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南北朝江淹詩作]

《怨歌行》是南北朝江淹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作品全文

紈扇如團月,出自機中素。

畫作秦王女,乘鸞向煙霧。

彩色世所重,雖新不代故。

竊悲涼風至,吹我玉階樹。

君子恩未畢,零落委中路。

注釋

紈扇:細絹製成的團扇。

團月:圓月。一團月亮。

機中:織布機中。

素:素色生絹。白色生絹。

秦王女:秦穆公女弄玉。《列仙傳》:“蕭史者,秦繆公時人。善吹簫。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妻焉。一旦皆隨鳳皇飛去。”

乘鸞:乘坐鸞鳥。乘坐鳳凰。後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煙霧:煙雨薄霧。泛指煙、氣、雲、霧等。喻指輕薄的紗羅。

彩色:色彩。顏色。顏容的色彩。

世所重:時世所重視所珍重。

雖新:雖然是新容色。

不代:也不能代替。

故:故舊的容色。

竊悲:暗自悲傷。

玉階:玉石的台階。

君子:君王。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泛指才德出眾的人。

畢:完畢。

零落:凋謝。喻死亡。

委:拋棄,捨棄。委頓,萎靡。

中路:道路的中央。途中。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以班婕妤為題材的樂府詩。

在此詩中,江淹引用了“秦穆公女弄玉”的典故:“傳說春秋時秦有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弄玉慕之,穆公遂以女妻之。史教玉學簫作鳳鳴聲,後鳳凰飛止其家,穆公為作鳳台。一日,夫婦俱乘鳳凰升天而去。”

漢魏六朝,紈扇流行。在江淹一生所經歷的宋、齊、梁三朝,離開西漢時代已有450多年。此時的紈扇,即團扇、宮扇、合歡扇,已成為一種工藝品。紈扇的種類很多,有羅扇、絹扇、碧紗扇、蟬翼扇之分;紈扇的形態,也有了圓形、長圓形、六角形、葵花形、海棠形、梅花形等。

“畫作秦王女,乘鸞向煙霧。”此詩句,一方面,反映了在六朝時期,制扇匠人已在扇面上繪畫出各種彩色的人物、花鳥、魚蟲、山水;另一方面,是隱喻身為漢成帝婕妤的班妃命運,遠不如秦王之女弄玉,可以與心上人蕭史一起升天成仙。

“彩色世所重,雖新不代故。”這也是以扇喻人的雙關之語,承前啟後:“竊愁涼風至”,一到深秋之際,玉階之上“君子恩未畢”--君恩未盡,昔日的寵妃,已被“零落”於皇太后的長信宮。

在此,“零落”可以解讀為:零落成泥碾作塵。詩人將它喻為漢宮一代紅顏班婕妤的命運,不能不使人扼腕長嘆。

作者簡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江集村)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文章華著,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齊高帝聞其才,召授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明帝時為御史中丞,先後彈劾中書令謝朏等人;武帝時任驃騎將軍兼尚書左丞,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

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卒,謚"憲伯",武帝為之穿孝舉哀,葬於民權縣程莊鎮江墓店(今李堂南嶽莊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