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中心療法

患者中心療法(patient-centered therapy)首倡者是美國的羅傑斯(Carl Rogers)。1951年他出版了《患者中心療法》。羅傑斯的理論對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患者中心療法強調心理治療是一種患者和治療者都必須深入置身其中的治療關係,假如治療者有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就會產生治療變化;假如發生治療變化,就會使患者體驗到更多的自我認可和更多的自信等等。

原理簡介

client-centred therapy

由羅傑斯發展的心理治療方法,此方法多採用鼓勵的方法以促進患者的個人發展。

羅傑斯的理論和工作成為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一個結合點,在此以前心理治療都有醫生來做,在此以後非醫療人員也可以參加心理諮詢的培訓,對表現為輕度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紊亂的人進行輔導。

基本理論和概念

羅傑斯以人為中心的理論提出了兩個基本假設:形成傾向和實現傾向。

(一)形成傾向(formative tendency)

羅傑斯(1978,1980) 相信所有物質,無論有機物還是無機物,有一種共有的,從簡單形式到較複雜形式的演化傾向。整個宇宙有一種創造過程,而不是一種崩潰過程在運轉。他稱這種過程為形成傾向。如複雜的星系形成;有機體由單細胞向多細胞的發展;人類意識從原始的無意識向高度組織的意識知覺組織的發展。都是如此。

(二)實現傾向(actualizing tendency)

實現傾向於形成傾向有聯繫。

實現傾向是存在於所有人類個體身上的趨向完善或完滿的潛能(Rogers,1980)。與物質世界的形成傾向類似,每個人在自己的內部都有一種解決問題或改變他們的自我概念而且越來越成為自我指導的創造力。心理成長和心理成熟的根源來自個體內部而不是發自外部力量。每個人都視自身的經驗為真實而且比別的任何人更了解這種真實。他們不需要別人的指導、控制、規勸或操縱,不需要別人催促他們趨向於實現。儘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表現為不同的行為,但所有的行為都與這一實現傾向有關。有機體作為一個整體趨向這種實現。在人身上並沒有指導或牽拉著有機體生長的獨立的靈魂、我或自我(並沒有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在推動這個趨勢)。因為人在力求實現自我時是作為完整的有機體起作用的,所以實現關係到整個人包括生理、軀體層面,而不僅僅涉及他的情緒、理智、意識和潛意識(精神心理層面)。

如果每個人都有同樣的實現傾向,那么,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實現傾向?

答案是: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激發人的實現傾向。即一個人必須生活在其同伴是個真誠相待、無條件接受、和設身處地地關心別人的人際關係中,他才能夠實現自己的潛能。羅傑斯認為只有在這三個條件構成的人際環境中,人才能完成自我實現傾向。只要有這三個條件人的心理成長就會恆定的發生。這三個條件雖然不是人心理成長的內部原因,但卻是成長的必要和充足條件。

(三)自我(self)

羅傑斯認為當嬰兒的經驗變得個人化或分化出“我”的概念的時候,就開始發展出一個模糊的自我的概念。他開始學習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什麼東西摸起來舒服,什麼東西不舒服。他開始用實現傾向作為標準來評價自己的經驗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即機體的實現傾向告訴他,哪些經驗使他生存、成長,哪些使他受害。

一旦自我結構建立起來,就會演變出一種自我實現的傾向。自我實現是實現傾向的子系統。實現傾向指的是有機體關於個體的經驗,而自我實現則是指實現被知覺到的自我傾向。當有機體和自我和諧一致時,這兩種傾向就是相同的;但是當一個人的實際情況與自我概念不協調時,這種實現傾向便有差異,結果便引起心理上的衝突和緊張。(如劉歌的性變態行為與自我概念的衝突)。自我有兩個子系統: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

(四)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自我包括個體在覺知狀態下知覺到的關於他的存在和他的經驗的所有方面。而自我概念

是指被覺知的自我。如自我可以被表述為“我是一個……樣的人 ”(好的、壞的人)。自我概念與真實的自我或有機體的自我(指稱整個有機體)不相同。因為自我概念可能只包括生活歷史上因某些原因結合到自我概念中的東西。如一個人做了不誠實的事,但他的自我概念認為自己是誠實的,這種不誠實的經驗可能就不為我所有,或不被承認或被覺知。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改變它和學習新的重要的自我概念就變得比較困難。那些與自我概念不協調的經驗常常會被否認或歪曲(如儘管他有過成功的交往並感到愉快,他仍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會與人交流的人,從而繼續對交往感到焦慮)。但在得到別人認可的環境氣氛中自我概念的改變比較容易發生。因為這種氣氛可以減輕一個人的焦慮和威脅感,使他重新獲得原先被排斥的經驗。

(五) 理想自我(ideal self)

自我的第二個子系統是理想自我。即個體最願意具有的對自己的看法。它包含一個人

渴望具有的那些品質,這些品質常常是積極的。自我理想如果與被覺知到的自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就表明是一個不協調和不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在他們看到的自己實際與他們理想上認為自己應是什麼樣的人之間察覺不到有多大差異。

(六) 知覺(awareness)

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只有在一個人覺知到“主格的我”和“賓格的我”這類經驗時才能存在。因此,沒有知覺就沒有自我概念或和理想自我。覺知就是我們經驗的一部分的符號表現。符號化作用有三個水平。

第一種情況是某些事物在覺知閾以下被經驗到,它可以說是被忽視或否認。

第二種情況是有些經驗被正確地意識到並被隨意地納入自我結構中,這類經驗與現有自我概念和諧一致。而且不能構成對自我概念的威脅。

第三種情況是以一種歪曲的形式知覺我們的經驗。當我們的經驗與我們對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時,我們便使這些經驗改頭換面,以便能夠將它納入我們現有的自我概念中。

(七) 需要

凡是被認為是維持或提高有機體的實現傾向的經驗就會受到積極的評價;那些不被認為是維持或提高這種實現傾向的經驗,就會受到消極的評價。因此有機體基本需要就是維持和提高。

1.維持

維持有機體的需要採取許多形式。它促使我們滿足食物、空氣和水 等基本需要。但是維持的需要又保守性。這表現在我們想保護當前舒服的自我概念的願望上。

2.提高

儘管我們有一種為現狀的強烈願望,但我們還是願意學習和改變的。這種增進、發展、和得到成長的需要叫做提高。

(八) 受尊重的外加條件和外部評價(conditions of worth)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所受到的尊重是有外加條件而不是無條件的。我們總是覺得只有滿足了別人的期望和讚賞時,我們才會受到喜愛和認可。這一受尊重的外加條件是各種經驗是否能得到自我結構接受的標準。我們漸漸將自己所看到的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同化到我們的自我結構中,在這個基礎上評價我們的經驗。當這些社會習得的受尊重的外加條件與有機體的需要(實現傾向)有差異時,就存在不協調。如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了自己的經驗時,如果這一經驗得到父母的讚許,而且他覺知到這一點,他就會認為這種經驗是有價值的。如果父母不被讚許,兒童就開始相信那些別人同他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想法。它往往忽視自己的基本感覺和內臟性知覺。從而逐漸地與他的真正的自我或機體的自我生疏起來。可見,內部衝突和不協調的產生,是因為從直接經驗中形成的價值觀與從別人吸取多少被歪曲的價值觀之間的差異。外來的評價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不會促進心理健康。

(九) 心理順應不良

當有機體經驗不被看成是自我的經驗時就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自我與經驗之間的不協調就是心理順應不良的根源。於是這個人就自我分裂而不是作為一個整體來行動。導致矛盾的或不連貫的行為。

(十) 焦慮和威脅

當人隱約的覺知到經驗和自我的差異時,就會有一種焦慮感。這是從個體自己內部參照系理解的。而不是從外部來看的。焦慮是指我所知覺到的情感體驗;威脅是指我對經驗本身未定性質的知覺。

(十一)防禦性

為了防止這種不一致性的出現,人們往往採用一種防禦的方式作出反應。防禦性是通過否認或歪曲與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經驗,以保護自我概念,以對付焦慮和威脅。歪曲和否認是兩種主要的防禦方式。歪曲是對經驗的解釋一邊是經驗與自我概念的某些方面相適應。否認是指一種經驗不在意識中被覺知到或者至少有部分經驗不能達到符號化水平。瓦解是指當一個人的防禦方式組織不當是,就會產生瓦解的或者神經症的行為。

治療技巧

患者中心療法主張,為了促進心理成長,只須做到使一個受到傷害或焦慮患者與一位能

夠對她真誠相待的治療者接近,使患者能夠看到存在著一種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或認可,一種設身處地替他著想的氣氛,就能產生治療效果。但是,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下列條件必須是充分的:第一,患者必須能與這樣一位醫生有聯繫;第二,患者必須感知到治療者身上所具備的這種品質;第三,患者與治療者的聯繫必須持續一段時間。

(一)治療的氛圍

1. 真誠一致(congruence):要做到真誠一致就要真實或誠懇。要全心全意和表里一致。治療者不是一個熱情的待客主人,而是一個充滿快樂、憤恨、挫傷、矛盾等感情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

2. 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積極關注是指被別人喜歡、真中或認可的需要。當一個治療者不管患者是什麼人,都抱有一種熱忱的、積極的和接納的態度時,他對患者就表現出無條件積極關注。這種態度沒有私慾、沒有評價、沒有保留。不管患者有什麼行為,治療者總是繼續尊重他。治療者的積極關注總是不變的、不動搖的。

3. 設身處地地理解或通情達理或共情(empathy):是指治療者正確地體驗到患者的感情而且能夠把這些感受和患者交流。使患者知道有另外一個人不帶成見、偏見和評價地進入他的感情世界中來。羅傑斯認為設身處地就是暫時地生活在別人的生活中,體貼入微、流連忘返,而不妄加評批。共情之所以有效它能使患者聽信自己的話:“這個人似乎明白我的感情,他的理解幫助我回過來看看自己,把自己的感情分分類。我發現我的感情原來並不那么可怕”。於使患者實際上變成了自己的治療者。

患者中心療法的治療過程一般為七個階段。治療結果是使患者變成了一個較少防禦性和更多對經驗抱開放態度、協調一致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