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悵望古今》

《悵望古今》

西北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浩教授的隨筆集《悵望古今》,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悵望古今》收入作者多年來所寫的精緻美文60多篇,分為《雪泥鴻爪》《管錐天地》《書城眉批》三輯,其間文采與睿智交相輝映,才情學識隨處可見,耀人眼目,啟人心智。

基本信息

悵望古今

《悵望古今》《悵望古今》

李浩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內容提要

本書是西北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浩教授的隨筆集,收入了作者多年來所寫的精緻美文60多篇,分為《雪泥鴻爪》《管錐天地》《書城眉批》三輯,其間文采與睿智交相輝映,才情學識隨處可見,耀人眼目,啟人心智。

李浩先生從事教學研究20多年,著述甚多,又多次赴日韓講學、赴台交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於心多有所得,落筆都成美文。哭挽師友的沉痛,遊歷山水的感悟,與孩子朋友般的真心交流,自己的學詩所得,讓人看到作者的真性情。而作為對唐代文學有著深入研究,並有濃重人文關懷情結的學者,本書所收文章不僅多有關於唐代文學的獨到見解與超乎常人的感悟,還有對學術文化及人文知識分子在當下處境的論述,如《教師的三重境界》《知識分子研究芻議》等,讀來發人深省。此外,作者對余秋雨李敖張藝謀等也有評說,行文雖輕鬆,見解卻深刻。

李浩先生在自序中表示,將自己的學術隨筆出版,“既不是為了情感性的自慰自戀,也不是為了商業性的自炒自售,僅僅是為了映證故籍神皋與清風明月曾給予我的那一份從容和自信”。相信這份從容與自信,也能引導讀者回歸精神家園,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從容與自信。

作者簡介

李浩,1960年8月5日生,陝西省靖邊縣人。1983年本科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研究生畢

《悵望古今》《悵望古今》
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1998年研究生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獲文學博士學位。1999年進復旦大學中文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專家,西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學首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全國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

本書目錄

雪泥鴻爪

游,不留記
立雪瑣憶
空向秋波哭逝川
在慶尚大學教漢語
慶尚大學的校門
禽獸慰靈碑
大學中的遊行示威
也說習非為是

許捲洙教授印象記
我們七九級
旅日瑣記
照片騙人
西北聯大述略
黃陵祭文稿
學詩記愧
台島放歌
示兒

管錐天地

教師的三重境界
原俠
醜的歷程
生命的編碼
山水可以療疾
唐詩的現代魅力
唐詩與夢
唐詩中的空筐
小詩中的大智慧
關於“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的解釋
李白詩中“破顏花”正詁
說“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稻米流脂粟米白”考索
馬駒踏殺天下人
從“女伶氣絕”說起
信天游中的比興
談遊學
知識分子研究芻議
中國當代學術文化的趨勢與走向
古代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學術突圍
白雲山的文化高度
文學與高爾夫

書城眉批

散文的虛熱與散文的希望
探索者的道路
文化盜賊、文化殺手與文化大師
李敖嚼過的饃不香
張藝謀:電影奇才,哲學侏儒
數字生存時代的陷阱
比較的詩學
苦心孤詣,徵實逆志
紫藤園的文化視野
鄉愁的文化理念
現代神話中的文化設計
苦難的祭品
巨筆如椽寫春秋
守正創新,平中蘊奇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毛烏素的文學桂樹
把酒臨風,詩心許月
生存困境與學術盲區
校餘贅語
壺游雜感
鈍根淺識
芥子納須彌
訪學隨筆
佛頭著糞
編餘贅言
兩岸學脈,秘響旁通

作者自序

自序

追憶剛走上大學講台時,為了在學生面前顯老成,故意不遞鬍鬚,一任階前叢草瘋長;而今就是天天灑掃庭除,收拾得再光鮮整潔,腳步再輕盈矯健,眼角眉梢間還是能泄露出中年人的秘密。

邁進二千年的門檻後,我從生命深處感到一種悵惘,幾股力量迫使我不得不經常下意識地回顧從前:人屆中年,如水的韶光已成過去,只能在孩子閃亮的眸子中看到自己的昨夜星辰;短暫的百年卻又被截成兩段,一截留在二十世紀,一截被拖進了新紀元;身為現代人卻以研究古代社會的文化藝術討生活,在故紙堆中泡久了,渾身上下精神流浪者的積習越來越濃,揮之不去。因為不是塗抹上的戲劇油彩,而是淫浸入骨的文化毒素,沒辦法洗刷乾淨,除非脫胎換骨。

晚近文化人中,我在學識上雖服膺胡適陳寅恪錢穆熊十力諸公,但在辭章上卻更偏愛梁實秋余光中數子。尤其是董橋,文字清秀古艷,令我著迷,所以他引伊秉綬的題扇詩我也跟著喜歡:“生性禁寒又占春,小橋流水悟前因。一枝乍放雪初霽,不負月明能幾人。

是啊,滾滾紅塵中,能不負明月,活得自然灑脫談何容易?至於了悟前因,參透幾數,更非尋常人所能。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從忙碌中喘息片刻,偶爾抬頭眺望窗外:遠處浮雲端的是太白積雪,更遠處迢迢不盡侵古道的是白居易的離愁,是柳永的曉風殘月,是崔顥的千載白雲。大膽光著腳丫,踩在杜甫的庭院中,你不光可以接歷史地氣,還可以打通哲學經絡,治療因文化失憶引發的種種疑難雜症。我們可以與杜甫古今通郵,老杜也可以意逆志,尚友他的偶像:”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老杜讓我們感動的其實不是辭章技巧,更重要的是人文關懷。”民胞物與“四個字不能涵括他,他還有舊時月色,還有古聖前賢,他為他們也流下許多深情的老淚。

那一抹月色,一疊陽關曲,一紙浣花詩箋,還有古道瘦馬,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能喚醒我們的歷史記憶嗎?友人方英文謂女士行於街上,據回頭率的高低可判斷彼女的漂亮程度。我由品讀古今藝文所形成的散淡感受,能引來步履匆匆的現代人的回眸一瞥嗎?

在當下講君子不器、讀書為己之類古訓,不僅陳義過高,而且有些迂闊烘冬。將自己的散碎文字輯集,既不是為了情感性的自慰自戀,也不是為了商業性的自炒自售,僅僅是為了映證故籍神皋與清風明月曾給與我的那一份從容和自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