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
![情剩族](/img/d/f5e/nBnauM3XxEzNxgTOyMjN2kzM1QTMwIjMyMDNwADMwAzMxAzLzY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現象
2006年是真正意義上的單身潮,我們第一次宣告“剩男剩女時代的來臨”。那時候的數據顯示:2005年北京剩女數達30萬;上海43萬……而這樣龐大的數字從那時開始已經以幾何數在增加。
根據婚姻網站的調查顯示,女性在25歲時,有65%的男性認為是理想的婚姻對象;30歲時,有26.5%的男性選擇;而到了35歲時,獲得認可的只有12.5%的男性。相反,男性在31歲時,有82%的女性認為是理想的婚戀對象,而到了35歲,則下降到30.4%,40歲時更是降到15.2%。可見,隨著年齡的增多,男女在婚戀的價值優勢上是直線下降的,而這一點對女性的要求更為苛刻。情剩族尤其是剩女應該要知道目前(2016年)的情況。
類型
死等型
![情剩族](/img/c/3ab/nBnauM3XzYjM0EDN1MjN2kzM1QTMwIjMyMDNwADMwAzMxAzLzY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現代人都會灑脫地說,我們不會因為年紀大就結婚,更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然而,我們的一生誰又可以忍受孤單中自己與自己白頭偕老。像鐵凝那樣有足夠的耐心等上50年的人畢竟是少數。誰敢說自己可以樂觀地孤單一輩子呢,人生總是需要找一個人,來白頭偕老的。
張愛玲說的那句話: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是給孤獨守侯的情剩一族們最溫暖的慰藉。
相親型
相親的定義通過媒人往來傳話,男女雙方約定日子見面,一度被看做是舊時代產物的相親在當下的情剩中流行起來,各種相親方式相繼上演,多元化發展。“替子徵婚”、“網路徵婚”、“電視徵婚”……其中,網際網路上的徵婚成為E時代“剩男剩女”最便捷和最受歡迎的方式。有專家預測,相親方式將在未來的日子裡持續升溫並將成為了情剩們生活的一部分。
不可否認,相親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尤其是呆笨的大齡青年,對戀愛沒勇氣,對自己沒信心,對異性敬而遠之,的確需要媒人否則就難以推銷出去。但是,相親得多了,若好事還未成,對相親那門子事的期望值就會大打折扣。就象買彩票,買多了還一分錢不中,看見彩票就會告戒自己別再犯傻。
於是心裡就相當抗拒,相親這樣一種把原本互不相識、毫無瓜葛的男女放在一起,並告知你們要結婚的遊戲。但是,人是個矛盾體,即使對某件事不是很相信,但還是抱著再試試看的心理,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定緣分會在某個時刻到來。所以,各種滑稽或心酸的相親故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
遊戲型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愛情,只是當愛情在現實面前節節敗退後,人們開始無奈的感覺著愛情的存在,於是以遊戲的態度對待感情,懷著空虛的心靈去一夜情,而交歡過後。昨夜有過的激情全都沒了,男人說女人是感情動物,女人們都愛幻想,以為能用身體留住男人,於是開始有意無意的打著身體的旗幟去取悅著男人,於是男人倒也真的上鉤了,到手的獵物他們不會放過,同時得到過的獵物他們也不會珍惜,長此以往循環往復,於是人們就像看破紅塵一樣的看破了愛情,於是感情麻木到寧肯單身也不結婚。
建議
![情剩族](/img/3/c65/nBnauM3X3YDM4IzN3MjN2kzM1QTMwIjMyMDNwADMwAzMxAzLzY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現代的擇偶觀念早已不是過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候。在人們逐漸為愛設了諸多限制之後,我們的擇偶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不要把婚姻想像得過於理想,那裡一定會有荊棘和坎坷。但也不要把婚姻看作是愛情的墳墓,它是生活的一個驛站,是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