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惠州梅菜,嶺南三大名菜之一,歷來被作為宮廷食品,又稱“惠州貢菜”。民間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有增強消化,清熱解暑,消滯健胃,降脂降壓的功效。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風味和功效,以及近千年的傳播,鑄就了“惠州梅菜”的盛名。
據華南農業大學化驗中心測定,梅萊含糖5.7%,蛋白質5.6%,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17種胺基酸以及鋅、鎂等7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具有消滯健胃、消脂、降壓等保健功效,被認定為“天然健康食品”。
橫瀝梅菜種植的品種主要有黑葉仔、白硬仔和三連種。
產地環境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北端,陸地面積1.12萬平方千米,占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四分之一,地理環境優越,毗鄰港澳,是粵東的重要門戶。
惠州市有著獨特的氣候環境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氣溫22度,7、8月份惠州降雨較多,9、10月份天氣晴朗。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橫貫境內,境內水庫容量超過16億立方米,是供給香港、深圳、廣州等地的主要水源。北回歸線從惠州市博羅縣楊村和龍門縣南崑山橫貫惠州市。全市地域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350天左右,十分適宜梅菜生長。
惠州鮮梅菜屬十字花科蕓薹屬大葉芥菜,與芥菜外形相似,兩者不同點是芥菜莖扁平,梅菜莖略圓,中間凹陷,一棵梅菜可高達60厘米至1米,重2500至3000克,製成的梅菜分菜心、菜片兩種。通常說的惠州梅菜,都是指梅菜心。上好的菜心長僅10至13厘米,帶花蕊,色澤金黃透亮,像桂圓肉。聞之有一股香甜味道,食之清脆爽口。
歷史淵源
據《惠州西湖志·物產》記載:“莓菜即芥的一種。產橫瀝之土橋、梁化、平山。在湖上間有種者”。
據惠陽志記載,明朝下葉開始生產製作梅菜,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
生產情況
2012年,惠州以矮陂為中心的鄉鎮,梅菜種植面積已達4000多公頃,年產量超過10萬噸。
2015年,單造梅菜種植1.25萬畝,總產量達2萬多噸。
截至2016年,惠州市種植面積已達6萬多畝,年產量超過10萬噸。
產品榮譽
1994年,“梅姑”牌產品於獲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會銀獎。
1995年,被評為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銀獎。
2000年,“悠久”牌惠州梅菜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2001年,惠州梅菜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
2001年,“禎州”牌即食梅菜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
2002年,“悠久”牌惠州梅菜獲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廣東省惠州市25個鄉鎮,規模較大的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矮陂鎮、橫瀝鎮、梁化鎮、增光鎮、龍溪鎮等地。
質量技術要求
一、育苗
苗床宜選擇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經犁翻曝曬,耙平整碎後,起畦,畦寬1.5米(包溝)。播種前每畝施灰糞250—300公斤或糞水1250—1300公斤作基肥,然後於“白露”前後(早菜)或“寒露”前後(遲菜)播種,畝播種量150—200克,可供大田20畝左右用苗。播後畦面覆蓋新鮮松毛或稻草,播後1—2天內早、晚各淋水1次,出苗後改為早上淋水。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畝施糞水250—300公斤,過5—10天后再施糞水400—500公斤、尿素1.5—2公斤。移栽前4—5天施1次送嫁肥,畝用尿素2—3公斤兌水500公斤淋施。播後30—35天、苗高15—16厘米、具4—5片真葉時即可移栽。
二、大田管理
移栽大田呈龜背形起畦,畦寬2—2.3米,溝寬50厘米、深33—40厘米,畦面按40—50厘米的株行距開穴,每畝約2500個穴。移栽前每畝用灰糞250—300公斤施於穴內作基肥,施後蓋薄土,並覆土,淋足定根水。然後於吹南風的傍晚移苗,覆土,淋足定根水。移栽後4—5天早、午、晚各淋水1次,成活後改為早、晚淋水1次,到生長盛期每天淋水1次即可。
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前期薄施,中期重施,後期少施。一般全期共施4次肥:第一次在植後5—7天,畝施糞水500—750公斤混尿素1.5—2公斤;第二次在植後13—16天,畝施糞水800—1000公斤混尿素2.5—3公斤;第三次在植後22—25天具4—5片新葉時,畝用腐熟花生麩40—50公斤,或複合肥40—50公斤混土雜肥在植株旁開穴施下,施後覆土;最後一次在植後40天左右,畝用糞水800—1000公斤兌水淋施。梅菜快抽苔時便要停水停肥,以免抽苔過早或菜心過長。
三、加工
梅菜一旦花蕾出現、心葉齊平,即可收穫。收穫梅菜要選晴天進行。鮮菜收回後曬1—2天,然後將菜頭縱切取出長20—22厘米的菜心,再曬2—3天,至菜棵柔軟、含六七成水時便可加工醃製。傳統的醃製方法是:每100公斤菜,用10公斤生鹽,按一層菜一層鹽的順序,將菜棵裝入菜缸或菜池內,層層踏實,最後用石塊壓面。以後每天踩踏幾次,使菜水充分滲出。過4—6天后將菜取出,初曬3—4天,再收堆燜火局4—5天,然後繼續曝曬至乾,最後用山草墊底、圍邊、覆蓋封貯,直至色澤烏潤金黃、食味甜爽芳香時便可分級出售。
歷史文化
關於梅菜的誕生有兩個傳說:
在東江流域群山環抱之中,一塊方圓十里的平坦土地上坐落著一個小村莊,這片土地都是膠泥地,能種水稻但種菜很難,一到插秧的季節村里人就沒菜吃。有一戶姓盧的人家娶了個勤勞善良的年輕媳婦,名叫紅梅。有一次紅梅在河邊洗衣服,有個老婆婆要過河,獨木橋太窄了,站在岸邊顫顫巍巍不敢過。紅梅看見了,背起老婆婆,淌著齊腰深的河水,把她送到了河對岸。到了岸上,老婆婆從口袋裡掏出幾顆菜種子,囑咐紅梅稻子收割後種上,來年春天用鹽醃好,插秧的時候就不會缺菜吃了。紅梅接過菜種,回頭看看淌過的河上出現了一座土橋,再一回頭,老婆婆已經不見了。後來這個村子就以那座神奇的土橋命名,叫土橋村,紅梅種下的菜被大家稱作梅菜。
明末農民起義,兵荒馬亂,大批中原客籍人士為避戰亂紛紛舉家南遷,其中有潘、劉、盧、餘四姓人家在循州府北安頓下來,各自選定地域開基立業。南遷人群中有位盧公,原本是書香門第出身,曾當過地方小吏,因不滿朝政腐敗,也攜妻兒定居於此。此地開闊平坦,小溪流水穿越其中,為跨溪過水而築簡易木橋,後來定村名為“土橋”。盧夫人何氏出身於名門,知書達理,為人善良,但不擅農事。盧夫人生有五子,年尚幼,嗷嗷待哺,戰亂奔波,積蓄花銷殆盡,僅憑夫君一人耕作,日子半飢半飽。一日她在河邊洗衣,孩兒們飢腸漉漉,哇哇地哭著要吃飯,夫人不禁心酸,淒楚淚珠滾落河中。一陣清風,飄來彩雲一朵,見一姑娘立於眼前,慈眉善目,仙風道骨。姑娘上前撫慰她道:“夫人休得傷心,善心人自有皇天護佑,今我百年修煉、育有菜種一包,是廣濟蒼生之物,你等將菜種播下,春節前可收穫屆時神州多一物,孩兒可得溫飽矣!”言畢仙姑即抽身前行,盧夫人急急拜謝,問姑娘姓甚名誰,日後好生報答,姑娘笑答:“廣濟蒼生,何勞報答,姓梅是也。”隨即騰雲而去。盧夫人選定秋分時節在菜園中將種籽播下,不幾天即出現綠油、齊刷刷的菜苗,極為茁壯,該移栽時正逢秋收後,有大片稻田可供移植,於是,夫婦連日整地移栽,一連幾天共種上一畝多地。經澆水施肥,轉眼又是臘月,正值收穫季節,菜長得又大又肥,一顆重幾斤,采來煮食,鮮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們飽食一頓,喜歡得直蹦跳。一餐一顆,連食數日,菜已成熟抽芯開花,於是叫左鄰右舍都采採用,你一筐他一筐,仍剩下一片未及採收,眼見再不採收即會老化,浪費了真可惜!正愁著怎么辦,盧夫人忽然想起臘豬肉,眼前一亮:豬肉可以醃臘,菜不是也可醃嗎?她試著將菜砍下曬乾,用陶器(缸)加鹽醃製,咦!頂好,為了去掉水份,曬乾貯藏,她到山上采來一種叫黃毛婆的柔軟淨草作輔墊,密封堆藏。經過曬藏,菜乾肉質呈桂園肉油亮形狀,金黃臘色,香氣四溢。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互走訪,宴客時取出梅菜與豬肉同煮,鮮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親朋好友問及此乃何物,盧夫人道,是梅仙姑送的菜種,就叫“梅菜”吧。此後經親朋好友引種,很快在東江流域一帶傳開,廣為種植,惠州從此有了梅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