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注音】zhì cún gāo yuǎn
【意思】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等。也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
【典故】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美趣?何患於不濟?(三國·諸葛亮《勉侄書》)
【基本解釋】: 指立志很高遠,有雄心壯志
【詞語分開解釋】:高遠: 高明而深遠志向。志:志氣。存:存在。
有關故事
蘇秦是洛陽人,學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寫了十多個建議書都沒有派上用處,最後他所有的錢都用完了,悲慘而歸。搞得“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感嘆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蘇秦苦讀太公《陰符》之時,每逢睏乏欲睡,便用錐自刺其股。這是成語“懸樑刺股”中之“刺股”的由來。蘇秦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勸說六國國君聯合,堪稱辭令之精彩者。後來聯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然後拿了六國的相印,成為六國之相。
朝時期,李時珍背棄父親要他讀八股文科舉入仕的願望,一心閱讀醫書《神農本草》,發現其中很多中藥沒有詳細記載,決心認真編寫一部詳盡的醫書。他對書中的每一種中藥都十分認真地考證,經過30多年終於完成《本草綱目》巨著。
有關名言
永不滿足是我向上的動力。
—— 龔超
做強者,戰自卑;攀高峰,勝逆境;增才幹,永學習;報效祖國為人民。
——龔超
人生,要的就是驚濤駭浪,這波濤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偉大的,最後匯成閃著金光的海洋。
——龔超
面對艱難困苦,懦弱者被磨去稜角;勇敢者將意志品質磨礪得更為堅強。
——龔超
一遇挫折就灰心喪氣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而一向努力奮鬥,堅韌不拔的人會走向成功。
——龔超
短暫的一生會有許多坎坷和波折,我把它視為前進的階梯,去獲得“學問之趣味”。
——龔超
在我的生命中,從未遭受過失敗,我所遇到的,都是暫時的挫折罷了。
——龔超
我始終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要繼續奮鬥,展示自己的才能,努力成為新世紀的優秀人才。
——龔超
不幸對於弱者來說是痛苦、迷茫、恐懼;不幸對於強者來說是磨練、積累、動力。我,將永遠是那個壓不垮、折不斷的“強者”。
——龔超
自強不息。
【出處】《周易·乾·象》。
【大意】天體運行剛健不息,有才德的人應該像天體運行那樣自強不息。
【提示】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發現天體的運行很有規律,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因此以天道為榜樣,激勵人們自強不息。《周易》這句名言,自古以來激勵著中華民族多少仁人志士為抵禦外侮、保衛國土而流血犧牲、奮鬥不已。正是這種自強意識,使偉大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
自勝者強。
【出處】《老子》第三十三章。
【大意】能夠戰勝別人是有力量的表現,但能夠戰勝自己才算是強者。
【提示】老子思想中有許多辯證法。這裡講的是一種處世態度,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在戰鬥中、在競爭中遇到強有力的對手,不要先被對方的強大聲勢嚇倒,而應當增強自己的信心。軍事家孫子的名言“善勝不敗,善敗不亡”,就是強調首先要自強起來,充分研究敵我的優劣形勢,才能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克服自身的弱點,發揚優勢,百戰不殆。
怨天尤人
【出處】《論語·憲問》。
【大意】不怨恨天,不責怪人。
【提示】一些人遇到挫折,經常抱怨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或者別人沒有善待自己。實際上,應該先找找自己的原因。自己主觀不努力,僅僅從客觀找藉口,解決不了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還要靠自己的不斷努力。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出處】《孟子·告子下》。
【大意】上天將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給一個人的時候,一定先會使他的心志受苦,身體勞累,忍飢挨餓,肌膚消瘦,做事情總是不如意。
【提示】這裡所謂的天,實際指的就是時代。這些話是強調,一個人要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往往要經過一系列的磨難、挫折,才能磨鍊意志,增長才幹,成就大業。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護,遭受宮刑,被認為是奇恥大辱。他幾次想自殺,但為了寫《史記》,忍辱負重,發奮著述,最終完成了這部歷史著作。------唐德義
志存高遠
志大則才大,事業大。
【出處】張載《正蒙·至當篇》。
【淺釋】志向遠大,才幹就會大,就能幹出一番大的事業來。說明人為了有所作為就必須樹立遠大的志向。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出處】《韓非子·喻老》。
【淺釋】立志的困難,不在於勝過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自勝:戰勝自己,克制自己。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出處】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淺釋】志向不確定,則什麼事情也幹不成功。說明人必須立志。
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
【出處】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淺釋】志向小就容易滿足,自滿了就不能再進步。張載是我國宋朝的哲學家,他的文章往往充滿了哲理,並有唯物主義思想。這句話提示人們:要進步就得立大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遠大的理想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人志向遠大,才能放眼高遠,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並且克服困難怠惰,不斷進取,取得更大的成就。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
【出處】《後漢書·虞詡傳》。
【淺釋】人立志應不貪求容易實現的目標,做事應不迴避困難。也就是說立志當高遠,並應知難而進。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出處】《論語·衛靈公》。
【淺釋】志士仁人不會為了苟活而做違背仁義的事情,相反,他們只會犧牲自己以成全仁義。孔子認為,為了道義,為了理想,應該連死都不怕。我國歷史上有許多為國為民殺身成仁的光輝典範。近代志士譚嗣同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臨死前寫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壯烈詩句,在刑場上發出的“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言壯語,至今仍然震撼人心。
志不強者智不達。
【出處】《墨子·修身》。
【淺釋】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許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意志、天才與勤奮結合起來的結果。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也就沒有超人的智慧來完成它。達:至,到。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出處】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淺釋】有志氣的人不在年歲大小,無志氣的人虛度終生。這句話是我國自古即有的俗語,許多人都用它激勵從小立志。
孟子
【出處】《孟子·告子下》。
【大意】在憂患中得以生存和發展,在安樂之中反而會滅亡。
【提示】孟子在這句話的前文中說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段話,這句話是一句總結性的話,它進一步警示人們:憂患常常促使人發憤圖強,生機勃勃,積極向上;而過分安樂的環境,既無外患,又無內憂,則容易使人安於現狀,甚至導致家破國亡。隋朝的快速滅亡,唐朝由盛而衰,都與統治者過分追求享樂、喪失憂患意識有關。
離騷
【出處】屈原《離騷》。
【大意】儘管道路漫長而遙遠,我還是要為追求真理上天入地去探求。
【提示】屈原因力主政治改革和聯齊抗秦而兩次被放逐。他的長篇抒情詩《離騷》主要抒發了去國離鄉的憂憤愁思。這兩句詩是《離騷》中的名句,表現了屈原對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在想像的世界中,詩人乘著龍車鳳車,遨遊宇宙,向古帝陳情,向上蒼髮問,不知疲倦地追尋。這種“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千百年來一直鼓舞著後人為追求真理,為正義事業不畏艱險,勇於進取。
苟子修身
【出處】《荀子·修身》。
【大意】通過品德修養達到自強,則名聲可與古代聖賢堯、禹齊名。
【提示】修身是儒家傳統道德的一項重要要求,是指自我完善,嚴格按社會道德規範要求自己。荀子對修身的要求很高也很具體,以至於一言一行,甚至服飾、飲食、居處、容貌、態度等,一律要求合乎道德準則。他認為做到這些,就與堯、禹差不多了,實際上是強調修身可以成為自強的一種途徑。
畫策
【出處】《商君書·畫策》。
【大意】能戰勝強大敵人的人,首先應當是能夠戰勝自己(弱點)的人。
【提示】這句話是關於對敵戰略戰術的見解,與老子的“自勝者強”的思想相近。強調與強敵戰鬥的人,必先要戰勝自己,就是說要有充分的自信。如果面對強敵先自氣餒,則必敗無疑。這一思想也適用於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即做事情應該首先樹立堅定的信心,努力超越自己,克服自身的缺點與不足。首先戰勝自己,然後才能無往而不勝。
龜雖壽
【出處】曹操《龜雖壽》。
【大意】千里馬雖然老了,呆在馬棚里,但它還是想著馳騁千里;有遠大 志向的人即使老了,他的雄心壯志仍然不會消失。
【提示】人生理年齡的增長規律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心理年齡卻因人而異。有些人到了老年,意志消沉,特別是退休之後,無所事事;有些人到了老年,善於適應環境,保持與年輕人一樣的激情,積極進取,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作用,甚至開創出新的事業。可見,只要自強不息,正確認識自己,老年人也可以再創輝煌。
劉禹錫
【出處】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大意】不要嘆息落日餘暉照在桑樹榆樹上,它依然可發出滿天紅霞。
【提示】因為夕陽照在桑榆樹端,“桑榆”在古代就成了日暮和老年的代名詞。這是劉禹錫答好友白居易詩中的兩句。他倆年歲相近,寫此詩時都已進入老年。劉禹錫說,走向老年是人的一種自然趨勢,但仍應保持一種進取精神。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夕陽紅”精神。
送人
【出處】李鹹用《送人》。
【大意】眼前有多少不如意事,男兒從來要自強自立。
【提示】離別是人生的悲歌,悵惘而無奈。在一首送別友人的詩中,想要表達的情義自然很多。山河路遠,世道坎坷,功業難成,相聚無多。凡此種種,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臨歧嗟嘆!但這兩句詩卻拋開悲傷,抒發了豪邁的情感。它激勵人們:面對人生困境,不能消磨意志,喪失信心。哪怕千難萬難,也要勇敢面對。自強自立,才能提升人格境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價值,大有所為,創造出精彩的人生。
烏江
【出處】李清照《烏江》。
【大意】活著就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死了也要當鬼中的豪傑。
【提示】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圍困在垓下,項羽衝出重圍,退到烏江時,有人預備了船隻,讓項羽返回江東。項羽不肯,他說:“當年我帶著八千兄弟渡江西征,而今就我一個人回去,即使江東父老仍然擁護我,可我有何顏面去見他們呢?”於是,項羽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自刎而亡。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女詞人,她寫下《烏江》一詩,讚美項羽這個失敗的英雄,也暗諷南宋懦弱的政權。後來,人們多用這兩句詩來形容胸懷大志的英雄氣概。詩的下面兩句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講的就是上面那段故事。
答鞏仲至
【出處】朱熹《答鞏仲至》。
【大意】即使到了百尺竿子的頂端,也還要繼續努力向上。
【提示】“百尺竿頭”比喻已經取得的成就,“更進一步”是昭示人們不能滿
足現狀,還應爭取更大的進步。一個人不論在事業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不僅能超越別人,而且能超越自我。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對待寫作的態度十分認真,每當他寫完一篇,就貼在牆上,仔細檢查,直到覺得無可挑剔以後,才拿出來給別人看。有了這種精益求精、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一個人才會有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