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張瀞文
出版社: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2日)
平裝:27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38545425, 9787538545425
條形碼:9787538545425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 x 15.2 x 1.8 cm ; 381 g
內容簡介
《情緒的力量:女巫的12堂情緒自療課》講述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情緒代表著一種負面的人格特質。是一種困擾。這本書的重點就在於幫助讀者認識自己的情緒,與情緒建立關係,使情緒不再是負擔,而是推動自己向前的力量。《情緒的力量:女巫的12堂情緒自療課》中作者全面解讀了女人的12種情緒:憤怒、恐懼、嫉妒、寂寞、疏離、背叛、恨、依賴、憂鬱、罪疚、慈悲、安頓。
與其說,這是十二種情緒,不如說,這是一個人的情感歷程,作者告訴我們,情緒只是披著張牙舞爪的外衣,裡面其實只是一個受傷的孩子,等著與你建立親密關係。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才能真正化負擔為助力,活的舒心自在!
編輯推薦
《情緒的力量:女巫的12堂情緒自療課》編輯推薦:憤怒、恐懼、嫉妒、寂寞、疏離、背叛、怨恨……
12堂心靈重生的療愈現場
16場崩壞情緒的前世今生回眸
18種接納負向情緒的祈禱與秘藥
進入將內心黑暗面化為生命力的女巫心理學
作者簡介
張瀞文,台灣著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身心靈整合治療團體領導人,中國芳香保健師。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台灣師大社會教育學系碩士。目前定居於馬來西亞,經常於台灣、馬來西亞,帶領身心靈治療團體進行療愈課程、做關於親子與成人的教育講座,累積講座超過3000場。
專業課程有芳香療法課程、身心指引與重整工作坊、家族系統排列工作坊、生命數字分析師培訓,親子與兩性關係講座,個案諮商與身心靈整合治療。
長期擔任台灣公共電視《台灣查某人》、台灣華視電視公司《故事親親說》節目顧問。
並著有《情緒的12堂課》、《當愛情遇上婚姻》、《馴養情緒》、《我要快樂》、《愛孩子要有效率》等書籍。
目錄
序文
第一課 情緒與你,互通信息
第二課 憤怒是喬裝的力量
第三課 恐懼中,覓安定
第四課 舉妒火,照前路
第五課 踏寂寞,自在漫遊
第六課 破疏離,活出自我
第七課 穿透背叛,重獲新生
第八課 出離恨情,愛如泉涌
第九課 依賴中的愛戀情仇
第十課 憂鬱,離枝花
第十一課 罪疚,解開生命的綁縛
第十二課 觀照當下,無礙愛人
後記
序言
序文
情緒的空性,情緒的虛妄,情緒的真實
大約在國小五年級時,我近視眼了,唉!是自己故意的,因為喜歡另一個因為近視眼而去坐前排的男生。當我終於近視而可以坐前排時,他卻轉學了。
我非常後悔,覺得這種為愛犧牲的舉動是很不值得的,以後不可再亂犯。之後非常希望自己可以恢復舊有視力,於是常常玩一種遊戲,用手指把眼睛拉成細細的,從縫中看出去,視力就會恢復成沒有近視眼的狀態。
這種帶著懊悔情緒的遊戲玩了一陣子,突然有個嚇死自己的發現。
有一天我拉長眼睛看世界時,心中浮起一連串問題:“若是我近視與不近視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那不就是眼睛的結構決定我看到的世界?那么這個世界真的是我現在看到的這樣嗎?爸爸真實的樣子會不會是另一個樣子?椅子會不會根本不是我看到這樣?狗狗看到的我,是我從鏡子中看到的我嗎?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我看見的樣子?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所有我看到的一切是不是都是假的?”
我不敢跟大人提起我的問題,成天思考著我到底長什麼樣?這世界到底是不是我看到的這樣?沒事的時候就畫著人體圖,先畫一個站立的女孩,畫裸體輪廓,再畫出內臟,再畫出外面衣服的線條,然後看著圖想著這是我嗎?
當時所想的用現在的辭彙寫下就是,我眼見的這世界是真實或是虛妄?是取決於肉體之眼的結構?或是取決於真實的實相?真的有真實不虛的實相嗎?若是我換了一雙外星人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會是什麼樣貌?若是眼見的世界可能是虛假的,那看不到摸不到的情緒又是真實的嗎?
《情緒的力量:女巫的12堂情緒自療課》是我出版的第一本書,非常感謝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和北京磨鐵圖書公司的賞識,以及四川一覽楊嶸總經理與陳淑時小姐的真情協助,令瀞文有機會與內地讀者分享我的第一本創作。這本書的所有鋪陳是2000年之前十年的人生經驗的總和。對我來說,這本書非常重要且深具意義。10年後可以在內地給磨鐵圖書出版,對我來說意義更是重大。
同時,我也要感謝海寧格大師,及全心全力推動家族系統排列的周鼎文老師與他的賢內助游玉鳳女士。若是沒有他們的無私推廣,我也接觸不到海老的教誨。2006年我第一次接受海老親自對我的排列,一個不到十分鐘的排列,至今仍影響著我。
內心的眼睛若能看到情緒的空性,用內心的眼睛照見情緒的升起、演變與消融,情緒是虛妄的;若照見不到情緒的升起、演變與消融,情緒就是真實的。你的心認同了情緒的真實,心就跟著情緒而作意,身口意自動跟隨著心的作意而展演。
你的心如何跟隨情緒而作意呢?首先情緒是看不見的,能被見到的是表情、言語與行為,心的作意顯現在表情、言語與行為上。
負面的情緒被視為真實,就會作意出負面的表情、言語與行為;正面的情緒可能作意出正面的表情、言語與行為,但是也可能作意出 負面的表情、言語與行為,有些人得意快樂時會顯現傷害他人的口語與行為。
情緒是多層次的,如同馬來千層糕,愉悅的情緒里可能包藏著負面情緒與負面的自我認同。我們最後覺知或是看見的情緒都已經過很 多次的翻轉,都不是原初出現的情緒。這點我在書中不斷地提及,這也是我在療愈自己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體悟。
從情緒的空性中瞥見情緒的虛妄,就能超越因視情緒堅定不移而產生的痛苦,尊敬你的痛苦,從情緒魔鏡看進去,將看到情緒的真實與虛妄,看到真我與假我,帶著勇敢繼續深深看進去,情緒的真實與虛妄,真我與假我也將消失,或許你就看到了佛,而佛,或許也就是你自己。
雖然十年前書寫此書時尚不懂使用家族系統排列,但是根據這些年的讀者反應,閱讀此書的過程具有很深刻的自我療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