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的牧場雖然沒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觀景象,但是在面積有限的台灣島上,能有那一大片、一大片起伏和緩的草原,能見到成群的牛羊倘佯其間,也屬難得見到的自然景觀了,因此每年有很多遊人來此參觀訪問。
走在那綠草茵茵的牧場上,人們可以不斷地嗅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陣陣芬芳。這裡的草原雖然不算大,但和祖國大陸北方的內蒙古大草原相比,卻別具一格。這裡的牧草不管深秋還是嚴冬,一年四季總是那樣青綠。如果仔細觀察,草原景觀也有一些變化:初春的時候,那一片片茂密的嫩草青翠欲滴,微風吹過,盪起層層綠波;夏季里牧場的綠色由淺變深,許多不知名的野花從草叢裡鑽出來,成群的蜜蜂、蝴蝶像是趕赴集會似的,從各個不同的地方飛到這裡;秋冬季節牧場依然一片綠色,一年四季人們都可以看到牛群在這裡悠閒地吃草。台灣省飼養的牲畜中以牛為主,其來源一是早年馴養的野牛,二是歷代從大陸東南沿海移居台灣的移民帶過來的。如明代末年福建大旱,曾有計畫地向台灣移民,去台者每人發白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台灣島上的牛主要有水牛、黃牛兩種,近年來又從美國、紐西蘭等地引進一些奶牛和肉牛,其中有聖達牛、安格拉牛、白面牛、夏洛利牛、西門塔牛等,也有一些與當地黃牛交配有出的新品種。歷史上全省各種牛的飼養量曾高達40萬頭。但以後由於大量進口牛肉、牛乳,台灣牛的飼養業日趨沒落,現有存欄牛僅20萬餘頭。
到恆春來遊覽的人,大多是慕熱帶植物園的盛名而來的。恆春熱帶植物園創辦於20世紀初,占地590多公頃。園內有上千種熱帶植物,幾乎南國應有的熱帶植物這裡都有,而其中有一些還是世界罕見、在台灣島上也屬僅有的珍貴植物。這座植物園建在山坡上,園內的土壤幾平均是珊瑚礁石灰岩風化而成的紅色土壤,看上去肥力很差,但卻滿園林木蔥綠。相傳光緒三年(1877),清政府為了開發這裡,特別從廣東潮州一帶募集了一批壯丁前來墾荒、種植,慢慢地“墾丁”這個名字也就叫起來了,所以恆春熱帶植物園又叫墾丁熱帶植物園或墾丁公園。步入園內,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種天然生態景象。四處遍布熱帶植物,有的筆直高聳、粗不可圖;有的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有的藤蔓虬結,附著寄生在其他植物上;有的花香四溢、爭奇鬥豔。國內許多蒼老巨大的榕樹、銀葉樹。茄冬神木、菲律賓貝殼杉等都是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這裡的林木除了台灣本省產的樹種之外,還包括29個變種和從外國引進的325種,共達1230多種。其中僅仙人掌就有250多種,分屬125科,真可謂洋洋大觀了。茄冬樹也叫重陽木,墾丁植物園的自然林中有株茄冬神木,據說已有1000餘年的樹齡了,這株茄冬神木和阿里山的紅檜神木一樣全省聞名;而另外一株茄冬大樹,橫向而臥,樹幹裡面已空,活像一隻小孩睡的搖籃,被稱為睡茄冬。植物園的銀葉樹區有一株銀葉板根,它不但在墾丁植物園中獨一無二,而且在全省也是僅有的一株,贏得了“南國佳人”的雅號。其他如恆春福木、銹葉牡丹、新木姜子等也都是台灣省珍貴的樹木。墾丁植物園的面積不到全省面積的千分之一,但是,這裡擁有的植物種類占全省植物種類的1/3以上。恆春熱帶植物園內還散有許多海底珊瑚礁石,順著林蔭石板小道而行,在綠樹花草的映襯下,形態各異的珊瑚礁石顯得更加玲瓏可愛,其中一線天、望海亭、音樂台、雨傘石、第一峽、棲猿崖、青蛙石和觀日峰等都各有講究。一線天是一塊巨大的礁石,中間有一條長20餘米的細長裂隙,兩壁陡峭,僅容一人側身而過,仰視天空仄成一線,故名“一線天”。棲猿崖位於園中北角,在陡峭的珊瑚礁岩崖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岩洞,傳說早年為猿猴棲息的地方,現在有些洞口長出了熱帶灌木。在珊瑚礁台地下面,還有一些石灰岩岩洞,洞內鐘乳石千奇百怪,成為墾丁公園的奇觀,其中石孫筍寶穴、銀龍洞和仙洞,可供遊人入內觀賞。仙洞是台灣省目前發現的最大岩洞,洞長108米,洞內空曠幽深,蜿蜒曲折,遍懸鐘乳石,有的如彌勒佛、觀世音的神像,有的如蒼鷹、海豚,沒有半點斧痕,栩潤如生,令人嘆為觀止。恆春半島滿州鄉東側濱海處,有一座南仁山,古名叫做羅佛山,至今仍未開發。可是許多人特地老遠來到南仁山,只是為了親自目擊山腰處的“千古之謎”。
從九棚村西行,穿過叢林,走過矮草坡而登南仁山,在半山腰的茂密樹叢中會赫然發現有五六十幢左右排列得很有規律的“石厝”。這些石厝高度只有三四尺,全是用整齊的石板一塊塊堆砌起來構成的。各石厝牆壁每間隔一塊都有半圓弧圈的安放屋標的位置。石厝內外都遺有不少生活用具,如蓄水石器、狀似春米媳臼的石器等,還有一處用石板堆砌而成的廣場。石厝這么矮,成年人要彎著腰才能進入,那么,居住在這村落的人豈不都是身材矮小的侏儒?有人懷疑這就是台灣古傳說中侏儒族的住地。因此,考古學家、民族學家、民俗學家以及好奇的遊人紛紛湧向南仁山,去探索這個神秘傳奇故事中的侏儒王國故址。有人在恆春一帶蒐集民間傳說,可是所得都不涉及侏儒:有人說那是排灣族人住地,後來全村因瘟疫而全部死亡;有人說那些住石厝的排灣人是被琉球人殺害;又有人說那村里古住民是因天災而全村遷徙他鄉去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證實這個部落的居民是否是“矮人族”。人們期待有一天能在南仁山附近挖掘到古墓葬,以便根據遺駭去探討是厝居民的人種來歷及其他有關問題。
相關詞條
-
恆春半島丘陵
恆春半島丘陵位於台灣島最南端。恆著半島北部為山地,縱貫全島的中央山脈綿延到這裡,雖然高度只有1000多米,但在寬度僅20公里的半島上,仍然顯得十分高峻。...
簡介 特色 -
恆春鎮
恆春鎮位於台灣省屏東縣的最南部,背依中央山脈的南端,東鄰太平洋,西臨台灣海峽,南鄰巴士海峽,是台灣島的南部門戶,也是台灣最著名的風景區。由於氣候溫暖,從...
歷史沿革 地質地貌 基本概況 基本內容 自然氣候 -
墾丁
簡介墾丁位於恆春半島南端的墾丁公園,以其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造就...自南洋漂洋過海而來,原本遍布恆春海岸,但在人為開發下已逐步萎縮,如今僅存...里程碑。恆春半島三面環海,軟珊瑚林、藻類及貝類等水中生物棲于海床,同時...
簡介 地理景觀 地理環境 著名景點介紹 旅遊提示 -
墾丁國家公園
概況鵝鑾鼻1982年在台灣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上建立了墾丁國家公園,這...豐富。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看到台灣島南端起伏的低矮丘陵和平坦的台地,飽覽天海一角與珊瑚礁林的秀麗...
概況 地理 布局 資源 景點 -
台灣地貌
的四分之一弱。主要丘陵有四個,即基隆竹南丘陵、嘉義丘陵、豐原丘陵和恆春...中部地形最特殊的地區。恆春丘陵,位於恆春半島,中央山脈至此成平緩的南北向...台灣的地形 台灣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
台灣的地形 多島之省 多山的海島 台灣島多丘陵 平原與盆地 -
台灣島
3997米,為中國東南部第一高峰。丘陵多圍繞5大山脈山麓,主要有北部的基隆、竹南丘陵,中部的豐原、嘉義丘陵和南部的恆春丘陵,海拔約在600米左右。北部...相連,間冰期水面回升,復成海島。島上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島面積2/3。分布...
歷史 自然條件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經濟交通 -
鵝鑾鼻
50米,周圍約40米,極似船帆,取名“帆船石”。又因這裡北接恆春丘陵,銜山...而三面環海的珊瑚礁岸。北距恆春鎮約18公里(11哩)。昔時排灣族山胞...墾丁國家公園區內重要觀光點之一。概觀台灣南端的恆春半島,好像一條角尾伸入...
基本內容 地理位置 景色特徵 簡介 概觀 -
中國台灣
、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諸羅縣、安平縣、鳳山縣、恆春縣...位於東經124度34分30秒,最南屏東縣恆春鎮七星岩 位於北緯21度45分...
簡介 名稱 歷史 自然地理 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