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884年1月26日出生於生於德國勞恩堡,5歲時移居美國,曾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文學士、文科碩士、哲學博士和理學博士等學位,並供職於加利福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後在耶魯大學從事文化人類學研究。他的思想曾激勵了R·本尼迪克特、M·米德以及那個時代其他的文化人類學家。他專門研究美洲原住民語言。薩丕爾的代表作是《語言論》及身後出版的論文集《薩丕爾論語言、文化和個性文集》。1939年2月4日卒於紐哈芬。
人物年表
1884年1月6日生於德國勞恩堡(Lauenburg)。
5歲時薩皮爾隨全家移居美國。
1904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日耳曼語,後到美國西部工作。
1906年,愛德華·薩皮爾參與了Wishram和Takelma語言的實地研究。
1907年,先後在加州大學、賓州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
190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1910-1925年,任加拿大國立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對人類文化學進行了切實的研究。
1921年,薩皮爾發表其代表作——《語言論》,提出語言是思想的符號表達,同時強調語言對思維有深刻影響,“語言與我們的思維習慣不可分解地交織在一起,換言之,它們是一回事”。
1925-1931年,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副教授、教授。
1925年起任芝加哥大學人類學與語言學副教授、教授。
1931年到耶魯大學,任剛成立的人類學系主任。
1933年當選為美國語言學會會長。
1938年,當選為美國人類學協會會長。
1939年2月4日,在康乃狄克州紐哈芬(New Haven)因心臟病而去世,終年55歲。
學術貢獻
薩皮爾的父親是來自德國的猶太移民,曾任教堂歌詠隊的指揮。薩皮爾本人五歲時隨家人移居美國,曾參加“紐約市最聰明的孩子”獎學金競賽獲勝。薩皮爾年輕時就對語言的本質感覺興趣,曾赴華盛頓州研究維什蘭部族印第安人的語言,於一九二一年完成他的主要著作《語言:言語研究導論》。
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和任職期間,受到著名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鮑阿斯(F.Boas)影響,對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和語言產生了極大興趣,與學生們合作編寫出版了一套研究印第安語言並附有注釋的叢書,認真分析了語言結構,成為美國描寫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
薩丕爾長期研究語言學和人類文化學的有關問題,重視語言和文化、語言和思維的聯繫,提出“語言影響人類關於現實世界概念系統的形成”這一構想,經他的弟子沃爾夫(B.L.Whorf)發展,形成語言相關性的學說,被稱為“薩皮爾-沃爾夫假說”,這一假說成為人類文化語言學的基礎。
薩皮爾1904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畢業以後兩年,他參與了Wishram和Takelma語言的實地研究。薩丕爾在哥倫比亞的時候認識了他的恩師法蘭茲·鮑亞士。
布龍菲爾德研究過梅諾米尼部族印第安人及大草原克里部族印第安人的語言,後來於一九三三年完成了他那很有影響力的著作《語言》。薩皮爾和布盧姆菲爾德從美國印第安人的語言出發,見到了語言領域的新天地。對於“原始”口語的這種研究表明,實際情況與某種自以為是的濫調相反,這種論調堅持認為,凡是沒有精美文學的人民,其語言辭彙不過數百而已。但實際情況是,這些人民的任何一種語言,其辭彙數量均超過兩萬。舉例而言,人類學家A.L.克羅伯就發現阿茲特克語系的納瓦特爾語支的口語辭彙達二萬七千之多。
薩皮爾專門研究美洲原住民語言。薩丕爾曾在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任教,於1931年直至去世,他擔任耶魯大學人類學系的主席。他是首先考慮語言學與人類學之間的關係的語言學家之一。他的學生包括沃夫、哈斯、惠爾和中國的李方桂。
薩皮爾發展了音位理論,根據語音的分布模式分析語音,是形態音位概念最早提出者之一,他把在詞形變化表中能互相替代的音位都歸為一類。在歷史比較語言學方面,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探索語言之間的親緣關係。他提出結構壓力論,說語言變化(音位變化、形態變化)是由於受到語言本身固有的有關模式的影響。他根據吐火羅語的材料,按喉輔音假說研究古印歐語。他還認為印歐語言和閃族語言可能同出一源。薩丕爾認為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會對同一客觀世界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釋。他的語言人類學研究包括以下3個方面:美洲印第安民族及其語言、人類一般概念、文化和個性的關係。著有《語言論》和《薩丕爾選集》。
薩皮爾關於美國印第安人部落語言的研究使他寫成《語言》一書,這是他對語言人類學的早期貢獻之一。書中他提出了這樣一種重要觀點,即“理解一種語言是理解使用該語言的文化的核心”。
愛德華·薩皮爾是語言學(特別是北美印地安語言)和心理人類學的先驅;他在藝術和美學方面的興趣為人文主義人類學(Humanistic Antropology)奠定了基礎。
1910-1925年,薩皮爾在渥太華擔任加拿大民族博物館地質調查部人類學組主任。在那裡,他在印地安語研究基礎上提出把北美印地安語劃分為六個基本支脈的思想(Sapir,1990-1991),同時,他還試圖對歷史學和民族學理論進行整合(Sapir,1916)。
1921年,薩皮爾發表其代表作——《語言論》,提出語言是思想的符號表達,同時強調語言對思維有深刻影響,“語言與我們的思維習慣不可分解地交織在一起,換言之,它們是一回事”。
1925-1939年,薩皮爾分別執教於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在此期間,他的研究重點由語言學轉向心理學。他試圖探索博厄斯“文化”概念的心理學維度,使它成為可以進行具體研究的對象。雖然薩皮爾的工作計畫最終沒有得到實現,但是他經由論文(Sapir,1949)所傳達的思想引起很大反響--特別是對於那些參加講座的學生而言。他被視為文化人格學派的創始人之一。
薩皮爾在語言學方面的術業專攻使他發展了許多重要議題:譬如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他與學生沃爾夫提出的“薩皮爾-沃爾夫假說”可能是他最著名的理論貢獻。這一假說主要認為語言的習慣化形式制約思維模式,所以“真實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群體的語言習慣之上”(Sapir,1929)。——薩皮爾倡導內部語言研究,這一假說被認為是語言學領域的文化相對論。
薩皮爾不僅在人類學領域確立了語言學的專業地位,70年代中期人文人類學的興起也受到他的重要影響(他強調人們在面對文化和歷史壓力時候的創造力)。此外,薩皮爾對於藝術特別是詩歌的興趣激發了之後大批人類學家努力打破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邊界。總之,作為一名跨學科的天才型學者,薩皮爾的新視角對後世理論影響深遠。
學術著作
1.《語言論》
《語言論》是薩丕爾的主要代表作。全書共分11章,主要論述語言的性質、結構、演變以及它跟思維、種族、文化及藝術等方面的關係。《語言論》中引用的語言多達60種以上,足見薩丕爾語言知識的豐富,特別是書中提供的美洲印第安語的事實更是使人大開眼界。它對美國語言學有廣泛的影響。
2.《語言:言語研究導論》,中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3月新版。
3.《薩丕爾論語言、文化和個性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