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齊德魚

恩齊德魚,姬魚目,恩齊德魚科,鮭魚,分布於全世界。

恩齊德魚

恩齊德魚[Enchodus]

是17.5 厘米長、像大馬哈魚一樣的魚類,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海洋中,有巨大的牙齒,咬合後像一個捕捉器。
目:姬魚目;
科:恩齊德魚科;
俗名:鮭魚;
時代:白紀晚期—始新世;
分布:全世界。
身體的背部中張長有巨大的骨抽骨板,短小的背鰭和位於其後的很小的脂肪鰭和很大的骨質骨板。下顎長有一列大齒,其側面為一例小齒,而上顎則長有巨大的前犬牙。

基礎知識

恩齊德魚(學名Enchodus),又名矛齒魚,是一屬已滅絕的硬骨魚,為海生食肉動物。它們全盛於上白堊紀,屬於細小至中等的魚類。它們最著名的特徵是在上下顎及齶骨的前端有很大的獠牙,故其俗名為“劍齒鯡”。從這些獠牙,加上它們長而光滑的身體及很大的眼睛,推斷它們是掠食者。
已知最大的物種是E. petrosus,這個物種遍布尼奧布拉拉白堊層(Niobrara Chalk)、Mooreville白堊層、皮埃爾泥板岩(Pierre Shale)及其他在西部內陸海道及密西西比灣地層。較大標本的獠牙長約6厘米,而身體卻只有1.5米,故其外觀有點像深海的魚及毒蛇魚。其他的物種較細小,只有約幾厘米長。
恩齊德魚的胃部中發現了一些大型掠食者的遺骸,如鯊魚、其他硬骨魚、滄龍科、蛇頸龍亞目及潛水鳥等。

分布地區

恩齊德魚的化石分布在北美洲、非洲、歐洲及亞洲西南部。在北美洲的肯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喬治亞州、田納西州、懷俄明州、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及新澤西州都有發現它們的化石。恩齊德魚成功渡過了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並一直生存至始新世。

生活年代

矛齒魚在6000萬年前的海洋中,恐龍時代很常見的殼體巨大的菊石消失了。許多像蛤蜊一樣的軟體動物和海膽替代了它們的位置。1.5米長的銀鮫和其他鯊魚也很常見。恐龍絕滅前後,新一輪的魚類進化產生了現代的硬骨魚類。鮭魚和大馬哈魚就是從那個時代存活下來的倖存者。

滅絕原因

矛齒魚沒有存活下來。它是17.5厘米長、像大馬哈魚一樣的魚類,有巨大的牙齒,咬合後像一個捕捉器。高背鰭魚是金魚和鯉科魚類的淡水祖先,體長可達20厘米。從其耳朵中細小的骨片判斷,高背鰭魚具有良好的聽覺。始鮃是最早的像今天的比目魚一樣扁平的魚類之一。它在海底攝食,可長到10厘米長。
這一時期,南美大陸和南極大陸與世界其他地區被水隔開。在孤立的狀態下,這些南方大陸發展了許多奇怪的動物。首先出現的動物中有犰狳類和它們的近親。它們後來進化到河馬那么大。
附註:單獨的齒和顎碎片在白堊晚期的美國的堪薩斯和阿拉巴馬的白堊海中很常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