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悲”是大悲,就是無上的憐憫心,願救拔眾生痛苦、願助眾生得菩提之心;“智”,就是佛的般若實智。“運”就是運作、運用。悲智雙運就是說如來的大悲心和大智慧同時運作,同時運用大悲心和大智慧利益眾生。
“如”是大智,就是真如、不動、平等、不生不滅的意思。這是佛的自證境界,無法與一切有情分享。佛證得這些究竟解脫的智慧,體會諸法皆如,本不生滅的境界。所以《金剛經》說:“如來者,諸法如義。”
“來”是大悲。“一切法因緣生”是如來的方便法門,從根本實質上來說,一切事物皆“如”。眾生因為不悟這個道理,妄造諸業,枉受無量六道生死之苦。如來依本住法,起大悲心,“不來而來”度化眾生;度盡無量眾生已,“來而無來”,不見有一眾生實滅度,亦不見自己在度眾生,亦不作是念:我在度眾生;彼為我所度。
悲智雙運體現因明自益、益他的二益門。智是本體,如來自益境界,悲是起用,益他度化眾生。
福慧雙修
如來以悲智圓滿具足而為一切有情所敬重,故稱兩足尊。悲智雙運的境界非凡夫所能達到。凡夫的起修點是福慧雙修以自利。菩薩在因地歷劫“福慧雙修”的必然結果就是悲智雙運,自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還在於利他。
佛所設的一切方便,都是為了引攝眾生的修行。修行是自己的事,別人無法代勞。如來隨順眾生妄想,為了接引權小之機,而權立 “因緣性”。佛菩薩以慈悲願力,滿足眾生所求;眾生能夠依照如來所教的法門自行修行,就能夠得到無上福德。
修行就是對荒蕪的自心作修正、修補、修剪、修葺的工作。徹底改變自己的思惟模式和行為習慣。無慧則無能為力不會修行,無福則條件不備不堪修行。福德和智慧就像人的雙腳,缺一不可。所以說:“修慧不修福,羅漢供應薄;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
菩提度門
權法如幻而非幻。大日經雲,如來得一切智智,乃至如是智慧, “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以大悲的本心本願為決策,以智慧為指導實施執行。由於是如來悲智雙運的結果,所以方便從本質上也是究竟。
諸佛菩薩隨順眾生之因緣,而予以適當之加持、開示,令得智慧,令得解行悟入、自修自獲果報,這樣才是究竟。般若是佛所自證及開示的出世間“智慧”,這種智慧因“不與染法相應”,故是可以令人斷煩惱、得解脫的,是大智慧。所以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這就是佛法與外道法最大的不同。
菩薩經過聞、思,解悟佛的知見,運用般若,在心地上起修,以證入佛的境界。菩薩成就法身得自在,成就般若波羅蜜,進而依普賢行起修,進而入法界,成就佛的法身。
最終成就
佛菩薩由於慈悲,導引眾生不昧因果。依循因果也就是依循智慧,依理不依人,破邪顯正。佛菩薩如果以神通力改變法相,改變因果,那就不是究竟徹底的。縱使能改變部分眾生之因緣,也無法改變一切眾生的因緣;即使能改變一時,也不能改變永遠。所以,大悲心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切有情的短期目標。
大悲心是大乘的根本,眾生修福,應以培育、滋養大悲心為目的。成觀阿闍黎言,求菩提還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度眾生的手段。度眾生才是一佛乘的終極目標。離於有無生大智,在菩提道上僅僅做了一半,生大悲心才圓滿。譬如悲心是蛋黃,智慧是蛋白,智慧供應營養給大悲心,真正成就的是大悲心。一切法本無所得,以慈悲智慧故示現有得。因無所住而生大悲心,無所住是體,生其心是用,悲智具足,體用一如。以慈悲故萬德莊嚴,以大智故無所著得大自在,入諸聖會集之所,體萬德莊嚴之境界,萬德莊嚴加上無所著才是如來。
大悲心的目標,不僅僅在於自身的大悲成就,而且在於所度眾生的大悲成就,後者才是最終意義上的大悲成就。
近義詞
福慧雙修,兩足尊。
註:根據成觀阿闍黎如下講解所整理:《大日經疏》講解94集,《楞嚴經義貫》“如來”注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