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所謂剩客,就是超過國家婚姻法規定的晚婚年齡,仍然保持單身未婚的男女人士,按年齡來劃分剩客的等級:25--27歲,初級剩客;28--31歲,中級剩客;32--36歲,高級剩客;36歲以上,特級剩客。成因
不剩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剩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剩是主動的,也是被動的,剩總有剩的理由,但高不成低不就才是剩下來的普遍原因。等級劃分
25---27歲為初級剩客,這些人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鬥,故稱“剩鬥士”;28---31歲為中級剩客,此時屬於他們的機會已經不多,又因為事業而無暇尋覓,別號“必剩客”;
32---36歲為高級剩客,在殘酷的職場鬥爭中存活下來,依然單身,被尊稱為“鬥戰剩佛”;
到了36歲往上,那就是特級剩客,當尊為“齊天大剩”。
具體相關
剩女
剩女是指高學歷、高收入、高年齡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的大齡女青年。她們因為對男人的要求是“寧缺毋濫”,所以,在用相親等方式找男朋友,可是,一直眼光高高在上就成了"剩女"。“剩女”,是那些大齡女青年得的一個新稱號,也可以稱為“3S女人”:Single(單身)、Senventies(大多數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單身,這些人一般具有高學歷和高收入,條件優越。比她們年紀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國小了,比她們年紀小的也在挑三揀四之後喜氣洋洋地嫁人了;比她們聰明的沒她們漂亮,比她們漂亮的沒她們聰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們。有的人說,“剩女”是被男人製造出來的。因為她們獨立,有工作,有房子,有車子,普通的男人不敢往旁邊站,至於優秀的男人,他們更不急。他們改追事業追名牌,泡健身房泡咖啡館,就是不泡妞。
剩女有穩定的收入,體面的工作,生活環境舒適幽雅,卻在愛情上遲遲停留不下來。她們有充實的幹勁追求高層次的生活質量,遠大的理想,出類拔萃的另一半。出類拔萃的男人是不會在他們背後默默付出的。要做好她們背後的男人,壓力太大。這樣導致長時間感情生活不協調,遲遲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隨著年齡增長,也就在社會上剩了下來,所以成為了剩女。
有的人說,“剩女”不是被製造,而是“自造”。不是一個女人自己造,而是整個女性群體合力製造。沒有男朋友,可以去學瑜伽、普拉提,可以去學花道、茶道。或許上一秒嫁給“委曲求全”,轉瞬就碰見了“真命天子”。但並不是說“剩女”們都信奉不談愛情。只是人生,確實有太多意外。把握你可以把握的,而對你無法把握的,不強求、不憂心如焚。人生只有一件事,在我們自己掌握之中:走到底——按照心靈真實的渴求走到底。
實際上,在“舍”與“得”之間,“剩女”(“剩”而不“聖”的女性,屬不敬的稱謂)仍處在人生的“圍城”中,打不開的是“潘多拉的盒子”。
剩男
“剩男”的稱呼相較於“剩女”而言,普遍指代那些年齡在30-45歲之間,仍處於單身狀態的男士。目前,“剩男”群體的特色在於年齡層次跨度大,所涉及的行業以及各自所處的社會地位也非常廣泛。無論是那些渴望結束單身生活的待娶男士,還是那些只希望享受單身生活的無欲男士,“剩男”群體雖然沒有“剩女”群體那么引人注目,卻也成為了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所謂“剩男”是指現在比較流行的,稱呼年齡在30歲以上還是單身的男性同胞。與“剩女”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
有人這樣說:男人和女人都是好面子的動物。在擇偶時,男人喜歡找個比自己弱的女人,女人也不喜歡比她弱的男人,這樣假如我們可以將人分成ABCD四個層面的人,A男選擇B女,B男選擇C女,C男選擇D女,那么剩下了D男和A女,便成了當今的“剩男、剩女”。這些“剩男、剩女”多半是這個社會上相當極端的兩種人。其實,“剩男、剩女”現象完全是因為個人的心理在作祟。有些男人不願意去接受自己覺得俗氣的女人,但又對一些女人呢覺得太優秀,不敢去追。結果有些看來很不錯的男人就變成“剩男”了。也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有的男的平時很認真讀書,對追求女生方面卻一竅不通,對於自己的心中的白雪公主不知道怎么去爭取,於是眼睜睜看著她遠去,而自己也漸漸的成了“剩男”了。