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M56式105毫米馱載榴彈炮

意M56式105毫米馱載榴彈炮

M56式105毫米馱載榴彈炮於1957年裝備義大利陸軍。它是北約集團的制式武器,聯邦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和加拿大等北約國家目前都裝備有這種榴彈炮。英國和法國也曾裝備過。

介紹

義大利製造,奧托.梅萊拉公司50年代中期研製定型的105毫米輕型火炮,1957年裝備部隊,用以取代美制M-116式75毫米輕榴彈炮,主要裝備山地步兵師(義大利山地步兵旅)炮兵部隊。本炮機動性強,性能優良,可用輕型汽車牽引或直升機吊運或分解為11個部件,人背馬馱。是50年代末-80年代北約制式輕榴炮,西班牙特許生產。現在少數國家為L-118等先進輕榴炮取代,但仍有印度、巴基斯坦等20餘個國家使用。火炮的生產仍在進行。

此外,阿根廷、澳大利亞、孟加拉國、智利、加納、印度、伊拉克、紐西蘭、奈及利亞、巴基斯但、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斯里蘭卡、蘇丹、委內瑞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尚比亞等國的軍隊也裝備有這種榴彈炮。

該炮是一種多用途火炮,適用於山地、叢林地和空降作戰。它是專為山地作戰而設計的,因此又稱為山地榴彈炮。它可作為野炮、反坦克炮和重型迫擊炮使用,所以還被稱為三用榴彈炮。

特點

主要特點

該炮重量輕,便於分解,操作簡單,機動性好,同時可變換火線高。

火炮

火炮炮身由身管、炮尾、滑座、炮口制退器組成。身管長1478mm,膛線部分長1074mm,藥室長400mm。整個身管重109kg,全部炮身重355.5kg。炮口制退器帶有固鎖裝置,無需工具便可卸下。炮尾內裝立楔式炮閂,閂體向上開為開閂位置。炮尾部分重(不含炮閂)72.9kg,炮閂重29.8kg。炮尾還有帶自動拔動彈簧結構的擊發裝置,可用擊發桿或拉火繩擊發。滑座上帶有導軌,以使炮身體相對於搖架往復運動。

炮架包括下架、上架、搖架、反後坐裝置、兩個平衡機和防盾等。

下架由十字頭形立軸座、兩個短車軸支臂、一個彈簧式平衡搖臂和兩個大架鉸軸支臂組成。每個車軸支臂各有兩個車軸軸承孔,車軸可插入任一個軸承孔內。帶有手剎車機構的車輪裝在車軸上。每個鉸接軸支臂裝有由2節或3節架體組成的大架。大架可摺疊並鎖定。大架尾端裝有駐鋤。

帶有立軸的上架有兩個側板,每個側板的尾部有一支臂,用於安裝高低機和方向機。高低機為齒弧齒輪式,通過蝸輪蝸桿及位於上架右側的手輪進行操作。方向機也是齒弧齒輪式,通過蝸輪和蝸桿操作。由於上架左、右兩側裝有兩個傳動軸,並配有摺疊式手柄,因此可從上架左右側操縱方向機。

搖架上裝有兩套反後坐裝置(上下布置,採用雙重後坐原理),即上部和下部反後坐裝置,通過炮身相對上部後坐體的運動及炮身和上部後坐體相對於下部反後坐裝置的運動,共同完成吸收後坐和復進能量並使炮身復進到位的功能。上部後坐體包括一個液壓式制退機(帶有制退旋轉閥和復進滑閥)、一個液量調節器(制退機筒內)和兩根復進簧(與制退桿同軸安裝),制退筒固定在上部後坐體上,而制退桿則與炮身聯接。下部後坐體包括一個制退機(位於中央,帶有制退雙轉閥和復進滑閥)、一個液量調節器(制退機筒內)和兩根復進簧(一根在制退筒左側,另一根在右側)。制退機筒裝在下部後坐體內,而制退桿及兩根復進簧桿則由一個十字形接頭與上部後坐體相聯接,並在後坐與復進過程中一起地運動。上部後坐體及制退機重96.3kg,下部後坐體與制退機重124.3kg。

搖架的左側裝有變後坐齒輪機構,以便隨射角的變化自動調節炮身和上部後坐體的後坐長。身管後坐長為240~300mm,上部後坐體後坐長為245~800mm。

兩個平衡機為左右布置。平衡機由內外筒和螺旋彈簧組成。為能將平衡機裝到上架支臂和搖架支臂之間,平衡機內、外筒可方便鎖定。

防盾由左、右兩部分組成,並通過幾組鉸接支臂裝在上架上。每部分都制有帶護板的觀察孔。

火炮可分解成11個部件,最重的部件重約122kg,可馬馱或人背,但主要是由車[如0.75tLWB(4×4)陸地漫遊者吉普車、Unimo(4×4)卡車和AR59(4×4)卡車]牽引。

瞄準裝置

瞄準鏡有兩具,一具裝在火炮左側,用於間瞄射擊。它由距離分劃筒、高低角傳動機構和周視瞄準鏡組成。另一具裝在炮右側,是有直瞄分劃的望遠鏡,用於反坦克作戰。

彈藥

該炮可發射美國M101式105mm榴彈炮的彈藥及其他北約標準105mm榴彈炮的彈藥,其中包括M1式彈,全彈重18.12kg;M67式破甲彈,重16.78kg,初速為318m/s,可穿透102mm裝甲。

參考數據

重量1290kg
長度3.65m
寬度1.5m
高度1.9m
炮管長度1.47m/L14
炮班人數7人
俯仰角-7°~+65°
射速10rds/min
最大射程
炮口初速416m/s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