59
四、“政治哲人”:侏儒們的化裝面具(二)67
五、“隱微寫作”的述行倫理:公眾與私淑80
六、古典哲學的原始遺產:刺穿“真理”的心臟92
七、蘇格拉底、康德、拉康:三個離奇的同路人101
八、後“9?11”時代的意識形態批判116
正論2“我就是女兒國國王”
——或,為什麼意識形態批判(者)是“女性的”122
引言 當代大眾文化中的《西遊記》122
一、“我們都是症狀”127
二、“我們都是女兒國國王”144
三、“我就是女兒國國王”161
四、“我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談論愛”179
正論3冒稱的“上帝”,和,耶穌基督的愛與死
——論巴特的(保羅主義)“基督學”之激進遺產194
一、肯定的否定194
二、宗教與信仰199
三、真實與符號203
四、神聖化/神話化209
五、墮落與崇高213
六、信仰與信念222
七、信徒?非信徒?非-非信徒226
正論4民族主義?不,謝謝!
——從(偽)“社會運動”到激進的意識形態批判234
一、“症狀”的出現,及其在意識形態下的轉化234
二、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構型的“民族”概念242
三、怎樣的歷史記憶具有批判的正當性?245
四、走向崇高之路:一種關於真實的倫理學250
五、符號與真實的根本性對抗:作為意識形態批判的激進政治255
正論5“狼口”中的快樂,或,“中國的主體性”
——激進意識形態批判在當代中國259
一、“狼口”下的現實:Please,Think!259
二、回到“虎口”?No,Thanks!263
三、從絕對自由到“現代性”的結構性溢出…and Back271
四、作為“缺失”的“中國的主體性”?Yes,please!291
正論6“純真年代”,或,知識分子的色情片
——一個意識形態批判的激進實踐307
一、幻想“八十年代”309
二、It’s NOW or NEVER315
三、有多少欲望可以滿足?322
四、“現代性批判”:“詩意”底下的“淫穢”326
五、“無厘頭想像”:“很有前途”的“我們”333
六、“自宮式”學術寫作:都是“生殖器”惹的禍342
七、“男子漢”的“雄心”:將“FUCK”進行到底?348
附語今天,誰在“直言臧否”?358
附論1“歪視”……從來是“歪視”370
一、“部落格”時代,還是“狂客”時代? 370
二、“歪視”:從“西洋偽書”到“中國盛世”371
三、“太陽底下”無法想像的全新開端373
四、用“中國的視野”去讀“西方本身的脈絡”,何如? 375
五、自我反思性的批判實踐 377
附語“兩張臉”或“一個瓶”379
附論2現在……“何處去?”384
一、“現在我伸出手去摸她的胸……”384
二、否定性與重新創造388
三、激進的(不)可能389
主要參考文獻396
致謝與著作權承認416
人名索引418

作者介紹

吳冠軍 1976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吳縣。當過專欄作家、個人網站站長,以及由風險資金建立的大型商業網路公司執行長。曾長期兼任學術網站《世紀中國》編輯、“世紀沙龍”論壇版主。現為澳大利亞墨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哲學博士候選人。
1996年開始發表文章,著有《多元的現代性》、《日常生活的變態核心》。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與精神分析。

作品目錄

導論愛與死的幽靈學——今天的意識形態及其激進批判1一、遭遇愛情2二、作為“日常現實”的意識形態矩陣4三、作為“肯定的否定性”的意識形態批判8四、遭遇死亡13五、兩種死亡,兩種快感15六、“最絕色的傷口”22七、大眾文化:愛與死的“外在化”操作24八、“紅白喜事”?No, Thanks!30九、“現實世界”里的幽靈性戰場:愛的呼喚、死的凝視35十、本書結構39正論 1一把插向心臟的刀——論意識形態批判之(不)可能44一、古典的“高貴謊言”vs.“後意識形態”時代的政治正確性44二、言說真理:哲人的根本性無能52三、“政治哲人”:侏儒們的化裝面具(一)59四、“政治哲人”:侏儒們的化裝面具(二)67五、“隱微寫作”的述行倫理:公眾與私淑80六、古典哲學的原始遺產:刺穿“真理”的心臟92七、蘇格拉底、康德、拉康:三個離奇的同路人101八、後“9?11”時代的意識形態批判116正論 2“我就是女兒國國王”——或,為什麼意識形態批判(者)是“女性的”122引言 當代大眾文化中的《西遊記》122一、“我們都是症狀”127二、“我們都是女兒國國王”144三、“我就是女兒國國王”161四、“我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談論愛”179正論 3冒稱的“上帝”,和,耶穌基督的愛與死——論巴特的(保羅主義)“基督學”之激進遺產194一、肯定的否定194二、宗教與信仰199三、真實與符號203四、神聖化/神話化209五、墮落與崇高213六、信仰與信念222七、信徒?非信徒?非-非信徒226正論 4民族主義?不,謝謝!——從(偽)“社會運動”到激進的意識形態批判234一、“症狀”的出現,及其在意識形態下的轉化234二、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構型的“民族”概念242三、怎樣的歷史記憶具有批判的正當性?245四、走向崇高之路:一種關於真實的倫理學250五、符號與真實的根本性對抗:作為意識形態批判的激進政治255正論 5“狼口”中的快樂,或,“中國的主體性”——激進意識形態批判在當代中國259一、“狼口”下的現實:Please,Think!259二、回到“虎口”?No,Thanks!263三、從絕對自由到“現代性”的結構性溢出…and Back271四、作為“缺失”的“中國的主體性”?Yes,please!291正論 6“純真年代”,或,知識分子的色情片——一個意識形態批判的激進實踐307一、幻想“八十年代”309二、It’s NOW or NEVER315三、有多少欲望可以滿足?322四、“現代性批判”:“詩意”底下的“淫穢”326五、“無厘頭想像”:“很有前途”的“我們”333六、“自宮式”學術寫作:都是“生殖器”惹的禍342七、“男子漢”的“雄心”:將“FUCK”進行到底?348附語今天,誰在“直言臧否”?358附論 1“歪視”……從來是“歪視”370一、“部落格”時代,還是“狂客”時代? 370二、“歪視”:從“西洋偽書”到“中國盛世”371三、“太陽底下”無法想像的全新開端373四、用“中國的視野”去讀“西方本身的脈絡”,何如? 375五、自我反思性的批判實踐 377附語“兩張臉”或“一個瓶”379附論 2現在……“何處去?”384一、“現在我伸出手去摸她的胸……”384二、否定性與重新創造388三、激進的(不)可能389主要參考文獻396致謝與著作權承認416人名索引41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