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4月6日 愛國將領張治中逝世 |
張治中,字文白,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青年時代,他受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影響,參了軍,他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且擔任過許多重要軍職,是一位有政治遠見和正義感的愛國將領。 張治中有著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對國家民族的強烈的責任感。同許多愛國志士一樣,他早年也是抱著救國救民的宗旨投筆從戎的。他一向認為,守土為國是軍人的天職。每當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他總是挺身而出,擔負起自己的責任。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他當時任第五軍軍長,不顧國民黨統治集團的阻撓,毅然開赴前線,同十九路軍並肩作戰,並留下遺書,決心以身許國。8年抗戰期間,他始終堅持抗戰到底,直到最後勝利。尤其可貴的是,張治中從未參加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的歷次反共內戰,是一位從來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張治中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他能順應歷史潮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他和中國共產黨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早在大革命時期,他就同周恩來、惲代英等共產黨人建立了友誼。在黃埔軍校左右兩派學生的鬥爭中,他是同情共產黨的,也曾經因此受到國民黨右派的攻擊。此後,即使在國民黨反共高潮中,他也沒有隨波逐流,改變自己的態度。抗戰時期,在重慶,他同周恩來等時相過從,對共產黨的了解也進一步加深。抗戰勝利後,他力主和平建國,並積極促成國共兩黨的重慶談判。1945年,張治中受周恩來委託,到新疆成功的解救了被盛世才監禁多年的100多名共產黨幹部,使他們安全地回到延安,為共產黨保存了一批重要的骨幹力量。1949年,張治中作為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團長,到北平同共產黨代表進行和平談判,當雙方達成的協定被國民黨當局拒絕以後,他對國民黨完全失望了,接受了周恩來的懇勸留在北平,聲明同國民黨頑固派劃清界限,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 張治中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親眼見到了他所嚮往已久的新中國的誕生。建國以後,他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他時刻以祖國統一大業為重,親自主持民革中央促進祖國統一的工作,為使台灣回歸祖國,他盡心盡力,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69年4月6日,張治中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的人生歷程。 |
相關詞條
-
張治中
張治中(1890.10.27—1969.4.6),中華民國高級將領,著名愛國將領,原名本堯,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人。黃埔系骨幹將領...
人物簡介 人物履歷 經歷軼事 將軍故居 受蔣信任 -
張治忠[著名愛國將領]
張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堯,字警魄,後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縣 (今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人,黃埔系骨幹將領,中...
人物生平 成就貢獻 家庭成員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
張治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張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堯,字警魄,後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縣 (今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人,黃埔系骨幹將領,中...
人物生平 成就貢獻 家庭成員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
張治中故居
張治中故居,位於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村,由故居和桂翁堂組成。坐落在洪家疃村旁黃麓師範校園內。1989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確定為巢湖市...
建設沿革 建築格局 文物保護 文物遺存 人物生平 -
張治中(1890~1969)
張治中(1890~1969) 正文愛國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貢獻。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著有《張治中回憶錄...,父親是手工業者。張治中六歲入塾,讀書十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在揚州...
張治中(1890~1969)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高樹勛[愛國將領]
高樹勛(1898—1972),字健侯,1898年8月6日出生於河北省鹽山縣高金莊。兄弟姐妹7人,在兄弟3人中,他排行第二。著名愛國將領。出身行伍,因作戰...
人物經歷 率軍起義 高樹勛運動 活埋石友三 -
洪家疃
地理環境序言 洪家疃村入口處 著名“和平將軍”張治中先生的故鄉,隸屬於...山、窩子山和戰山。村子的東面就是張治中將軍創辦的黃麓師範學校(安徽省第一所鄉村師範),村中還有張將軍創辦的黃麓學校以及張治中將軍故居(安徽省重點...
地理環境 歷史 黃麓學校 黃麓師範 相隱寺 -
陳誠[國民黨軍將領]
陳誠(1898-1-4——1965-3-5)中國國民黨軍將領。蔣介石的主要助手。字辭修。浙江青田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北伐軍團長、...
人物簡介 成長經歷 北伐時期 中原大戰 “圍剿”蘇區 -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中華民國行政院長,有時簡稱為閣揆或總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1928年以前稱為內閣總理。 汪精衛 ...
汪精衛 現在是張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